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Web3 太碎片化了,每条链都搞自己的,NEAR 很早就意识到孤立没戏,就开始修桥搭路,先接以太坊,再接 TON,还搞了个 Rainbow Bridge,让资产和数据在链间自由流动。
但 NEAR 不只是做个桥而已,它提了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叫“链抽象”。意思是未来用户根本不用关心用的是哪条链,比如一个 .near 账号可以直接操作不同链上的应用,体验就像在用一个统一的系统一样。
它还有个 Aurora EVM 层,兼容以太坊生态,又保留 NEAR 自身的高性能,兼容性和性能同时在线。
它也不只是对接主流链,像 TON 这种非 EVM 的链 NEAR 也能整合进去,甚至已经支持 NFT 跨链了。
生态这块,NEAR 把 AI 和链结合得也比较深,比如做了个叫 NEAR Tasks 的平台,用链上激励的方式帮 AI 模型标数据,还设了专项基金,是真想干点实事的。
它还做了 BOS 这样的开发基础设施,想帮 Web2 开发者更顺利进 Web3,和 Nym 合作补上隐私短板,这些都是底层生态在打基础。
当然,NEAR 现在也不是没有压力,节点数量还不多,跨链桥安全性也有待加强,还有不少 Rollup 项目也在抢人。但它的优势在于方向清晰,不内卷,而是把用户体验和开发门槛做到极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