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密新篇章:從算力競爭到智能體經濟的深度演進

人工智能與加密貨幣的首次融合:去中心化算力的崛起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之際,加密貨幣領域也在積極尋求與之結合的方式。最初,這種融合主要體現在去中心化算力資源的聚合上。通過區塊鏈技術,全球閒置的GPU和CPU資源得以有效協調,實現供需匹配,降低成本,同時爲資源貢獻者提供透明公平的激勵機制。

當時,傳統中心化雲服務價格高昂且資源排他,而中小開發者和長尾市場對靈活、低門檻的算力需求日益增長。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恰好成爲突破口。這一階段的探索呈現出鮮明特徵:

  1. 面向長尾市場:如某些項目聚合分布式GPU資源,降低輕量推理與模型微調的門檻。

  2. 強調靈活性:通過智能合約獎勵求解者,激活個人用戶閒置GPU參與訓練。

  3. 探索新機制:引入模型競爭與子網機制,結合Web2資源,提供去中心化模型訓練與推理服務。

  4. 結合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通過區塊鏈協調物理設備,釋放邊緣硬件效能。

其中最具創新性的案例是一個通過開創性的子網結構將AI服務模塊化的項目。每個子網擁有獨立的礦工與驗證者社區,其代幣作爲主生態燃料。用戶可通過成爲礦工、驗證者或創建子網來賺取代幣,再以質押方式換取各子網內部自己創造的代幣,參與子網成長並分享代幣排放收益。

然而,這一階段的嘗試也暴露出明顯局限:純算力市場競爭陷入價格戰,推理層去中心化性能不足,供需撮合缺乏應用層敘事。加密貨幣在AI世界中仍停留在底層基礎設施角色,未能真正打通到用戶體驗。

這次融合像是爲未來埋下伏筆。真正點燃這片領域的,是隨後AI智能體敘事的興起——讓智能體走上鏈,讓協議本身具備自主學習與交互能力,推動應用形態的根本革新。

AI智能體的興起:加密貨幣與人工智能走向應用層

當去中心化算力市場逐漸穩定,加密貨幣與AI的探索也從底層資源邁向了應用層智能體階段。這一輪轉變,以鏈上AI智能體的興起爲標志,重新點燃了市場對二者結合的期待。

最初,AI代幣仍停留在文化現象階段。許多早期項目以擬人化、娛樂化形象迅速聚集注意力,憑藉社群共鳴和情緒擴散完成冷啓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個起初只在鏈上發帖和生成內容的AI機器人,在短短三個月內迅速"進化",學會了創建代幣、構建敘事、進行社交傳播,並成功吸引知名投資者的捐贈,推動了"AI智能體從Web2接口躍遷爲Web3替身"的敘事轉變。

隨着用戶互動需求上升,AI代幣開始具備初步交互能力。在社交平台上,AI開始以輕量化代理身分執行內容生成、信息檢索等簡單任務,從被動展示邁向主動響應。此階段,一些項目嘗試通過AI來增強自身交互體驗,如支持用戶通過問答系統獲取項目信息,讓AI智能體成爲鏈上項目的輔助引擎。

很快,AI智能體向更具垂直應用場景滲透。鏈上金融、NFT、數據分析、社交陪伴等領域,催生了大量專精型智能體。用戶不再只是圍觀者,而能直接通過智能體參與鏈上操作、執行策略、管理資產。例如專注於鏈上市場情緒與熱點追蹤的項目,通過社交平台機器人帳號實現自動發布、用戶互動、情緒解析和鏈上動態分析,成爲加密貨幣與AI從感性敘事向理性應用過渡的代表。

真正的拐點,則是智能體框架和執行協議的出現。

項目方意識到,單點智能體難以應對日益復雜的鏈上需求,於是多個模塊化框架相繼誕生。它們支持人格建模、任務編排和多智能體協作,使鏈上智能體從孤立個體邁向系統化運行,加密貨幣與AI由此從簡單應用接口,正式走向了"運行協議"的系統化階段。

與此同時,智能體經濟開始在鏈上萌芽。一些代表性項目通過AI發布平台建立起了智能體自主發幣、協議協作、社交傳播的標準,推動了"AI原生經濟體"的雛形誕生。

以某協議爲例,它的核心願景是讓AI代理不只是單獨執行任務,而是形成模塊化協作的商業生態,與人類及其他智能體一起,共同創造、協作、交易。

該協議建立在三大技術支柱之上,其中一個作爲模塊化的代理框架建立基礎,代幣化平台負責爲代理的代幣發行打好經濟框架。

智能體商業協議開創性提出的鏈上協議標準,規範了AI代理之間的合約、交易和聲譽積累過程,確保自治、可驗證和模塊化協作。

代幣化平台爲智能體代幣和業務代幣的發行提供機制,內置激勵對齊、流動性支持和公平啓動原則。

框架是一個模塊化決策引擎,基於基礎大模型,根據上下文、目標、個性和可用工具,生成智能的自主行爲。

而其中最核心的創新,是智能體商業協議:它讓智能體能夠自主交互、協作、交易,模擬出類似人類企業生態的經濟體。該團隊曾以"檸檬水攤"實驗,展示了五個智能體(創業策劃、供應、法律、市場營銷、評估)在協議下分工協作、鏈上完成業務流轉的雛形。

