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重構電信業 Roam打造去中心化通信價值網路

電信行業的Web3變革:以Roam爲例探討區塊鏈重構通信網路

在全球數字化浪潮下,傳統電信運營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5G技術推廣帶來巨額投入壓力,但收入模式未見改善,增值服務尚未突破,反陷入存量市場爭奪。數據顯示,美國頭部電信企業收入雖超互聯網巨頭50%,盈利能力卻僅爲後者30%,利潤率僅爲20%,市值更僅及互聯網公司30%。這反映出投資者對電信行業重資產低增長模式信心嚴重不足。

電信業正在不斷變革。過去參與虛擬運營商業務的嘗試並未解決根本問題。無論是存量爭奪還是產業深耕,都未能帶來本質變革。當時探索的全球漫遊場景其實很適合用Web3方式實現,並通過區塊鏈促進增值服務,只是當時這些技術尚未興起。

本文將基於電信業現狀,探討區塊鏈和Web3模式的解決方案,並通過Roam的案例,分析通信網路升級爲價值交換網路的影響。

傳統電信運營商面臨的挑戰

傳統運營商以通信基礎設施爲核心,通過連接服務、增值業務和行業解決方案盈利,其模式可概括爲"連接+生態+服務"三層架構。

基礎通信服務仍是主要收入來源,包括移動數據、家庭寬帶等。5G套餐推動數據流量收入增長,但傳統語音和短信收入大幅萎縮。運營商通過捆綁銷售提升用戶粘性,如中國移動融合套餐滲透率超60%。同時,雲服務、物聯網等增值服務成爲新增長點。

成本方面,運營商面臨重資產投入與精細化運營雙重壓力。5G建設、頻譜拍賣等推高資本開支,全球運營商年均投入超3000億美元。爲降低成本,普遍採用共建共享、AI節能等措施。但存量市場爭奪成本居高不下,終端補貼和渠道佣金佔營銷費用過半。

主要挑戰來自技術迭代與跨界競爭。傳統業務衰退明顯,全球語音收入年降7%,短信收入萎縮90%。雖5G用戶快速增長,但回報週期漫長,且面臨衛星寬帶、雲廠商等新對手衝擊。

運營商轉型聚焦技術升級與生態重構。技術上,網路切片、邊緣計算成爲關鍵。生態上,從"流量管道"轉向"數字服務引擎",如韓國SKT推出元宇宙平台,中國移動切入內容生態。ESG戰略也成爲差異化抓手。

以Roam爲例,闡述區塊鏈如何重構傳統電信行業

電信運營商出海的困境

傳統業務模式難以支撐5G投入與運營成本,市場已進入存量爭奪與細分市場深耕階段。出海成爲許多行業的選擇,但電信運營商面臨諸多障礙:

  1. 市場準入限制:多國限制外資持股比例或要求本地化運營。
  2. 頻譜分配規則不同:各國5G頻段不一,增加跨國部署成本。
  3. 數據本地化要求:如歐盟GDPR限制跨國數據流動。
  4. 本地壟斷市場結構:多數國家由2-3家本土運營商主導。
  5. 價格戰與補貼文化:新興市場依賴低價套餐,壓縮利潤空間。

盡管運營商嘗試通過股權投資、合資或虛擬運營商模式出海,但仍難逃存量爭奪與高投入的困境。因此,電信業"出海"呈現"全球能力,本地交付"特徵:

  • 核心網絡層:構建全球骨幹網,但需遵守各國數據主權規則。
  • 技術標準層:在6G研發等領域需在不同技術陣營中選擇。
  • 服務應用層:高度本地化,依賴合資夥伴或本土團隊運營。

以Roam爲例,闡述區塊鏈如何重構傳統電信行業

Web3重構電信行業的可能性

Web3重構電信業不僅是簡單"區塊鏈+",而是通過全球化、代幣經濟、分布式治理和開放協議,將通信網路升級爲基礎價值交換層。

在基礎設施層面:

  • 物理網路資源通過代幣化實現分布式共享,如Roam已驗證用戶貢獻Wi-Fi熱點獲代幣激勵的可行性。
  • 頻譜資源的DAO化治理可提升利用率並創造共享收益。
  • 去中心化身份(DID)方案讓用戶自主掌控SIM卡數據。
  • 區塊鏈數據市場允許用戶交易脫敏行爲數據並獲取收益。

跨境服務與結算實現自動化:

  • 區塊鏈重構國際漫遊清算,將結算週期從30天壓縮至實時。
  • DeFi模式引入資費體系,用戶可通過質押獲得折扣。
  • 物聯網領域,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結合催生設備自治網路。

