📢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以太坊主網提速、Solana創新共識:加密巨頭角逐世界計算機地位
以太坊與Solana的新動向:主網優化與共識創新
以太坊正在進行供給側改革。在無限花園計劃擱淺後,Vitalik開始調整對L2/Rollup的策略,更積極地維護L1賽道。以太坊主網"提速降費"計劃被提上日程,轉向Risc-V只是開始,未來將重點關注如何在效率上趕超Solana。
與此同時,Solana繼續拓展其消費需求場景。Solana堅持"擴大規模或消亡"的理念,堅定不移地走強化L1的道路。除了Jump Trading開發的Firedancer已進入部署階段,在最近的紐約Solana大會上,Anza團隊的Alpenglow共識協議引起了廣泛關注。
以太坊的終極目標是成爲世界計算機,巧合的是,Alpenglow也有相同的願景。
大規模節點時代的20%安全共識
從比特幣開始,節點數量和分散程度就被視爲衡量區塊鏈去中心化程度的重要指標。爲防止中心化,安全閾值通常設定在33%,即任何單一實體不應控制超過這一比例的節點。
在資本效率的推動下,比特幣挖礦最終演變爲礦池集羣,以太坊則成爲大型質押服務和中心化交易所的主要舞臺。然而,這並不意味着這些實體能夠完全控制網路運行。在"維護網路以獲取激勵/管理費"的模式下,他們通常缺乏作惡動機。
評估網路健康度必須考慮其規模。例如,在一個只有3人的小團體中,需要2/3的贊同才能有效運行,僅追求1/3的最低安全保障是沒有意義的,因爲剩餘兩者很容易串通,作惡成本低而收益高。
然而,在一個擁有10000個節點的大規模網路中,比如當前以太坊的節點規模,就不需要追求2/3的多數票。在激勵機制之外,大部分節點互不相識,大型質押服務和交易所之間的共謀成本也過高。
那麼,如果我們適當降低節點數量和共識比例,是否能實現"提速降費"?
Alpenglow正是基於這一思路。它計劃保持Solana約1500個節點的規模,同時將安全共識降至20%。這不僅可以提高節點確認速度,增加節點的主網激勵,還可以鼓勵節點規模擴大到約1萬左右。
這種方法是否能產生1+1>2的效果,或者會突破現有安全機制,仍有待觀察。不過,這種做法符合Solana作爲以太坊競爭對手的定位,走一條不同於以太坊的道路。
Alpenglow:改良Turbine還是走向DPoS?
Alpenglow的理論基礎是,在大規模節點時代,不需要過高的共識比例。由於PoS機制,惡意行爲者需要投入巨額資本才能控制網路。即使是20%的規模,以當前價格計算,以太坊需要200億美元,Solana也需要100億美元。
擁有如此龐大的資金,選擇攻擊區塊鏈網路顯然不是明智之舉,而且還會面臨剩餘80%節點的反擊。除非是國家級行爲,否則幾乎不可能發生。
在具體實施上,Alpenglow將整個流程大致分爲Rotor、Votor和Repair三個部分。某種程度上,Alpenglow是對Turbine機制的深度改造。
Turbine是Solana的區塊廣播機制,負責傳播區塊信息以達到全網共識。與以太坊早期採用的Gossip協議不同,Turbine採用了一種介於完全去中心化和DPoS之間的方法。
在Alpenglow中,該協議的變種稱爲Rotor,本質上是一種有序的區塊消息傳播方式,其中任何Leader或Relay節點都不是固定的。
Votor是節點確認機制。在Alpenglow的設想中,如果首輪節點投票達到80%,滿足20%以上的最低要求,就可以直接快速通過。如果首輪投票介於60%到80%之間,則可以啓動第二輪投票,再次超過60%即可最終確認。
如果仍未達成共識,則會啓動Repair機制。然而,這種情況類似於Optimistic Rollup的挑戰期,如果真的走到這一步,協議可能會面臨嚴重問題。
與簡單地增加硬件資源來提高帶寬不同,Alpenglow的目標是減少區塊共識生成過程。如果能夠保持數據塊較小(如當前的1500 Bytes左右),並且生成時間足夠短(測試中最快可達到100ms,是目前10s的1%),那麼性能提升將非常顯著。
結語
在MegaETH之後,現有的L2方案已經基本達到極限。在SVM L2無法獲得Solana支持的情況下,Solana主網有進一步擴容的實際需求。只有主網TPS壓倒所有競爭對手,才能真正實現Solana作爲"以太坊殺手"的理念。
Alpenglow的應用範圍並不局限於Solana,理論上,任何PoS鏈,包括以太坊在內,都可以採用這種機制。與之前介紹的Optimum類似,當前的區塊鏈研究已經接近技術邊界,迫切需要更多計算機科學,甚至社會學理念的支持。
IBM曾預言世界未來只需要五臺大型機。如果我們將HTTP-TCP/IP構建的互聯網視爲一臺,比特幣爲一臺,以太坊爲一臺,那麼留給Solana的空間確實不多了。然而,技術創新往往能打破既有格局,Solana通過Alpenglow等創新方案,正在努力開拓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