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與加密貨幣技術分層發展之對比:解決問題還是轉移問題?

AI與加密貨幣技術的分層發展對比

近期有聲音認爲以太坊的Rollup中心化策略似乎未能達到預期效果,並對L1-L2-L3這種嵌套式架構表示不滿。有趣的是,過去一年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也經歷了L1到L2再到L3的快速演進。比較這兩個領域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差異。

在AI領域,每一層的發展都在解決上一層未能解決的核心問題。L1層的大型語言模型解決了基本的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但在邏輯推理和數學計算方面存在明顯不足。L2層的推理模型專門針對這些短板進行突破,例如某些模型已能解決復雜數學題和代碼調試問題,彌補了大型語言模型的認知盲區。在此基礎上,L3層的AI代理自然而然地整合了前兩層的能力,使AI從被動應答轉變爲主動執行,能夠自主規劃任務、調用工具並處理復雜工作流程。

這種分層結構體現了能力的遞進:L1奠定基礎,L2彌補短板,L3進行整合。每一層都在前一層的基礎上實現質的飛躍,用戶能夠明顯感受到AI變得更加智能和實用。

相比之下,加密貨幣技術的分層邏輯似乎是在爲前一層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但卻無意中帶來了新的更大問題。例如,爲了解決L1公鏈性能不足的問題,自然而然地想到使用L2擴容方案。然而,經過一輪L2基礎設施的內卷後,雖然gas費用降低了,TPS有所提升,但流動性卻變得分散,生態應用仍然匱乏,過多的L2基礎設施反而成爲了一個大問題。爲了應對這一情況,開始出現L3垂直應用鏈,但這些應用鏈往往各自爲政,無法享受通用鏈的生態協同效應,反而使用戶體驗變得更加碎片化。

這種分層演變成了一種"問題轉移":L1存在瓶頸,L2提供補丁,L3則混亂且分散。每一層似乎只是將問題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給人的印象是所有的解決方案都圍繞"發行代幣"這一目的展開。

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可能在於:AI領域的分層是由技術競爭驅動的,各大公司都在竭盡全力提升模型能力;而加密貨幣領域的分層似乎更多地受到代幣經濟學的影響,每個L2項目的核心指標往往集中在總鎖倉價值(TVL)和代幣價格上。

從本質上來看,一個領域在致力於解決技術難題,另一個則更像是在包裝金融產品。對於這兩種發展路徑的優劣,可能並沒有絕對的答案,這取決於個人的觀點和判斷。

當然,這種抽象的類比並非絕對,只是從兩個領域的發展脈絡對比中得出的一些有趣觀察。這種思考可以作爲一種周末的思維練習,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審視技術發展的方向和動力。

L1-3.18%
L3-0.2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分享
留言
0/400
假装在读白皮书vip
· 3小時前
L1也卷不过 L2?
回復0
Sunday Degenvip
· 07-31 15:02
都在卷分层呗
回復0
闪电结算姐vip
· 07-31 15:00
搬砖赚钱不如rollup挣钱
回復0
FlashLoanLarryvip
· 07-31 14:58
兄弟,rollups 只是把瓶颈推向上游……说实话,几个月前就说过这个。
查看原文回復0
NFT悔改者vip
· 07-31 14:53
L2确实优点坑啊
回復0
冲浪鲸鱼饲养员vip
· 07-31 14:32
确实,一堆L层,越来越卷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