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策略布局比特幣:巧妙融資推動BTC突破98K

robot
摘要生成中

比特幣創新高背後的大鯨魚:探索微策略的巧妙布局

比特幣再創新高,突破98,000美元大關,讓加密貨幣愛好者無比興奮。在這輪漲勢中,比特幣ETF功不可沒,特別是在40K-70K區間發揮了關鍵作用。而70K-100K的漲,則要歸功於微策略(MicroStrategy)的積極入場。

近期,有人將微策略比作比特幣版的Luna,這種類比讓人感到不適。實際上,微策略與Luna有着本質區別,其運作模式更爲穩健。本文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微策略與比特幣之間的關係。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幾個關鍵點:

  1. 微策略的安全邊際遠高於Luna。
  2. 微策略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來增持比特幣。
  3. 微策略最近的債務到期日在2027年,還有相當長的時間。
  4. 微策略面臨的主要潛在風險來自比特幣大戶。

150億美金陽謀:微策略會送比特幣去到哪裏?

微策略與Luna的本質區別

微策略原本是一家軟件公司,擁有充足的現金流。從2020年開始,公司決定將資金投入比特幣市場。當公司自有資金用盡後,開始通過發行公司債券的方式借錢買入更多比特幣。

與Luna和UST相比,微策略的運作模式更像是底部定投加槓杆,本質上是借錢做多。而Luna和UST則是互相印刷,UST依靠20%的高息維持運作,實際上是一種無錨定的通脹模式。

此外,比特幣的使用範圍遠超UST,微策略對比特幣的影響力也遠低於Luna對UST的影響。因此,微策略絕不能等同於Luna。

微策略的融資策略

爲快速籌集資金,微策略發行了總計57億美元的債務(相當於微軟債務的1/15)。這些資金幾乎全部用於購買比特幣。

微策略發行的是一種可轉換債券,給予債券持有人在特定條件下將債券轉換爲公司股票的權利。這種設計對債權人而言是一個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機會:

  • 如果比特幣價格下跌且公司有足夠現金,債權人可以拿回本金。
  • 如果比特幣價格下跌且公司現金不足,債權人可以將債券轉換爲股票變現。
  • 如果比特幣價格漲,公司股價漲,債權人可以獲得更高的股票回報。

這種融資方式爲微策略成功籌集了大量資金。隨着比特幣價格漲,微策略的股價也飆升,公司現在還可以通過增發股票來籌集資金。

最近,微策略通過增發股票籌集了46億美元,並將這筆資金全部投入比特幣,推動比特幣價格突破98K。

150億美金陽謀:微策略會送比特幣去到哪裏?

微策略的債務結構

盡管有人擔心微策略可能面臨類似Luna的崩潰,但事實並非如此。微策略比特幣的平均成本是49,874美元,目前已接近100%的浮動盈利,這爲公司提供了很厚的安全墊。

即使比特幣價格暴跌75%(幾乎不可能發生),微策略也不會面臨強制清算的風險。因爲公司的債務是場外槓杆,沒有強制平倉機制。最壞的情況是債權人將債券轉換爲股票並在市場上拋售。

更重要的是,微策略最早需要償還的債務到期日是在2027年2月,這意味着公司還有充足的時間來應對市場變化。

此外,由於微策略發行的可轉換債券對債權人來說風險較低,因此利息非常低。例如,2027年2月到期的一筆債務利息爲0%,其他幾筆債務的利息也只有0.625%、0.825%左右,只有一筆是2.25%。這意味着公司不太可能因爲利息壓力而被迫出售比特幣。

150億美金陽謀:微策略會送比特幣去到哪裏?

潛在風險與未來展望

目前,微策略與比特幣已經形成了互相影響的關係。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效仿微策略的操作,如比特幣礦企MARA最近也發行了10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用於購買比特幣。

如果這種趨勢繼續,比特幣的漲勢可能會進一步加強。目前,散戶手中的比特幣大多已經被交易出去,市場上主要剩下一些大戶。只要這些大戶不大規模拋售,比特幣的漲勢頭就可能持續。

截至撰稿日,微策略已經實現了約150億美元的浮動盈利。基於當前趨勢,比特幣的中期目標可能會達到170,000美元。

當然,加密貨幣市場瞬息萬變,投資者應當謹慎行事,做好風險管理。微策略的操作無疑是一次精心策劃的陽謀,展現了公司在比特幣投資領域的遠見和膽識。

150億美金陽謀:微策略會送比特幣去到哪裏?

BTC-0.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Gas_FeeSobbervip
· 07-28 22:15
融资带飞 稳稳发财
回復0
DeFi宝典vip
· 07-28 22:11
从线性回归模型看,风险系数仅0.32
回復0
LayerZeroEnjoyervip
· 07-25 22:42
BTC裂开上天啦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