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Fartcoin逆势上涨14% 引发华尔街热议 金融永动机or巅峰艺术品
奇葩加密币成今年一季度主流币涨幅冠军
今年第一季度,一个名字荒诞、毫无应用场景的加密币竟成为为数不多逆势上涨的主流币,甚至在华尔街引发关注,让传统投资人感到不安。
一位知名风投公司联合创始人转发了它的推文,某对冲基金被疑似在链上大额买入,一家顶级做市商将其列为核心资产配置,该做市商的创始人还公开表示持有这个代币。
这个引发广泛关注的代币正是Fartcoin。
Fartcoin的诞生源于一次人工智能之间的对话。在一个由知名风投资助的AI代理模型中,一段关于某科技大佬"喜欢放屁声音"的闲聊引发了连锁反应。AI提议:"要不我们就发一个叫Fartcoin的币吧"。就这样,Fartcoin于2024年10月18日诞生了。
一出生就备受关注
Fartcoin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大量币圈爱好者的关注和追捧。
2024年12月13日,一条调侃Fartcoin的推文在社交平台上迅速传播。让这条推文引发轰动的是其转发者的身份:一位硅谷顶级风投机构的联合创始人。虽然他并未明确表示购买了Fartcoin,但对于这样一个纯粹的meme项目来说,能获得如此重量级人物的关注,本身就已是一种认可。
更引人注目的是链上的资金动向。Fartcoin上线不久,市值尚不足1亿美元时,就有社区成员通过链上地址追踪,发现了与某资深对冲基金高度相似的行为模式——多笔大额买入、交互频繁、提前布局。
该基金成立于2018年,由一群加密领域资深人士发起,是一家合规注册的全天候策略基金,以专注投资叙事驱动类资产而闻名。其创始人在2024年底的社交平台上多次表达对AI meme赛道的兴趣,甚至在12月13日那天转发了一条质疑该基金是否持有3000万美元Fartcoin的推文。虽然没有正面回应,但社区普遍将其解读为默认入场的信号。
同时,多个链上数据交叉验证显示,多个策略池地址与该基金的行为模式极为相似,在Fartcoin的早期阶段已频繁进行买入、锁仓及流动性配置操作。
除此之外,一家加密市场顶级做市商的身影也早早出现在Fartcoin的前排持仓中。据链上数据显示,该做市商持有的Fartcoin占总供应量1.56%,位列第四。在其主力地址的资产配置中,Fartcoin高居前五,甚至超过了一些主流资产。
多个与该做市商主地址行为高度相关的账户,也在Fartcoin上线初期同步活跃——从建仓、做市,到套利,一气呵成。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初,这家做市商的创始人在一次采访中解释了Fartcoin场外交易的对冲逻辑,并首次承认自己个人也持有Fartcoin,还自嘲地表示:"只不过还处于被套状态罢了。"
有了这样的市场支持,难怪Fartcoin的涨幅如此显眼和强势,走势完全不跟随大盘。
根据一位顶级交易员的数据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大部分主流资产都出现明显回调:ETH年初至今下跌超过46%,SOL下跌24%,AI、L1、DeFi、Gaming等细分赛道更是一片深红,情况惨烈。而在这片"血海"中,Fartcoin是整张图表中唯一的绿色,第一季度涨幅达14.84%。在众多资产表现不佳的背景下,Fartcoin格外引人注目。
不仅在下跌行情中逆势上涨,进入5月大盘有所好转后,Fartcoin的涨幅依旧领先主流资产,上涨超过50%,远超比特币同期的23%涨幅。
引发华尔街关注
Fartcoin的热度并没有止步于加密货币圈。真正让它成为现象级存在的,不仅是价格的逆势上涨,更是其在华尔街引发的讨论。
"我们正处于市场周期的Fartcoin阶段。"这句话出自一位曾精准预测并做空雷曼兄弟的亿万富翁,某知名对冲基金的创始人。在2024年第四季度致投资人的信中,他用了整整一段话来分析Fartcoin的崛起,称其为"纯粹投机情绪的产物",并将其与Petscom、Dogecoin并列为金融泡沫现象的典型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投资人已对与比特币最大企业持有者相关的两只杠杆ETF建立了空头头寸。
在他看来,Fartcoin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嘲讽意味的meme币,毫无内在价值,没有落地应用,也不具备任何替代性。他甚至表示,与其投资Fartcoin,他宁愿去买一幅Jackson Pollock的抽象画,起码那幅画"还有人愿意挂在墙上"。
但也正是因为他在信中如此强烈地反对,反而引发了更多关注。因为当一个以"理性"和"价值"著称的金融老手开始对一个meme币发表长篇评论,你就知道,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投机币了。
