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投資誤區:從盲目投機到私鑰泄露的慘痛教訓

robot
摘要生成中

數字貨幣投資者的兩則警示故事

盲目投機的代價

一位在加密貨幣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投資者最近公開了自己的負債情況,他的經歷可謂是一個典型的警示案例。

這位投資者最初接觸數字貨幣是在2013年11月,當時比特幣價格接近8000元的歷史高點。盡管隨後市場經歷了一輪下跌,但他在2014年反而小有斬獲。當時還是學生的他,把數字貨幣投資當作一種興趣愛好,並沒有急於賺錢的心態。

然而從2015年開始,數字貨幣逐漸成爲他生活的中心。他開始頻繁進行期貨交易,用爆倉來懲罰自己。在比特幣價格還在5800元左右時,他借了5個BTC進行交易。雖然一度賺到60多萬元,但最終還是陷入了虧損的泥潭,欠下13.9個比特幣的債務。

本可以及時止盈,但內心的不甘心和對學業的擔憂促使他繼續追求暴利。他將他人的65.7萬元人民幣、11個比特幣、100個ETH、2000個ETC和500個LTC全部投入期貨交易,妄想通過高風險操作翻本,結果一敗塗地。

這個案例再次印證了加密貨幣投資的幾個風險點:追漲殺跌、過度使用槓杆、不當融資以及頻繁短線操作。相比之下,踏實工作、理性投資、長期持有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才是更可靠的投資之道。

盲目依賴牛市行情獲利往往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像這位投資者這樣沉迷期貨交易,可能會在短期內獲得快感,但長遠來看極可能毀掉自己的財務狀況和信譽。失去金錢固然令人沮喪,但更糟糕的是失去他人的信任,淪爲一個言而無信的人。

私鑰泄露的驚魂記

另一則故事講述了一位投資者不慎在微信羣中泄露了錢包助記詞,差點導致價值十幾萬元的數字貨幣被盜的經歷。

當事人在備份imToken錢包助記詞時,不小心將其發送到了一個有百餘人的微信羣中。意識到這一失誤時,消息已無法撤回。爲防止資產被盜,他立即轉走了錢包中的38個ETH,並保留0.3個ETH作爲轉移其他代幣的礦工費。

在轉移過程中,他發現有人已經轉走了0.028個ETH。所幸大部分資產及時轉移,只有625000個MANA因被官方鎖定而無法轉走。黑客嘗試轉走MANA未果,最終只得逞了價值約33元的ETH。

事後,當事人試圖通過各種方式切斷信息源,但均告失敗。他隨後通過區塊瀏覽器追蹤相關交易,最終鎖定了盜幣者身分。在官方解鎖MANA的前夕,他成功將剩餘資產轉移至安全地址。

這一事件凸顯了幾個重要問題:

  1. 很多人低估了助記詞的重要性,不了解使用在線工具傳輸助記詞的風險。正確的做法是手動抄寫並妥善保管。

  2. 數字貨幣交易並非完全匿名,區塊瀏覽器可以追蹤每筆交易的來源和去向。

  3. 遇到突發狀況時,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至關重要。

在去中心化的數字世界中,私鑰泄露可能比丟失更爲致命。這個案例提醒我們,在處理敏感信息時必須格外謹慎。

BTC0.4%
ETH1.8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分享
留言
0/400
委托书收集者vip
· 07-27 08:03
新人必经之痛啊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