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維基百科發展啓示:非營利公共物品的可持續之路
維基百科的內容生產與資金來源:非營利性公共物品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維基百科作爲互聯網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物品之一,其獨特的內容生產模式和資金來源方式值得深入探討。本文將從維基百科的內容產出機制、資金來源與支出分配、面臨的挑戰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探討這一非營利性公共物品的可持續發展之道。
UGC:劃時代的內容生成模式
維基百科採用了一種名爲"Wiki"的知識網路系統,允許用戶自由上傳和編輯內容。這種被稱爲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的模式打破了傳統百科全書由專家主導的形式,使信息觸及面迅速擴大。
目前,全球有數百萬志願者參與維基百科的編輯和維護工作,每分鍾約有300次編輯事件發生。爲保證內容準確性,維基百科建立了一套分級的保障體系:
普通用戶可以進行"修改、回退、討論"等基本操作
管理員和巡查員擁有更高權限,可刪除條目、保護頁面等
資深志願者組成的仲裁委員會負責處理復雜爭議
在開源內容許可方面,維基百科主要採用CC BY-SA 4.0協議,允許用戶自由分享或改編內容,但需注明來源並以相同方式共享。
現金流分析:捐款支撐的巴別塔
與商業化平台不同,維基百科主要依靠捐款維持運轉。其背後的維基媒體基金會資金來源包括:
用戶捐贈:佔90%以上,平均每人捐贈11美元,全球約750萬人參與
企業和基金資助:如谷歌、微軟等大型企業的捐款
公益項目贈款:如"Reading Wikipedia in the Classroom"項目
Wikimedia Enterprise服務:向大型科技企業提供付費API
週邊商品銷售:維基媒體在線商店銷售紀念品
投資收益:基金會參與一些投資活動
在支出方面,2022財年維基基金會總支出達1.69億美元,主要用於:
員工薪酬和福利:佔60%,用於技術團隊和社區人員工資等
技術資源:維護和升級服務器、數據中心等
社區建設:舉辦各種獎項和資助活動,佔14%
專業服務:法律諮詢、外部技術支持等,佔15%
募捐活動支出:佔4%
維基百科的挑戰:騙捐、腐敗與政治正確
盡管維基百科在公共物品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面臨諸多挑戰:
資金來源不穩定:主要依賴用戶捐贈,易受外部影響
超募和騙捐質疑:募款文案誇大資金需求,引發爭議
內容準確性:開放編輯模式可能導致誤導性或不準確信息
活躍編輯人數減少:嚴格的審核機制影響新人積極性
管理層內部分歧:社區與基金會在資源分配等問題上存在爭議
志願者多樣性不足:某些羣體或地區的內容常被忽視
總結
維基百科的成功爲公共物品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啓示。通過穩定的經濟來源、高效的資金利用、透明的財務管理和深度的社區參與,公共物品可以在長期發展中保持穩健。然而,維基百科在財政、組織和輿論方面仍存在不小的問題,這些經驗教訓對其他公共物品構建者具有重要警示作用。
未來,公共物品的可持續發展將面臨更多復雜挑戰,包括用戶注意力分散、運營成本上升、法律法規調整等。這要求公共物品不僅要持續吸引用戶參與,還需探索更多收入來源,以開闢出穩健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