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新徵程:全球支付 股票代幣化 AI助手應用

穩定幣的下一個徵程:全球支付、股票代幣化與人工智能助手

核心觀點

穩定幣在支付領域具備獨特優勢,市場尤其關注其在傳統支付和跨境支付方面的潛力。不同穩定幣品種間存在"非同質化"特徵,這將導致激烈的市場競爭。目前,美股代幣化和AI助手是穩定幣應用的兩個重要方向,有望對全球金融流動性產生吸引效應。

本文分析了穩定幣進入支付領域的前景,展望了美股代幣化和AI助手對穩定幣的推動作用,並探討了相關監管與合規體系的構建。

穩定幣的下一站:國際支付、美股代幣化與AI Agent

穩定幣與傳統支付:雙向融合

穩定幣切入傳統支付領域:成本與結算模式創新

穩定幣作爲一種加密貨幣,帳戶間轉帳具有點對點、去中心化的特點,用戶掌握帳戶控制權,區塊鏈基礎設施由礦工維護。這與傳統金融帳戶有明顯區別。傳統帳戶由金融機構作爲中心化節點提供服務,負責維護用戶帳戶和基礎設施,同時收取相關費用。區塊鏈的簡潔帳戶體系使得轉帳匯款極爲便利,且具有支付即清算的特點,這與傳統金融體系形成鮮明對比。傳統跨境匯款、國際支付甚至股票交易都無法做到支付即清算,需要一定時間完成最終結算。另外,傳統金融帳戶的開立比區塊鏈帳戶復雜得多,區塊鏈的輕帳戶特點使得只需網路和手機終端就能輕鬆註冊帳號。

這些特點正是穩定幣在傳統支付領域的優勢所在。在一些欠發達國家,人們可以通過手機註冊區塊鏈帳戶,使用穩定幣進行日常匯款和零售支付,特別是使用美元穩定幣還能應對本國貨幣貶值問題。有趣的是,這些地區可能連提供美元帳戶服務的銀行都沒有,卻能通過美元穩定幣實現美元支付,可謂"彎道超車"。

傳統巨頭積極擁抱穩定幣

近期,多家傳統互聯網和零售領域巨頭紛紛表現出對穩定幣的極大興趣。美國沃爾瑪和亞馬遜正在探索發行自己的美元穩定幣,以減少支付摩擦、加快結算速度並降低傳統金融渠道相關成本。中國香港《穩定幣條例》即將生效,螞蟻國際與螞蟻數科表示將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京東穩定幣已進入沙盒測試第二階段。傳統大廠正積極擁抱穩定幣。

以支付巨頭Paypal爲例,截至2024年底,其活躍消費者和商家帳戶超過4.3億,支付額超過1.68萬億美元。PayPal與Paxos合作推出的美元穩定幣PYUSD在數百萬家在線商店實現穩定幣支付。然而,截至2025年6月17日,PYUSD的供應規模僅約9.5億美元,發展不如預期。這反映出穩定幣市場的特殊競爭邏輯。

穩定幣的下一站:國際支付、美股代幣化與AI Agent

穩定幣市場競爭將十分激烈

"非同質化"決定場景鏈條通用性是競爭關鍵

雖然同一幣種穩定幣在價值上等價,但不同發行商的穩定幣存在"非同質化"特點。以美元穩定幣爲例,USDT和USDC作爲頭部品種,在Coinbase交易所的交易額存在顯著差距。USDT的通用性是其市場競爭力的關鍵。USDT不僅在中心化交易所和多條公鏈的DeFi平台廣泛應用,在發展中國家的社區也有廣泛認可和使用習慣。

正是這種應用場景鏈條中的通用性,使USDT成爲最廣泛接受的工具,成爲第一大美元穩定幣品種。因此,穩定幣發行本身並無太多門檻,做大規模的關鍵在於場景鏈條的通用性,即一款穩定幣品種能否在多個應用場景被廣泛接受,這構成了穩定幣品種的護城河。

穩定幣的下一站:國際支付、美股代幣化與AI Agent

穩定幣開拓新支付體系的機會與挑戰

將穩定幣融入傳統支付體系需要構建相應的基礎設施和服務。例如,用戶A用美元穩定幣匯款給用戶B並轉換爲港元穩定幣,這涉及穩定幣間的匯兌服務。同時還需將穩定幣帳戶體系與傳統法幣支付清算體系對接。這需要在國際間建立支付體系,涉及支付規則、監管法規、金融服務商和IT基礎設施等相關建設。

穩定幣B2B支付和跨境貿易支付領域是行業持續關注的潛在市場。支付巨頭Stripe正試圖打通穩定幣支付與傳統銀行支付體系,爲穩定幣在支付領域帶來更多發展潛力。

穩定幣支付的另一個挑戰是支付效率。傳統支付構架是中心化的,對效率有益。而區塊鏈去中心化構架天然限制了效率。區塊鏈網路承載百萬級用戶的支付效率,將成爲亟需突破的關鍵技術問題。

穩定幣的下一站:國際支付、美股代幣化與AI Agent

虹吸金融流動性:美股代幣化與AI助手

美股代幣化:下半年值得期待的新催化劑

穩定幣本身是以現金爲資產的RWA(Real World Assets,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作爲重要的鏈上"法幣"具有基礎設施工具的作用。股票代幣化(Tokenized Equities)有望成爲穩定幣的下一個大型應用市場。

