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超时空资产运动:股票代币化引领链上金融革命
从股票代币化到超时空资产运动
我们在Crypto行业长期浸淫,思考问题往往带有Crypto本位色彩。所谓Crypto本位,就是凡事都先考虑对Crypto有何益处,Crypto是否需要,能否炒作等。
以股票代币化为例,从Crypto本位来看似乎用处不大。相比每日波动300%的Meme币,波动仅1-3%的股票代币显得乏味。在股市和币圈炒作并无本质区别,叙事也不够吸引人。这种代币可能只会分散Crypto市场的流动性。这就是典型的Crypto本位思维。
然而,我们或许应该换个角度思考:不是Crypto需要股票,而是股票需要Crypto。
设想一下,作为一家即将IPO的公司CEO,你面临两个选择:
每日交易7-8小时,周末节假日休市,地域限制严格的传统市场。
7*24小时不间断交易,全球任何联网用户都可参与的新兴市场。
哪个更有吸引力?
更进一步,如果你的股票代币不仅可交易,还能在借贷协议中抵押获得稳定币?如果是分红股,还可能像stETH那样被更多协议组合,打包成各类收益产品?这些都将锁定你的股票流动性,增加炒作空间。
显然,7*24小时全球无国界交易这一点,对精通交易的上市公司高管就已经足够诱人。第二种市场正是股票代币化后进入链上世界的样子。
虽然Crypto市场可能不太需要股票,但股票很可能需要Crypto,尤其是2025年之后的上市公司。不采用7*24小时+无国界交易模式,意味着失去大量交易时间、用户群体和创新玩法,进而失去巨大流动性和市场份额。长此以往,拥有更多交易时间和用户的链上股票将获得更多流动性,最终掌握定价权。
这正是股票代币化对传统股票市场形成的冲击。
有人可能会问,股票代币化已经探索多年,之前一直不温不火,为何现在突然有希望?是否又在炒冷饭?
确实,自2017年以来,已有诸多项目尝试股票代币化,如STO平台Polymath、股票代币交易所tZERO,甚至FTX的股票代币实验等,但都未能成功。主要原因包括合规政策限制,以及推动时机和主体的问题。
2024年之前,推动股票代币化的多是当时尚未成主流的Crypto原生力量。在比特币ETF获批前,在传统机构大规模进入Crypto前,在美国出台加密友好政策前,Crypto仍是一个非主流且散户为主的小市场。
但自2024年起,Crypto市场逐渐演变为政府牵头、政策引导、机构主导的格局。ETF获批、贝莱德等传统巨头进场、美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加密友好政策,时势已变,接下来就看谁来推动了。
目前大力推动股票代币化的机构主要有两组:
第一组:Robinhood、某交易平台、某平台
第二组:贝莱德、高盛、摩根大通
第一组较好理解。Robinhood作为面向散户的新型股票经纪平台,本就在分流传统股票市场用户,推动股票代币化是其战略延续,继续蚕食传统市场份额。而某些Crypto交易所则是在Crypto之外,借股票代币化拓展传统股票市场。
这些机构虽是传统股票市场的公开竞争对手,但规模仍很小,构不成实质威胁。
第二组则不同寻常。
贝莱德是全球最大资管巨头,管理超11.5万亿美元资产;摩根大通管理3.5万亿美元资产,高盛管理2万亿美元资产。三家合计掌控超17万亿美元资产,接近全球TOP10股票市值总和(约20万亿)的85%。
他们不仅是纳斯达克、纽交所等传统股票市场的最大机构用户,还是最大的投行和股票经纪商。这些资管巨头掌握着巨额流动性、大量准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权以及众多机构交易用户,唯一缺少的就是自己的股票交易市场。
众所周知,资产交易市场是流动性中心,是金融市场最肥美的一块(主要是净利润率极高),处于食物链顶端。
在传统金融市场,这些资管巨头、投行即便再有实力,也难以染指股票交易市场这块肥肉。但随着区块链和Crypto的出现,一个7*24小时+无国界的全球交易新市场诞生了。自2024年起,美国政策对这一市场逐渐放行,这些巨头怎会错过弯道超车的良机?
股票代币化是这些资管巨头将传统股票资产转移至链上的第一步。为此,他们还将构建专属区块链(如摩根大通正在开发Quorum,但最终很可能还是会回归以太坊、某高性能公链等主流公链),推出一系列基于股票的链上金融理财产品,打造链上流动性市场,乃至自建股票代币交易所。
如果说第一组机构搞股票代币化是直接与传统股票市场争夺市场份额,那么第二组资管巨头、顶级投行、顶级经纪商则是直接将流动性、股票发行方甚至交易用户带离传统市场,在链上重新布局。这对传统股票市场是一种渐进式的釜底抽薪。
面对巨大利益,只要政策不阻挠,就没有什么能阻止巨头们的脚步。
这正是贝莱德、高盛、摩根大通等巨头纷纷投身推动股票代币化的根本原因。虽然目前仅是起步阶段,但一旦开始就将朝着不可逆的方向发展。
所以,这次的股票代币化浪潮与之前有何不同?