經濟模型上,通信與金融實現原子級融合:

  • 用戶可通過共享帶寬、數據賺取收益,形成"消費-生產"閉環。
  • DeFi機制衍生出通信保險、跨鏈漫遊等創新服務。

以Roam爲例,闡述區塊鏈如何重構傳統電信行業

Roam:Web3去中心化電信運營商案例

Roam致力構建全球開放無線網路,確保人類和智能設備實現自由、無縫和安全連接。基於區塊鏈優勢,Roam通過搭建OpenRoaming™ Wi-Fi框架的去中心化通信網路,並接入eSIM服務,構建全球開放、免費的無線網路。

經過兩年多建設,Roam在全球190個國家擁有超170萬個節點,230多萬用戶,日均50萬次網路驗證活動,成爲全球最大去中心化無線網路。用戶還可獲得免費eSIM數據,使Roam成爲採用互聯網模式運營的電信服務商。

Roam結合OpenRoaming™技術和Web3的DID+VC技術,構建去中心化通信網路。這不僅降低了全球網路建設成本,還實現了類似蜂窩網路的無縫登入和端到端加密。用戶無需反復登入,能如使用蜂窩數據般無感連接Wi-Fi,大幅提升用戶體驗。

Roam鼓勵用戶通過App參與網路共建,分享Wi-Fi節點或升級至OpenRoaming™ Wi-Fi。用戶可在全球四百萬OpenRoaming™熱點間無縫連接,並在偏遠地區找到Roam自建節點。同時,Roam eSIM覆蓋全球160多國,爲用戶提供靈活高性價比的網路連接方案。

通過Wi-Fi+eSIM全球免費接入和多樣化激勵機制,Roam推動了去中心化網路快速發展。用戶可通過籤到、邀請好友或與Roam社交媒體互動賺取流量或代幣,創造穩定收益渠道。

以Roam爲例,闡述區塊鏈如何重構傳統電信行業

基於通信的價值交換網路

區塊鏈與Web3重構電信業的本質是將通信網路升級爲價值交換網路,實現"傳遞信息+價值+信任"三位一體,成爲融合價值傳遞、數據確權與信任協作的數字社會底座。

從歷史角度看,通信技術演進重構了金融支付體系,每次技術突破都爲支付形態帶來質變。通信技術通過提升信息傳遞效率、擴展連接邊界、重構信任機制,持續推動金融支付革新。

  1. 信息傳遞效率:解構時空價值傳輸壁壘 從電報到區塊鏈,通信技術不斷壓縮跨境支付時間,提升效率。基於Web3的通信網路同樣能大幅提升價值交換效率。

  2. 連接邊界擴展:構建普惠金融神經末梢 蜂窩移動通信將支付節點延伸至物理世界每個角落。Roam等項目可爲全球人羣(包括14億無法觸達銀行服務者)提供區塊鏈上的銀行級金融服務,實現金融普惠。

  3. 信任機制重構:InTrustlessWeTrust 區塊鏈技術爲無需信任中介的世界提供基礎。"鏈上銀行"已能實現多種傳統銀行功能,如儲蓄、投資理財、轉帳、支付等。未來或催生"全球即時結算網路"、"AI自主金融體"等新形態。

以Roam爲例,闡述區塊鏈如何重構傳統電信行業

未來展望

電信運營商行業變革正在進行。未來可能形成"中心化設施+去中心化服務"混合模式:

  • 基礎通信運營商:繼續擔任"管道工",控制物理層資源,但通過API開放網路能力供DePIN項目調用。
  • 服務運營商:如Roam,基於通信網路和區塊鏈技術,以開放協議重構爲全球價值路由中樞。
  • 用戶層:從"被動消費者"轉向"生態共建者",推動Web3通信生態發展。

Web3去中心化電信運營商如Roam,有望成爲Network State理想國的數字底座,構建未來通信與價值交換網路。

以Roam爲例,闡述區塊鏈如何重構傳統電信行業

ROAM-0.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闪电梭哈侠vip
· 9小時前
5G割韭菜还没玩够 现在又来Web3收割了?
回復0
笨蛋鲸鱼vip
· 18小時前
赔钱也得整呗 传统运营商就等死吧
回復0
RamenDeFiSurvivorvip
· 07-26 07:25
烂泥扶不上墙 还得Web3来革命
回復0
GasFeeCrybabyvip
· 07-26 07:11
又是烂尾饼 还没开发完就寄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