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Strategy或暂停增持 比特币市场迎关键拐点
Strategy暗示暂停增持,比特币或将迎来关键转折点?
某公司CEO在近期发文表示:"有些时候你只需要持有。"这一言论被市场解读为暗示该公司可能暂停购买比特币。
作为全球比特币持币量最大的上市公司,该CEO一贯的投资理念就是"比特币至上",投资者也已经习惯了其将"买入"写进DNA中。因此,该公司的每一次暂停,都会触动市场最敏感的神经,尤其在此前连续13周增持BTC的背景下。
比特币财库的重量:影响市场的方式
截至7月8日,该公司的比特币持仓总量已达59.7万枚,占总供应量的2.84%,不仅遥遥领先其他上市公司,其持币体量甚至是前100大上市公司(除该公司外)合计的2.3倍。
根据该公司提交给美国SEC的8-K文件信息,截至6月30日,其数字资产价值为643.6亿美元,平均成本为70,982美元/枚,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比特币公允价值总值升值140亿美元。
换言之,该公司不仅是比特币的大鲸,更是这个市场价格情绪的杠杆,其一举一动都会触动市场敏感点。从2025年以来的几次暂停购买行为来看,几乎都预示着短期行情的回调,而这次是否会例外仍有待观察。
筹资飞轮:优先股的资本游戏
该公司原本是一家以企业分析软件起家的公司,自2020年起核心战略转向将比特币作为主要储备资产,旨在对冲通货膨胀并实现资产增值,也因大规模投资比特币而名声大噪。
为持续购买比特币,该公司需要大量资本。因此,其选择通过发行优先股筹集资金。自2025年2月起,该公司先后发行了三种优先股,对应不同的收益机制和风险优先级。
这种结构的设计核心在于让公司在不严重稀释普通股股东权益的前提下,持续撬动新资本进入,为其源源不断的比特币购买提供弹药,从而维持"发股---买币---涨股价"的飞轮闭环。
从市场表现来看,该公司股票显著优于比特币本身,尤其在近期"加密美股"热潮的推动下。其优先股的市场表现也非常优越,从价格走势来看,部分优先股近期表现尤为亮眼,甚至极大地超越了公司普通股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份,这场优先股发行计划就吸引了内部高层亲自下场。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披露文件显示,数名公司内部人士买入其最新推出的优先股,涉及公司CEO、CFO等高管。这种"自购"行为既是信号,也释放出公司对未来回报的强烈预期。
6月5日,该公司宣布公开发行11,764,700股10.00% A系列永久优先股,发行价为每股85美元,并在6月10日完成交割,募资约9.8亿美元。最近,公司再次宣布已签订一项新的销售协议,拟发行优先股募资42亿美元,并预计将根据ATM计划准备"按需、分阶段"持续融资。这个飞轮,正在转得越来越快。
杠杆的另一面:增长引擎,亦是风险导火索?
根据该公司在5月1日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其通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普通股的ATM发行,累计筹资接近100亿美元,几乎全部投入比特币。这种高杠杆操作放大了比特币上涨带来的账面收益,但也推高了现金流负担,尤其是优先股带来的年化8%~10%利息开支。
截至目前,该公司市值约1129亿美元,企业估值在1200亿美元左右,对应净资产倍数为1.7。虽然仍处于合理区间,但这条线的弹性,依赖于两个支点:一是比特币价格的持续强势,二是外部融资环境的顺畅与稳定。
而从营收端来看,公司自身"造血"能力疲软。2024年公司软件业务收入仅为4.63亿美元,创下2010年以来最低纪录。
从Q1的财务报告看,公司主营业务在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1.111亿美元,同比下降3.6%。不过,订阅服务收入3710万美元,同比增加61.6%,显示云服务和订阅模式的转型取得成功,是收入的亮点。如果仍使用旧的减值模型计算,运营费用与损失大概在1.9亿美元左右,现金储备为6030万美元。如果按此数据推测,运营费用只能被勉强覆盖。公司若想维持运转与支付优先股8%-10%年化利息(每年支出高达3~5亿美元),就必须依赖"持续融资"来维持飞轮运作。
报表背后的"爆雷":59亿浮亏,集体诉讼在路上
该公司面临集体诉讼的原因是其在2025年第一季度首次采用FASB新会计准则(ASU 2023-08)。按照新规,公司需将加密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而不再仅在贬值时计提减值。这意味着比特币价格的任何波动,都会实时、直接地反映在利润表上。
结果是,Q1单季度,公司披露了59亿美元的未实现浮亏,直接引发其股价在该季度暴跌8%。
更糟糕的是,公司被指控未能及时、全面地披露这些浮亏风险。某知名律所旋即在法院对公司发起了集体诉讼,控诉其在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间"存在虚假与误导性陈述",涉嫌违反联邦证券法。目前该案件正在推进中,投资者可在7月15日前申请加入集体诉讼。公司表示将积极应对,但并未对案件结果作出预测。
这意味着,比特币价格不仅决定该公司的资产价值,也正在决定它的法务风险、融资能力与投资者信心。
市场的声音
该公司CEO表示,公司开发了一套BTC信用模型,综合考虑贷款期限、抵押覆盖率、BTC价格、波动率及年化收益预期,用于生成比特币风险和信用利差的统计数据。公司正通过旗下优先股推动信贷市场的数字化转型,这也意味着,公司的路径已经不仅仅是买比特币,它更像是构建了一个围绕BTC资本化与金融化的系统闭环。
某风投机构的报告指出,该公司因规模、持仓和抗周期能力,或将成为加密财政模式的长期幸存者,并有91%概率于2025年第二季度纳入标普500指数。
但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乐观。一些分析师指出,在牛市中这个飞轮运转顺畅,但一旦步入熊市,其偿债结构、优先股利息、现金流稳定性将受到严峻考验。
某研究机构在报告中重申了对该公司的"买入"评级,并维持其每股590美元的目标价。其表示,尽管存在风险,公司的股价相对于其持有的比特币净资产值出现溢价是合理的。该机构表示,公司的"股权-BTC循环"模式使其能够利用其股票发行收入购买更多比特币,从而推动更高的股价和进一步的比特币购买,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当前的数据来看,该公司的短期现金流仍能"勉强维持",其比特币持仓是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绝对主角。但这也正是它的最大风险所在:它的繁荣几乎建立在BTC价格稳定或上涨的假设之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该公司已经不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公司,它更像是一家用软件外壳包装的"比特币高杠杆资产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