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能合約最大的漏洞是什麼?如何保護你的加密貨幣?

智能合約漏洞導致2024年損失17億美元

2024年,由於智能合約漏洞,加密貨幣行業遭受了災難性的財務損失,其中訪問控制缺陷尤其嚴重。根據Hacken的研究,這些漏洞單獨造成了17億美元的損失,佔該年加密行業總損失的約75%。

這些安全漏洞中識別出的主要問題可以歸類爲以下幾類:

| 漏洞類型 | 關鍵問題 | 顯著例子 | |-------------------|------------|-----------------| | 訪問控制 | 未保護的關鍵功能 | ERC20轉帳事件 | | 權限機制 | 不正確的實現 | CGT 漏洞 | | 回調函數 | 不受限制的資金轉移處理 | ParaSwap 違規 |

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遭受了這些攻擊的重創,OWASP文檔顯示發生了149起獨立事件,導致14.2億美元的損失。這些數字代表了比去年總加密損失14.9億美元增加了14%的令人擔憂的增長。

安全專家指出,大多數事件源於智能合約設計中的基本缺陷,而不是復雜的攻擊手段。這些漏洞主要涉及未保護的關鍵功能,使得未經授權的用戶能夠執行特權操作並操控金融交易。這一令人擔憂的趨勢凸顯了在生產環境中部署智能合約之前,全面安全審計和正式驗證過程的重要性。

集中交易所在2025年仍然是主要的安全風險,發生了14起黑客攻擊

2025年,集中式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安全形勢顯著惡化,14起重大安全漏洞突顯了這些平台的持續脆弱性。最引人注目的是,Bybit黑客攻擊導致了高達14億美元的盜竊,這使得2025年上半年與加密相關的犯罪總盜竊額達到了驚人的31億美元。這一數字超出了前一年的全部損失,使得2025年有望成爲數字資產盜竊的最糟糕年份。

| 交易所黑客攻擊 | 被盜金額 | 年份 | |---------------|--------------|------| | Bybit | 14億美元 | 2025 | | 各種 (H1) | 19.3億美元 | 2025 | | 總加密盜竊 | 超過31億美元 | 2025 |

安全研究人員已確定訪問控制缺陷是這些攻擊的主要途徑,同時,復雜的人工智能驅動的網絡釣魚活動也成爲顯著威脅。雖然一些交易所的客戶資金在技術上未受到損害,但被盜的客戶數據促成了高度針對性的社會工程攻擊,導致了可觀的間接損失。這些安全失敗進一步強化了自我保管解決方案(如[硬體錢包])() 提供優於交易所漏洞的保護的論點,因爲冷存儲用戶即使在交易所發生災難性漏洞時,仍能保護免受直接盜竊。

實施多籤名錢包將智能合約風險降低76%

多重籤名錢包 的實現已成爲智能合約開發中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顯示出高達76%的脆弱性風險降低。這些錢包需要多個私鑰來授權交易,有效地分散了安全責任,消除了單點故障。全面的安全分析揭示了傳統實施與多重籤名實施之間風險暴露的顯著差異:

| 錢包類型 | 未授權訪問風險 | 單點故障 | 合規性 | 整體風險降低 | |-------------|--------------------------|---------------------|------------------------|------------------------| | 傳統 | 高 (85%) | 是 | 有限 | 0% | | 多重籤名 | 低 (9%) | 無 | 增強 | 76% |

安全增強源於要求在資金移動之前進行多重授權,保護免受外部攻擊和內部管理不善的影響。對於管理大量數字資產的企業用戶而言,這種方法爲防止私鑰泄露的情況提供了必要的保護。多項安全審計的證據確認,使用多籤名配置的協議相比於單籤名協議遭受的攻擊明顯較少。這些發現強調了在智能合約開發中實施強大多籤名機制的重要性,尤其是在Web3生態系統不斷成熟並處理日益有價值的資產時。

PSP-1.7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