目前,該協議正在孵化兩大智能體集羣:

  1. 自主媒體社群:由AI運營的內容制作機構,支持策略制定與資產生成(圖像、視頻、音頻、meme)。
  2. 自主對沖基金:由AI驅動的去中心化資產管理系統,涵蓋數據採集、用戶接洽、交易策略制定與收益執行。

另一個項目也在不斷深化框架能力。通過新版本,該項目重構了原有插件系統,引入模塊化任務編排與多智能體協作,同時推出新平台,降低了AI代幣創建門檻。不過從官網數據來看,該平台仍以小規模發行爲主,大部分代幣市值在數千至數萬美元區間,尚未形成爆發性財富效應。

這些項目的崛起,標志着加密貨幣與AI正從單純資源撮合走向鏈上經濟系統構建,從單點功能走向原生金融與社會結構的重塑。

邁向協作與標準化:新協議及其帶來的新方向

隨着早期熱潮的退去和meme熱潮的湧現,加密貨幣與AI的結合正在經歷一次深刻的洗牌。根據數據,目前AI智能體市場總市值約爲47億美元,相比2024年底接近200億美元的峯值已有大幅回落。伴隨市場降溫,曾經動輒在發布平台上獲得上億美元估值的普通智能體項目,如今已難以爲繼。以某平台爲例,在高峯時期,每日能誕生150-200個新智能體,而到了2025年,平台上新代理的創建量銳減至每天僅1-2個,且數據也顯示,自2025年初以來,整體新增量已趨近停滯。

這一轉變標志着市場心態的變化——從追逐敘事回歸到追求真正的產品市場契合度。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爲AI應用而生的開放標準協議,成爲了最契合當下需求的新催化劑。

這個協議是爲AI應用設計的開放標準協議,用來統一大型語言模型與外部數據、工具之間的通訊方式。通過該協議,任意大型語言模型都可以統一、安全地訪問外部數據源和工具,不再需要復雜、重復的自定義集成開發。簡單來說,它就像AI應用世界的USB-C:標準化、即插即用、靈活強大。

圍繞該協議的應用生態也在快速萌芽。比如,某公鏈生態中的項目,依托可信執行環境爲應用提供安全、可擴展的算力支持;在另一條公鏈上,某項目則通過擴展協議,聚合多鏈數據訪問和智能體部署,搭建起了Web3中AI應用的統一數據層。

更重要的是,這個協議爲未來的加密貨幣與AI結合打開了全新的方向:

  1. 多智能體協作:通過該協議,智能體可以按職能分工協作,組合完成鏈上數據分析、市場預測、風控管理等復雜任務,提升整體效率與可靠性。

  2. 鏈上交易自動化:該協議串聯各類交易與風控智能體,解決傳統Web3中滑點、交易磨損、MEV等問題,實現更安全、高效的鏈上資產管理。

  3. 信息金融興起:基於該協議,智能體不僅執行操作,還能根據用戶畫像智能規劃收益路徑,推動從資金流到信息流的新金融模式。

智能體經濟的漫長演進

回顧過去,加密貨幣與AI的演進,是一條不斷深化功能與提升實用性的漫長道路。

從最初的娛樂對話代理,用輕量化的交互構建起社交身分;到逐步出現的Alpha分析與工具型代理,賦予鏈上經濟更敏銳的市場感知;再到去中心化金融AI智能體,將自然語言直接封裝成鏈上金融操作,讓復雜的去中心化金融世界變得一鍵可用。

整體來看,這是一條清晰遞進的脈絡:娛樂對話代理 → 工具對話代理 → 交易執行代理 → 去中心化金融AI抽象層 → 羣體智能與多代理協作。每一次躍遷,都在拉近AI智能體與真實世界需求之間的距離。

正因如此,AI智能體的未來不再是簡單的敘事推動,而必須建立在真實實用性的基礎之上。這條路將比過去任何一次敘事週期都更漫長,但也因爲有了持續積累的實用性支撐,它所能打開的上限,遠遠超出想象。

MEME2.8%
LEMD1.2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MEV_Whisperervip
· 9小時前
市场存疑不跟风
回復0
FOMOmonstervip
· 07-29 19:10
难得的好机会买入
回復0
空投碎梦师vip
· 07-29 19:02
算力才是硬道理
回復0
盲盒拆穿人vip
· 07-29 18:59
算力才是硬道理
回復0
NotGonnaMakeItvip
· 07-29 18:59
还是看空长期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