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联合推广任务上线!
本次活动总奖池:1,250 枚 ES
任务目标:推广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专场
📄 详情参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务内容】
请围绕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动进行内容创作,并晒出参与截图。
📸【参与方式】
1️⃣ 带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发帖
2️⃣ 晒出以下任一截图:
Launchpool 质押截图(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页面截图(交易 ES)
3️⃣ 发布图文内容,可参考以下方向(≥60字):
简介 ES/Eclipse 项目亮点、代币机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对 ES 项目的观点、前景判断、挖矿体验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矿 或 Alpha 积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对比
🎁【奖励说明】
评选内容质量最优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从比特币到Web3:加密世界概念演变与社会建构解析
探索Web3新世界:概念演变与社会建构
2008年至2009年,比特币作为互联网原生货币的诞生,为未来技术革新奠定了基础。比特币代表了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挑战,试图描绘一个平等的理想社会。其去中心化理念深刻反映了密码朋克文化的核心精神,即通过加密技术保护个人隐私,赋予个体经济自主权。然而,这些理念最初主要在少数技术精英圈内传播。
2011年,比特币白皮书作者彻底消失于网络。这位匿名创始人因此被塑造成神秘英雄,成为自由与去中心化精神的象征。他的"隐退"不仅让比特币理念显得更加纯粹,还使其成为近乎宗教领袖般的存在。
自2010年比特币价值被市场发现以来,一系列基于相同技术框架的加密货币相继诞生。然而,加密货币早期应用场景颇为尴尬,常用于非法交易支付,似乎代表了一个"灰色地带"。
随时间推移,加密货币与市场泡沫联系愈加紧密。2015年,某知名智能合约平台上线,大大降低了创造加密货币的成本,同时催生了充满投机的泡沫市场。2018年,加密货币市场经历第一次大规模崩盘。2021年,去中心化金融和非同质化代币浪潮席卷市场,再次掀起投资狂潮,却在2022年又一次崩盘。随着全球监管机构关注与介入,加密货币面临日益严峻的合规压力,进一步加剧其市场污名化。
许多人认为"区块链"与比特币几乎同时出现,甚至更早,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搜索趋势数据,Blockchain一词直到2012年至2013年间才开始被用于描述比特币背后的分布式系统技术。区块链这个词的出现作为符号建构策略,赋予了技术堆栈新的象征意义。从此,技术被从市场投机标签中剥离,塑造了"信任机器"的中立形象。技术公司因此得以在金融、供应链、医疗、政府数据管理等更广泛领域推动市场。
加密货币行业对自身被污名化并非不自知,早就开始尝试用新术语重新定位。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名词:元宇宙和Web3,都是旧词新用的代表。
元宇宙概念源于1992年科幻小说,指与现实平行的虚拟世界。加密货币行业借此表达在互联网世界重造经济系统的愿景。然而,当某社交媒体巨头改名时,元宇宙叙事被改写为与VR、AR相关的数字世界愿景,展示了话语操控背后的角力。
Web3由某知名开发者于2014年提出,表达加密货币驱动的、用户主权互联网理想。这个概念长期处于边缘,直到2021年才被重新发现并沿用至今。
在这些词的演变中,我们看到技术和行业命名是社会建构的过程。每个词背后都有利益群体,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施加影响。
全球各地由加密货币派生的术语数不胜数,每个地区都有流行用法。某国际金融中心希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枢纽,通过具体应用场景和监管框架构建稳定市场。目前,该地区使用最多的词包括虚拟资产、代币化资产、真实世界资产和Web 3.0。这些词汇试图与加密货币的投机、泡沫形象切割,重塑市场信任与叙事。
从比特币到区块链,从加密货币到Web3和代币化资产市场,每个新概念诞生背后都有社会建构逻辑。概念创新并非技术革新,可能只是利益群体应对市场变化、吸引用户和资本的话语重塑。概念更替并非风险消弭,它们带来新希望的同时,也将风险隐藏在新迷宫里。无论名词如何变化,人性不会改变。
金融市场,无论传统还是新兴,都是暗流涌动之地——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