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手?我有話說!」Gate廣場挑戰賽——秀操作贏$2,000,百萬流量加持!
你是下一個明星交易員嗎?
想讓自己的名字閃耀廣場熱搜?想吸引數萬追隨者?百萬流量已就位,就等你來承接!
🎉 雙重豪禮,贏家通喫!
1️⃣ 曬單排行榜獎勵
收益率排名前10的用戶,瓜分 $1,500合約體驗券!巔峯對決等你來戰!
2️⃣ 曬單幸運獎
隨機抽取10位用戶,每人贈送 $50跟單包賠券!即使不是大神,也有機會躺贏!
🎮 參與方式超簡單!
✅ 在 Gate廣場 曬出你的交易戰績,並成爲帶單員!
✨ 發帖要求:
內容必須原創,並帶上 #CopyTrading# 或 #跟单# 標籤
附上 收益率截圖 或 交易卡片,並分享你的 獨家交易心得
嚴禁AI生成虛假交易,一經發現取消資格
觀點犀利、邏輯清晰,乾貨越多越吸粉!
⏰ 活動截止:8月15日 10:00(UTC+8)
【立即發帖】 展現你的王者操作,承接百萬流量,成爲下一個交易傳奇!
💬 還在等什麼?Gate廣場,等你來戰! 💪
比特幣網路的垃圾交易攻擊:2015年壓力測試回顧與啓示
比特幣網路的壓力測試:2015年垃圾交易事件回顧
近期,有人提議取消比特幣核心軟件中對OP_Return輸出大小的策略限制,這引發了關於區塊鏈上垃圾交易的討論。本文回顧了2015年夏天比特幣網路遭受的一系列垃圾交易攻擊,探討當時的情況與現在的對比,以及從中吸取的教訓。
2015年的垃圾交易攻擊是區塊大小之爭的早期交鋒。攻擊者是支持擴大區塊的一方,他們認爲1MB的限制過小,很容易被垃圾交易填滿。他們希望通過增加區塊大小,提高垃圾交易填滿區塊的成本。反對擴大區塊的一方則認爲,讓垃圾交易快速上鏈並不能阻止攻擊者,反而會讓他們得逞。
第一輪攻擊
2015年6月20日,一家名爲CoinWallet.eu的比特幣錢包服務商宣布將進行"比特幣壓力測試"。他們聲稱這是爲了證明增加區塊大小的必要性。攻擊預定於6月22日進行,目標是制造241MB的交易積壓。
然而,第一輪攻擊並不成功。攻擊者表示他們的服務器在內存池達到約12MB後就崩潰了。他們在這次失敗的攻擊中花費了約2個比特幣作爲手續費。
第二輪攻擊
6月24日,CoinWallet.eu宣布將於6月29日進行第二輪攻擊。這次攻擊似乎更有效,一些用戶抱怨交易長時間無法確認。不過,部分礦池成功過濾掉了垃圾交易,減輕了攻擊影響。
這引發了關於是否應該過濾垃圾交易的爭論。一些人認爲這會損害比特幣的可互換性,另一些人則認爲有必要這樣做來保護網路。
第三輪攻擊
7月7日發生了第三輪攻擊,規模更大。據報道,攻擊者花費了超過8,000美元的費用,採用了多種策略生成大量垃圾交易。例如,向公共錢包發送塵埃交易,或向已知私鑰的地址發送小額比特幣。
在攻擊最激烈時,一些開發者認爲增加區塊大小是最好的防御措施。一些礦池通過創建大型交易來整合垃圾輸出,幫助清理了這些交易。
第四輪攻擊
2015年9月,CoinWallet進行了最後一輪"壓力測試"。這次他們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宣布將贈送200個比特幣,直接在論壇上發布私鑰。這導致生成了超過90,000筆交易,但由於許多是衝突交易,影響不如第三輪嚴重。
攻擊的影響
這些攻擊對比特幣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不僅在技術層面上改變了交易的中繼策略,也塑造了人們對區塊鏈上垃圾交易的看法。網路隨後做出了一些變化:
一項學術研究發現,在攻擊高峯期,23.41%的交易是垃圾交易。這些攻擊使得非垃圾交易的平均費用增加了51%,處理延遲增加了7倍。
結語
2015年的垃圾交易攻擊表明,即便花費相對較少的費用,也可能對比特幣網路造成顯著影響。這些事件加深了人們對垃圾交易的認識,也促使網路採取了一些應對措施。時至今日,關於如何界定和處理垃圾交易的討論仍在繼續。這段歷史提醒我們,垃圾交易攻擊並非新鮮事,網路需要不斷適應和進化來應對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