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區塊鏈全解析:高性能架構與多元應用場景

深入淺出了解 TON 區塊鏈及其應用

近期,TON 生態系統的火熱程度不斷攀升,各式各樣的小遊戲在 TON 上層出不窮。作爲一條 L1 公鏈,TON 與其他區塊鏈相比有何不同之處?它具備哪些優勢?普通用戶又能在 TON 上做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

TON 簡介

TON(The Open Network)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路,其設計初衷是爲了滿足數億級用戶的高並發交互需求。與比特幣等傳統區塊鏈相比,TON 的性能優勢明顯:它能夠處理每秒數百萬筆交易,遠遠超過比特幣每10分鍾一個區塊、且單個區塊交易數量有限的處理能力。

TON 背靠龐大的用戶羣體,再加上小程序框架的推出,使得 TON 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吸引了衆多開發者和投資者的關注。與傳統的通過 Web3 擴展 Web2 用戶羣體的方式不同,TON 似乎開闢了一條新路:通過 Web2 的方式讓用戶接觸 Web3。

Web3 新手系列:深入淺出了解 TON 及其應用

TON 的技術特點

TON 的最大技術特點是高並發、高效率和可擴展性。那麼,TON 是如何實現這些特性的呢?

基於 Actor 的並行環境

TON 採用了完全並行的架構,其中的基本單元是 Actor。Actor 類似於以太坊中的智能合約,但在 TON 中,所有對象(包括帳戶)都是 Actor。每個 Actor 都有獨立的執行能力和數據存儲能力,使得交易可以並行獨立處理。

分片機制

分片(shard)是 TON 保證可擴展性的關鍵機制。它可以根據交易量動態調整節點處理交易的數量。當交易量激增時,系統會將交易分成多個"子集",分配給不同節點並行處理;反之,則會合並交易量較小的"子集"。

錯誤回滾

TON 通過內部消息回彈的方式處理並行場景下的錯誤。當發生錯誤時,原始消息會攜帶剩餘 TON 信息彈回,並設置標志位爲"bounced"。接收到彈回消息的 Actor 隨後進行錯誤處理。

Web3 新手系列:深入淺出了解 TON 及其應用

TON 使用體驗的特點

帳戶模型

TON 採用了獨特的帳戶模型,用戶的錢包實際上是一個"合約"。新建錢包時,實際上並未完成創建,只有在首次交易時才會初始化並扣除部分 TON 作爲合約部署費用。

Jetton 交易

TON 上的 Jetton(類似於代幣)並不直接存儲在 TON 錢包中,而是有獨立的地址,與 TON 錢包相連結。

Gas 費計算

TON 的交易費相對較高,例如在 DEX 上進行一次 Jetton 交易可能需要 0.05 TON。此外,TON 還需要支付存儲費用,長時間未使用的錢包可能會產生較高的 Gas 費。

錢包類別

TON 有多個錢包版本,不同版本實現的功能有所不同。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V4R2"錢包,最新推出的"W5"錢包支持使用其他代幣支付 Gas 費用。

Web3 新手系列:深入淺出了解 TON 及其應用

TON 上的應用場景

小程序

依托平台的小程序框架,大量小遊戲和工具類應用在 TON 上湧現。這些應用通過各種方式吸引用戶,如遊戲任務、紅包等,實現用戶增長。

網站搭建

TON 允許用戶購買域名並搭建網站,實現了域名的原本功能。這些域名實際上是 NFT,可以進行交易。

機器人

雖然機器人主要與平台相關,但值得一提的是,有大量機器人用於交易查看、監控和快速交易等功能。這些機器人支持多個區塊鏈,包括 SOL、ETH 和 TON 等。

總的來說,TON 作爲一個高性能、可擴展的區塊鏈網路,爲用戶提供了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和獨特的使用體驗。隨着生態系統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創新應用在 TON 上出現。

Web3 新手系列:深入淺出了解 TON 及其應用

TON1.7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分享
留言
0/400
GasWastervip
· 2小時前
兄弟,那些TPS数字真疯狂……但当网络真的拥堵时,我们来看看那些矿工费吧。
查看原文回復0
瓜田李下vip
· 17小時前
居然还有人不玩ton?
回復0
faded_wojak.ethvip
· 07-25 04:00
跑得比比特币快就完事了
回復0
烧烤铭文师vip
· 07-24 21:44
又一个资金盘在码饥饿营销 别被韭菜割啦...
回復0
Token_Sherpavip
· 07-24 21:42
*叹气* 又一个L1链追逐tps的梗... 之前看过这部电影
查看原文回復0
盲盒恐惧症vip
· 07-24 21:34
再牛还是要讲究成本的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