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監管與稅收:現狀與未來展望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稅收與監管制度概覽
1. 馬來西亞稅收體系簡介
馬來西亞實行直接稅和間接稅並存的稅收制度。直接稅包括所得稅、不動產盈餘稅和石油所得稅等;間接稅涵蓋國產稅、關稅、進出口稅、銷售稅、服務稅和印花稅等。聯邦政府負責制定全國性稅收政策,由內陸關稅局和皇家關稅局分別執行直接稅和間接稅的徵收。州政府則主要徵收土地稅、礦產稅、森林稅等地方性稅種。
主要稅種概述
公司所得稅:稅率根據公司類型和規模有所不同,一般爲15%-24%。
個人所得稅:採用累進稅率制,稅率範圍爲0%-30%。
預扣稅:針對非居民企業和個人,稅率因收入類型而異,通常在10%-15%之間。
房地產盈利稅:根據持有時間長短,稅率在5%-30%之間浮動。
進出口稅:進口稅率因商品種類和貿易協定而異;部分資源性產品出口徵收0-20%的從價稅。
2. 加密貨幣稅收政策
加密貨幣的法律地位
馬來西亞不承認加密貨幣爲法定貨幣,但證券委員會將部分加密資產視爲"數字資產",納入證券監管範疇。具有投資合同性質的代幣被認定爲證券型代幣,其發行和交易需獲得監管部門批準。
徵稅原則
馬來西亞目前不對個人持有加密貨幣徵收資本利得稅。然而,如果個人或企業從事頻繁的加密貨幣交易或相關業務,其收益可能被視爲營業收入而需要納稅。
稅務機關可能將以下情況認定爲需要納稅的"日內交易者":
計稅方式
對於被認定爲日內交易者的納稅人,應稅收益計算方法爲:加密貨幣處置價格減去取得成本。
以加密貨幣形式獲得收入的納稅人,應按照取得時的公允市場價值確認應稅收入並繳納所得稅。
如果加密貨幣交易被認定爲"風險性商業活動",相關的專屬費用可進行稅前抵扣,包括與加密貨幣持有直接相關的利息支出和其他成本。
3. 加密貨幣監管框架演進
馬來西亞逐步建立了以證券委員會(SC)和國家銀行(BNM)爲核心的雙軌並行監管體系。主要監管進程如下:
2014年:BNM聲明不將加密貨幣視爲法定貨幣,不予監管。
2018年:BNM發布反洗錢指南草案,要求加密貨幣服務平台履行客戶身分驗證等義務。
2019年:SC將具有證券特徵的數字貨幣納入《資本市場與服務法令》監管範圍。
2020年:SC發布《數字資產指南》,規定ICO、數字資產交易所等的具體監管要求。
2021-2022年:SC加強對未獲授權平台的執法,同時關注DeFi、穩定幣、NFT等新興資產形式。
2024年8月:SC修訂《數字資產指南》,進一步明確數字貨幣的證券地位及相關監管要求。
4. 未來展望
馬來西亞在加密貨幣監管與稅收方面採取審慎漸進策略,努力平衡金融創新與風險控制。未來可能會進一步完善合規框架,加強區域監管協作,探索CBDC,並推進稅務合規數字化。這種政策導向有望在控制風險的同時,逐步釋放加密經濟的增長潛力,推動加密貨幣融入主流金融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