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Web3跨境犯罪执法难题:中国如何应对新型数字资产犯罪
Web3时代的跨境犯罪与执法挑战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太坊等公链网络作为新一代价值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其去中心化特性也带来了监管难题,使得诈骗、盗窃、洗钱等犯罪呈现国际化、隐蔽化趋势。传统的跨境刑事管辖和执法制度已难以应对这些新型犯罪。
这一现状正推动各国对现有跨境刑事管辖和执法制度进行改革。本文将从中国法律角度,探讨Web3从业者出国的法律风险。
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的基础
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的核心是国家主权。现代国际法体系建立在承认、尊重和保护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但同时也负有不干预他国主权的义务。
管辖权的行使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行使是国家主权的直接体现,而对外行使则受到严格限制,以避免侵犯他国主权。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滥用长臂管辖,对海外企业和个人进行刑事管辖和执法,引发争议。
中国的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实践
中国司法机关进行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首先需确定对相关犯罪嫌疑人及其行为具有管辖权,然后通过刑事司法协助程序向外国请求协助。
管辖权的确定
中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确立跨境刑事管辖权:
此外,还需考虑"双重犯罪原则",即犯罪行为在请求国和被请求国的法律中均构成犯罪。
刑事司法协助
刑事司法协助是跨境刑事管辖和执法的基础。中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规定了包括送达文书、调查取证、安排证人作证、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等在内的多项协助内容。
提出刑事司法协助的主体因情况而异。与有协助条约的国家,由司法部等相关部门在职权范围内提出;无协助条约的,则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跨境加密资产诈骗案例分析
以上海静安区检察院公布的一起跨境加密资产诈骗案为例,该案涉及一个大型境外诈骗团伙,通过虚假投资指导诱骗被害人购买加密货币。
上海警方通过资金追溯和犯罪嫌疑人行动轨迹排查,发现这是一个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团伙。该团伙以公司名义设立多个虚假投资平台,诱骗受害者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办案机关并未向外国申请刑事司法协助,而是在国内进行布控,最终抓获59名回流至中国的犯罪嫌疑人。这反映出尽管中国已与多国签署刑事司法互助条约,但实际使用率不高,可能受效率、手续复杂等因素影响。
结语
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将Web3从业者视为"天生犯罪人",也不应认为所有加密资产相关业务在中国法律下必然构成犯罪。当前对Web3从业者的误解,部分源于相关监管政策对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资产的态度,以及一些"趋利性执法"行为。
然而,如果中国公民蓄意利用加密资产在境外实施针对中国公民的犯罪行为,即使身在国外,也难逃中国刑法的制裁。Web3从业者应当遵守法律,合规经营,避免触犯法律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