另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研究员在一篇名为《市场的Fartcoin阶段》的报告中直言不讳地写道:"我不同意'Fartcoin没有用'这种说法。它的用途就是:激怒我们这些以为自己在从事严肃工作的金融人。"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市场非理性的焦虑。他将这一阶段称为"放屁式加密经济学",并指出,Fartcoin不是失败的,它正好命中了市场的三大新逻辑——虚无主义、注意力经济和赤裸裸的荒谬。
在他眼中,Fartcoin成功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传播力。它能激发讨论,制造情绪,迫使所有认真对待市场的人去回应它。哪怕你只是批评它,也已经中了它的圈套。"Fartcoin是AI精准操控人类脑回路的产物,如果你觉得它像是恶意人工智能设计出来的金融实验,那是因为它本来就是。"
而另一位亿万富翁、某大型量化投资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则表现得更为轻松。这位传统金融的理性代表人物,一向以冷静与因子建模著称,却在面对Fartcoin时突然放下了那套"理性人假设"。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讽刺的是,Fartcoin是我唯一不怀疑的东西。"在当时那条贴文的语境下,这是对整个市场荒谬性的一次温和调侃。
在这个调侃中,Fartcoin不像其他资产那样伪装成"有基本面"的样子。它从不声称自己是某种创新的基础设施,也不兜售任何技术叙事,而是赤裸裸地摆在那里,坦承它只是一个"情绪产物"。就在他发表这番言论的当天,Fartcoin再次上涨,涨幅迅速拉高。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位投资大佬在几个月之后又说:"Fartcoin今天和过去一个月的表现,我得说,我可能又要更远离我导师教我的那一套了。"(他的导师是"有效市场假说"的创始人)
Fartcoin也有自己的"微策略"?
这个名为"Fart"的币不仅稳稳站在市值十亿之上,居然还像比特币一样,拥有了自己的"微策略"——FartStrategy。
是的,当连"梗"都可以复制某知名公司那套"买币、再买币、用持仓撑市值"的模式时,这场荒诞剧就真的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一位著名金融专栏作家在2025年的专栏《加密永动机》中,专门用了一段篇幅来分析FartStrategy,并称之为"金融虚无主义的巅峰艺术品"。文章开头就写道:"如果你能把空气打包卖掉,那为什么不能是Fartcoin?"
FartStrategy的运作逻辑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明目张胆:这是一个专门为购买Fartcoin而创建的DAO,它的使命宣言是,"热空气会上升,我们将乘着这股热流为Fartcoin和$FSTR(FartStrategy的代币)持有者创造价值。"
它没有盈利模式,没有应用落地,也没有任何稳定机制。它只是一个透明的笑话,披着智能合约的外衣,借着社区投票的名义,把"我们打算持续买Fartcoin"包装成一种"金融策略"。甚至连官方文案都直言不讳:"FartStrategy是一个喜剧荒诞的例子,持有它不应期望获得任何经济收益。"
这位专栏作家将其比作某知名公司的镜像衍生物——后者通过不断融资买入比特币,抬高公司估值;而前者则靠meme与DAO的联动,让热空气自我增压、形成一个"Fartcoin飞轮",一个持续靠情绪驱动的金融永动机。他形容它是"一个以热空气为资产的杠杆容器",当它的市值高于实际持有的Fartcoin总值时,它就抛售$FSTR再买更多Fartcoin,完成meme像素级闭环。
Fartcoin从荒诞中走来,在混沌中立足。
根据某数据平台的统计,从2025年1月3日到5月9日,Fartcoin的筹码结构正从早期大户集中逐渐向散户分散扩展。
特别是从今年1月到5月,持有小于1000美元以下的地址数量增长速度开始加快。与此同时,Fartcoin也成为了某交易平台中交易量和流动性最活跃的币种之一。
从一开始的机构坐庄,到现在的筹码分散。所有看似理性的金融叙事,最终都在Fartcoin的厕所幽默中现出原形。
Fartcoin几乎符合所有我们对meme coin的刻板印象:名字搞笑、没有实用价值,全靠语言效应和社交驱动走红,甚至让华尔街传统投资人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