时机已变(机构进场)、地利已变(政策支持)、推动者也已变(有能力与股票市场抗衡的巨头亲自下场)。
因此,这次的股票代币化浪潮确实与以往不同。
那么,链上股票真的比传统股票更具优势吗?或者说,链上金融真的比传统金融更有优势吗?
链上确实更具优势。
除了前面反复提到的7*24小时+无国界全球交易市场,链上金融还有一个关键优势: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实现了资本效率的最大化。
传统金融市场最大的运营成本是记账和结算清算。仅记账,就需要向监管机构、税务机构、内部管理、用户等多方提供账目。据统计,纳斯达克和纽交所每年的记账成本约占运营成本的15%-20%,约3-4亿美元/年。
结算清算则需要向DTCC等中介机构支付费用。据估算,纳斯达克和纽交所每年的结算和清算成本约占运营成本的20%-45%,约4-6亿美元/年。且美股中介机构的结算时间为T+2,无法实现T+0实时结算,可谓成本高、效率低。
而股票代币化后,一切都变得简单。所有账目完全在链上公开可信,无论对外还是对内的账目,都在链上,记账成本几乎为零,且可信度极高;结算清算也实时在链上进行,用户只需支付Gas即可。记账成本、结算清算成本和结算时间都大幅降低,这就是Crypto技术带来的降本增效。
链上金融不仅降本增效,还创造了7*24小时+全球无国界的交易环境,带来了资本效率最大化的金融市场。
由于链上金融彻底打破了传统金融市场在交易时间(时间)、地域准入(空间)、结算效率(速度)方面的限制,因此在时间、空间、速度三个维度全面释放了资本能量。
我们可以粗略估算:假设之前平均交易时间为8小时,现在是24小时,时间维度3;地域准入从局部市场扩展到链上无国界市场,按扩大3倍计算,空间维度3;结算效率从T+2提升到T+0,按提高3倍计算,速度3。那么,链上金融的资本效率大致是传统金融的33*3=27倍。
再加上链上金融极度灵活的可组合性,各类互相嵌套的链上金融协议能进一步释放资本效能。
面对这样一个既能降本增效又能最大化资本效率的链上金融市场,传统巨头们自然纷纷入场。难怪贝莱德CEO Larry Fink亲口说,"未来的股票与债券,都将在单一通用账本(区块链)上运行。"
推动股票代币化只是第一步,要实现完整的链上金融市场,需要一场彻底的新金融革命,我们可以称之为"超时空资产运动"。
何谓"超时空资产运动"?
因为链上金融在时间、空间、速度三个维度完全超越了传统金融,链上正在构建一个面向全球用户、永不停歇的、超越时空的平行金融宇宙。
因此,我们将链下资产迁移至链上的过程,称为超越时空的资产运动,简称"超时空资产运动"。
股票代币化是这场运动的重要一环。这个运动还包括法币稳定币、债券代币化以及大量另类资产,如人们的注意力(meme及类meme)等。
当然,这场超时空资产运动目前还面临一系列挑战:
例如,目前的股票代币更像是链上股票衍生品,还缺乏投票权和分红权等权益;当前股票代币的流动性相对传统股票市场仍然很低;关于股票代币化的法律法规还在完善中等等。这些都是这场运动正在面临的一些挑战。
当然,有挑战就有机遇。
例如,某市场的s-Tokens通过了ISIN编码获得传统金融系统认可,这可以让未来的股票代币拥有更完整的股票对等权益;而某公司的dShares获得了美国转让代理牌照,这可以让股票代币直接对接传统股票交易所的流动性。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索。
随着贝莱德、高盛、摩根大通等巨头带着优质资产、流动性甚至机构用户不断涌入和推动,相信这些问题都将逐一得到解决。
每次科技革命,都是降本增效的革命。构建在区块链上的链上金融,在降本增效方面完全碾压链下金融。这一优势和趋势一旦确立,利益相关者自然会不遗余力地推动。
总之,这场超时空资产运动已经开始,而2025只是第一年。
最后,我们回归一下Crypto本位。
这波超时空资产运动对Crypto从业者有哪些机会?哪些代币值得关注?
首先,超时空资产运动需要一个被广泛采用的去中心化资产发行和交易环境,也就是支持智能合约功能的主流公链。放眼整个Crypto领域,目前能担此重任的只有以太坊和某高性能公链。以太坊链上金融基础设施更全,资产沉淀规模更大。而某高性能公链作为高性能链上金融的代表,也吸引了大量用户和资金。虽然也有一些新公链跃跃欲试,但从共识强度和采用规模来看,目前只有ETH和SOL最值得关注。
其次是一些头部链上金融协议,如最大的链上借贷协议AAVE,最大的本息分离协议Pendle,最大的链上合约协议Hyperliquid。这些协议目前支持主流Crypto资产,未来可能支持股票代币。试想一下,你可以在AAVE上通过质押某电动车公司股票代币借出稳定币;在Pendle上将分红股票代币进行本息分离;在Hyperliquid上开某芯片公司的50倍多/空单。
对于创业者来说,开发专门支持股票代币的链上金融协议可能是一个机会,比如针对股票代币的链上合约协议、借贷协议等基础设施。
那么,山寨币还有未来吗?
我几乎可以肯定,没有成为链上金融基础设施或核心组件的山寨币,都将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