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港股代币化迟缓 香港或错失万亿美元市场机遇
香港对股票代币化的态度:机遇与挑战并存
全球股票代币化浪潮正在兴起,但香港似乎选择了保持沉默。多位香港加密公司高管透露,短期内香港企业不太可能尝试港股代币化。
十年前,香港错失了发展港元和人民币稳定币的良机,如今在股票代币化这一新兴市场上又显得犹豫不决。与此同时,美国监管机构和企业巨头正积极推动美股代币化,一些交易平台已推出相关产品,让普通用户可以在区块链上购买知名美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还公开表示支持这一技术创新。
然而,香港方面却显得异常沉默。虽然一些本地加密公司密切关注此事,但目前尚未有实质性的业务探索。面对这个潜在的万亿美元级市场,香港似乎选择了暂时观望。
香港的这一态度引发了业内人士的疑问:为何近年来一直大力支持加密货币发展的香港,在股票代币化问题上如此谨慎?
香港的顾虑
香港加密行业的一些从业者其实很早就意识到了股票代币化的潜力,并试图推动相关进程。然而,他们的努力似乎遇到了阻力。
香港现行法律规定,只有获得证监会认可的交易所才能合法经营股票交易市场。这一架构赋予了某交易所在港股交易中的"专营地位"。如果推行港股代币化,势必会打破这一长期以来的格局。
一位业内高管指出:"谁也不愿意成为打破专营权的第一人。"监管机构和相关方面似乎也缺乏足够的动力去推进这项创新。
相比之下,美国的情况有所不同。美国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创新持支持态度,认为这有助于增强美元和美股的全球地位。美国金融创新生态更加活跃,许多大型互联网券商和加密货币交易平台都将自己定位为传统金融世界的挑战者,并成功推动了监管对美股代币化的开放尝试。
潜在的巨大市场
尽管香港暂时选择了观望,但股票代币化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多位行业人士认为,这一市场可能达到数万亿美元规模。
数据显示,美股市值已超过52亿美元,远超流通中的美元总量。从整体市场规模来看,美股代币化的潜在市场比美元代币化更为广阔。目前美元稳定币市值已达千亿美元,而美股代币化市值仅为千万美元,不足前者的万分之一。
除市场规模外,全球用户对美股代币化的需求也很强烈。由于监管原因,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用户难以直接购买美股。而美股代币化可以让全球用户更自由地参与美股投资。
此外,代币化股票还具有传统股票所不具备的优势,如24/7交易、链上衍生品交易、私营企业股权代币化等。这些特性可能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展望未来
虽然当前美股代币化市场规模尚小,但业内人士认为不应低估其潜力。回顾稳定币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市场规模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爆发式增长。
美股代币化产品的发展轨迹可能会类似于稳定币,正在等待一个突破性时刻。当这一时刻来临时,区块链上购买美股可能会迅速成为普及现象。
面对这一潜在的巨大机遇,香港金融业和监管机构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立场,以免再次错失重要的创新浪潮。在保持审慎态度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探索和尝试,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变革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