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加密貨幣主流化的三大真相:產品先行、基礎設施轉型與實用性爲王
加密貨幣應用的三個關鍵真相:打破誤區,邁向主流
近期,World公司創始人Alex Blania在一場加密領域高端會議上揭示了公司的最新戰略。盡管其美國市場拓展計劃引人注目,但真正引人矚目的是他們向日常消費場景的快速滲透。這標志着加密貨幣正在擺脫小衆標籤,真正進入商業主戰場。
World的策略頗具爭議:用虹膜掃描換取"真人認證"的做法在美國市場可能面臨挑戰,即便承諾保護隱私也難以取得廣泛認同。然而,他們在過去三年裏默默爲這一大膽計劃奠定了堅實基礎。
產品價值先行,代幣激勵隨後
World早期曾嘗試通過代幣激勵來吸引用戶,這種被譽爲"比特幣成功模式"的方法後來被衆多項目效仿。然而,這種做法實際上混淆了因果關係。在早期測試中,World發現過度激勵雖然帶來了用戶,卻招致了隱私倡導者和部分開發者的批評。
比特幣之所以成功,是因爲它從一開始就提供了一種革命性的資產邏輯:去中心化、總量固定、不受央行控制。雖然早期的礦工獎勵和價格暴漲吸引了投機者,但真正留下來的建設者看重的是它作爲全新資產與支付系統的潛力。
加密世界同樣需要遵循基本的經濟規律。像任何創業項目一樣,首先要開發出實用的產品,然後才考慮用代幣解決冷啓動或生態激勵問題。否則,再復雜的經濟模型也只是空中樓閣。
Blania這次聚焦於三個實際問題:交友、遊戲和信用領域中的身分認證難題。他將World的"真人證明"系統作爲解決方案,解釋了爲什麼用戶值得通過虹膜掃描獲取"真人身分"憑證。
在AI迅速滲透各個領域的時代,身分認證需求將變得越來越普遍,World只是率先一步而已。
適應"基礎設施轉型"
早期加密熱潮吸引了衆多參與者。當時,許多人認爲加密技術能在短期內徹底改變支付和金融系統。然而,十年過去,我們才剛剛起步。
要將加密產品推向主流市場,就必須滿足傳統用戶和商家的使用習慣。這意味着需要在舊系統和新技術之間搭建橋梁,這可能需要做出一些在加密技術純粹主義者眼中看來是妥協的決定。
這個階段是不可避免的。新舊技術共存的尷尬期被稱爲基礎設施轉型。就像早期的撥號上網佔用電話線,或第一輛汽車在石子路上顛簸行駛一樣,這個過程可能會令人不適。
這種技術過渡期初期難以大規模推廣,只能在特定領域發揮作用。AI領域也面臨類似挑戰。
World最初試圖跳過這個階段,將代幣作爲核心直接推廣。但現在的新版本完全改變了策略:擁抱"基礎設施轉型",回歸產品實用性,走得更穩健深入。
不要幻想能創造出一個全球通用的錢包而不與現有系統對接。要實現主流化,資金的存取必須像PayPal早期做在線支付那樣流暢自然。
這就是爲什麼新版World App一推出就集成了主流支付系統。這種兼容性不僅提供了信任感和熟悉感,也爲傳統金融機構提供了觀察和嘗試的機會,而不是直接被淘汰。
這種策略也正在推動加密技術在跨境支付領域的應用。未來,加密技術可能會成爲主流,但在此之前,它需要在現有系統中找到立足點,完善流程,降低摩擦。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加密機制(包括經濟模型)只有在大規模應用時才能發揮最大效用。但要達到規模,首先需要用戶參與。如果連基本的使用門檻都沒有降低,再完美的模型也難以實現。
加密技術的成功取決於實際應用
與所有新技術一樣,加密技術的成功並非必然。"去中心化"作爲加密技術的核心理念和最具顛覆性的貢獻,其實現也並非板上釘釘。
穩定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爲了與傳統金融系統對接,加密世界創造了這個工具,確實解決了一些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中心化管理和封閉網路的問題再次浮現。
盡管我傾向於相信開放架構最終會勝出,但不要忘記,現有利益相關者不會輕易讓出市場。
Blania和他的團隊押注於用戶會重視數據的去中心化控制權,同時也相信企業會在這個系統上構建更好的用戶體驗。去中心化身份一旦開始挑戰現有格局,將面臨重重困難——中心化解決方案在用戶體驗和功能上天然具有優勢。
因此,如果World想要實現彎道超車,首要任務是說服用戶願意提供生物識別數據。美國市場的試驗很快就會顯示他們能否在"隱私"和"便利"之間找到平衡點。
當然,採用更溫和的推廣策略可能更明智:比如先推出一個大家熟悉的"認證徽章",可以在常用app中解鎖額外功能。不必一開始就要求用戶進行虹膜掃描。但這種做法可能會降低身分認證的可靠性,容易被濫用或繞過。
Blania的判斷可能是正確的。在與AI的持續博弈中,只有高標準的生物識別才能提供真正可靠的身分驗證。但這並不意味着他不能採取更溫和的方式,避免一開始就將用戶推向高度敏感的識別過程。
雖然爲獲取空投獎勵而註冊的用戶可能會短期內湧入,但這種刺激效應通常難以持續。真正可持續的增長來自於日常應用中的價值實現,這正是他們的真正機會所在。
如果World App能通過優化支付體驗吸引更多用戶,再加上全球便捷的資金進出渠道,可能就真正找到了突破口。
結語
目前看來,World已經調整了整體策略。接下來,我們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是:
加密技術能否真正進入主流市場?
無論World的這次嘗試最終是否成功,我更希望看到更多加密項目將注意力從"代幣經濟學"和"價格波動"轉移到開發真正實用的日常產品上來。
因爲這種轉變雖然可能不那麼引人注目,卻是整個行業進入主流市場必須邁出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