過去幾年,股票代幣化在加密貨幣市場發展過程中曾"曇花一現",但由於監管、市場波動等原因逐漸沉寂。如今,在RWA快速推動監管跟進的背景下,市場不再滿足於國債代幣的收益,轉而追求更具彈性的股票代幣化。這個方向獲得了傳統金融機構和加密貨幣機構的共識,股票代幣化有望獲得更有力的監管支持。

可以預見,股票代幣化有望加速落地,這將成爲穩定幣的重要應用場景,而美股市場的規模足以推動穩定幣規模快速擴張。

穩定幣的下一站:國際支付、美股代幣化與AI Agent

AI助手支付是另一個潛在市場

穩定幣是AI助手支付的一種非常友好選擇。在未來AGI世界,AI助手將替代人們完成許多工作,其中必然涉及支付環節。傳統金融帳戶的支付流程往往需要用戶授權、金融機構審核等步驟,這種復雜的多節點授權工作流程對AI助手並不友好。而穩定幣基於區塊鏈輕帳戶構建,非常適合AI助手控制帳戶實現支付。

以太坊引入智能合約不僅打開了區塊鏈的腳本能力,更是將AI智能化決策與帳戶支付完美融合。AI助手不再僅是提供分析和建議的智能助理,而是能夠直接與用戶帳戶結合,實現對帳戶的操控。這在區塊鏈諸多應用中均有體現。

從意圖(Intent-centric)應用的例子可以看出,區塊鏈帳戶的籤名交易與AI算法求解之間高度融合。這爲AI助手直接操作用戶帳戶提供了基礎,用戶可以"一鍵"授權,將操作權授予AI算法。這種融合具有普遍性,區塊鏈帳戶天然就是智能合約,本身就具備AI基因。在穩定幣進入支付領域後,有望借助AI助手解放用戶雙手,具備一定想象空間。

穩定幣的下一站:國際支付、美股代幣化與AI Agent

穩定幣的監管與合規:合規支付系統尚需建立

穩定幣支付體系的建立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個人用戶和企業如何保管加密貨幣資產?個人用戶可通過私鑰管理區塊鏈資產,但考慮到使用和管理門檻,這並非普遍性解決方案。對企業而言,私鑰管理更是復雜問題,涉及道德風險。企業可選擇將加密貨幣資產托管給專業機構,但作爲支付應用,穩定幣托管又可能在支付過程中帶來諸多不便。這涉及資產安全、內控、合規以及多國間協調等系統性建設。

穩定幣支付帶來諸多監管挑戰,尤其是法幣的離岸化。目前關於穩定幣在支付流通過程中的監管處於空白狀態。穩定幣廣泛用於支付最直接的後果是法幣離岸化。美元穩定幣具備"支付即清算"和去中心化等特點,其支付和清算由區塊鏈去中心化帳本完成。美國並沒有對區塊鏈加密貨幣的有效監管和控制手段,幾乎任何一筆加密貨幣支付轉帳都不受政府和其他個體控制。

因此,發行於區塊鏈的美元穩定幣並不受監管約束,美國亦不能掌握其清算。美元穩定幣相當於"離岸"美元,這是穩定幣發展過程中無法回避的隱憂。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UNODC)曾報告稱,美元穩定幣USDT由於易於轉移且廣泛接受,已淪爲東南亞犯罪分子洗錢及詐騙的主要工具。這正是USDT導致美元離岸化的一個縮影。

總之,穩定幣目前處於先應用、同時與監管磨合的階段。無論如何,穩定幣的應用需求和業務邏輯基本已經成熟,美國、中國香港當局的監管政策對穩定幣的發展只會起到規範作用,對傳統金融機構則提供了更明確的業務開展邏輯。

穩定幣的下一站:國際支付、美股代幣化與AI Agent

投資建議:關注RWA與穩定幣相關板塊

在美國和中國香港穩定幣相關監管法案推動下,RWA與穩定幣市場有望快速發展。穩定幣與RWA目前仍以主題投資爲主,市場後續應關注美股代幣化等應用落地及中國香港頒發穩定幣牌照等催化,建議關注RWA與穩定幣產業鏈相關標的。同時,對於區塊鏈上原生的創新應用,應關注其對金融市場的催化和變革。

風險提示

區塊鏈技術研發不及預期:比特幣底層的區塊鏈相關技術和項目處於發展初期,存在技術研發不及預期的風險。

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區塊鏈及Web3.0項目實際運行過程中涉及多項金融、網路及其他監管政策,目前各國監管政策還處於研究和探索階段,並沒有成熟的監管模式,所以行業面臨監管政策不確定性的風險。

Web3.0商業模式落地不及預期:Web3.0相關基礎設施和項目處於發展初期,存在商業模式落地不及預期的風險。

AGENT4.4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nft_widowvip
· 13小時前
稳不稳还得看美股吧
回復0
论坛潜水怪vip
· 07-27 01:00
稳了稳了 全球化支付跑不了
回復0
地下室成分党vip
· 07-27 00:59
股票代币?老套路换个皮罢了
回復0
shadowy_supercodervip
· 07-27 00:54
老演员了 都唱两年了还差不多
回復0
Degen McSleeplessvip
· 07-27 00:51
不睡觉猛干活儿 看涨稳定币
回復0
快照日长工vip
· 07-27 00:49
还是看usdt干啥用吧
回復0
TradFi难民vip
· 07-27 00:45
感觉马上就要起飞了 嗯.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