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稳定币新征程:全球支付 股票代币化 AI助手应用
稳定币的下一个征程:全球支付、股票代币化与人工智能助手
核心观点
稳定币在支付领域具备独特优势,市场尤其关注其在传统支付和跨境支付方面的潜力。不同稳定币品种间存在"非同质化"特征,这将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美股代币化和AI助手是稳定币应用的两个重要方向,有望对全球金融流动性产生吸引效应。
本文分析了稳定币进入支付领域的前景,展望了美股代币化和AI助手对稳定币的推动作用,并探讨了相关监管与合规体系的构建。
稳定币与传统支付:双向融合
稳定币切入传统支付领域:成本与结算模式创新
稳定币作为一种加密货币,账户间转账具有点对点、去中心化的特点,用户掌握账户控制权,区块链基础设施由矿工维护。这与传统金融账户有明显区别。传统账户由金融机构作为中心化节点提供服务,负责维护用户账户和基础设施,同时收取相关费用。区块链的简洁账户体系使得转账汇款极为便利,且具有支付即清算的特点,这与传统金融体系形成鲜明对比。传统跨境汇款、国际支付甚至股票交易都无法做到支付即清算,需要一定时间完成最终结算。另外,传统金融账户的开立比区块链账户复杂得多,区块链的轻账户特点使得只需网络和手机终端就能轻松注册账号。
这些特点正是稳定币在传统支付领域的优势所在。在一些欠发达国家,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注册区块链账户,使用稳定币进行日常汇款和零售支付,特别是使用美元稳定币还能应对本国货币贬值问题。有趣的是,这些地区可能连提供美元账户服务的银行都没有,却能通过美元稳定币实现美元支付,可谓"弯道超车"。
传统巨头积极拥抱稳定币
近期,多家传统互联网和零售领域巨头纷纷表现出对稳定币的极大兴趣。美国沃尔玛和亚马逊正在探索发行自己的美元稳定币,以减少支付摩擦、加快结算速度并降低传统金融渠道相关成本。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生效,蚂蚁国际与蚂蚁数科表示将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京东稳定币已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传统大厂正积极拥抱稳定币。
以支付巨头Paypal为例,截至2024年底,其活跃消费者和商家账户超过4.3亿,支付额超过1.68万亿美元。PayPal与Paxos合作推出的美元稳定币PYUSD在数百万家在线商店实现稳定币支付。然而,截至2025年6月17日,PYUSD的供应规模仅约9.5亿美元,发展不如预期。这反映出稳定币市场的特殊竞争逻辑。
稳定币市场竞争将十分激烈
"非同质化"决定场景链条通用性是竞争关键
虽然同一币种稳定币在价值上等价,但不同发行商的稳定币存在"非同质化"特点。以美元稳定币为例,USDT和USDC作为头部品种,在Coinbase交易所的交易额存在显著差距。USDT的通用性是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USDT不仅在中心化交易所和多条公链的DeFi平台广泛应用,在发展中国家的社区也有广泛认可和使用习惯。
正是这种应用场景链条中的通用性,使USDT成为最广泛接受的工具,成为第一大美元稳定币品种。因此,稳定币发行本身并无太多门槛,做大规模的关键在于场景链条的通用性,即一款稳定币品种能否在多个应用场景被广泛接受,这构成了稳定币品种的护城河。
稳定币开拓新支付体系的机会与挑战
将稳定币融入传统支付体系需要构建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例如,用户A用美元稳定币汇款给用户B并转换为港元稳定币,这涉及稳定币间的汇兑服务。同时还需将稳定币账户体系与传统法币支付清算体系对接。这需要在国际间建立支付体系,涉及支付规则、监管法规、金融服务商和IT基础设施等相关建设。
稳定币B2B支付和跨境贸易支付领域是行业持续关注的潜在市场。支付巨头Stripe正试图打通稳定币支付与传统银行支付体系,为稳定币在支付领域带来更多发展潜力。
稳定币支付的另一个挑战是支付效率。传统支付构架是中心化的,对效率有益。而区块链去中心化构架天然限制了效率。区块链网络承载百万级用户的支付效率,将成为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
虹吸金融流动性:美股代币化与AI助手
美股代币化:下半年值得期待的新催化剂
稳定币本身是以现金为资产的RWA(Real World Assets,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作为重要的链上"法币"具有基础设施工具的作用。股票代币化(Tokenized Equities)有望成为稳定币的下一个大型应用市场。
过去几年,股票代币化在加密货币市场发展过程中曾"昙花一现",但由于监管、市场波动等原因逐渐沉寂。如今,在RWA快速推动监管跟进的背景下,市场不再满足于国债代币的收益,转而追求更具弹性的股票代币化。这个方向获得了传统金融机构和加密货币机构的共识,股票代币化有望获得更有力的监管支持。
可以预见,股票代币化有望加速落地,这将成为稳定币的重要应用场景,而美股市场的规模足以推动稳定币规模快速扩张。
AI助手支付是另一个潜在市场
稳定币是AI助手支付的一种非常友好选择。在未来AGI世界,AI助手将替代人们完成许多工作,其中必然涉及支付环节。传统金融账户的支付流程往往需要用户授权、金融机构审核等步骤,这种复杂的多节点授权工作流程对AI助手并不友好。而稳定币基于区块链轻账户构建,非常适合AI助手控制账户实现支付。
以太坊引入智能合约不仅打开了区块链的脚本能力,更是将AI智能化决策与账户支付完美融合。AI助手不再仅是提供分析和建议的智能助理,而是能够直接与用户账户结合,实现对账户的操控。这在区块链诸多应用中均有体现。
从意图(Intent-centric)应用的例子可以看出,区块链账户的签名交易与AI算法求解之间高度融合。这为AI助手直接操作用户账户提供了基础,用户可以"一键"授权,将操作权授予AI算法。这种融合具有普遍性,区块链账户天然就是智能合约,本身就具备AI基因。在稳定币进入支付领域后,有望借助AI助手解放用户双手,具备一定想象空间。
稳定币的监管与合规:合规支付系统尚需建立
稳定币支付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个人用户和企业如何保管加密货币资产?个人用户可通过私钥管理区块链资产,但考虑到使用和管理门槛,这并非普遍性解决方案。对企业而言,私钥管理更是复杂问题,涉及道德风险。企业可选择将加密货币资产托管给专业机构,但作为支付应用,稳定币托管又可能在支付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这涉及资产安全、内控、合规以及多国间协调等系统性建设。
稳定币支付带来诸多监管挑战,尤其是法币的离岸化。目前关于稳定币在支付流通过程中的监管处于空白状态。稳定币广泛用于支付最直接的后果是法币离岸化。美元稳定币具备"支付即清算"和去中心化等特点,其支付和清算由区块链去中心化账本完成。美国并没有对区块链加密货币的有效监管和控制手段,几乎任何一笔加密货币支付转账都不受政府和其他个体控制。
因此,发行于区块链的美元稳定币并不受监管约束,美国亦不能掌握其清算。美元稳定币相当于"离岸"美元,这是稳定币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隐忧。联合国毒品和犯罪办公室(UNODC)曾报告称,美元稳定币USDT由于易于转移且广泛接受,已沦为东南亚犯罪分子洗钱及诈骗的主要工具。这正是USDT导致美元离岸化的一个缩影。
总之,稳定币目前处于先应用、同时与监管磨合的阶段。无论如何,稳定币的应用需求和业务逻辑基本已经成熟,美国、中国香港当局的监管政策对稳定币的发展只会起到规范作用,对传统金融机构则提供了更明确的业务开展逻辑。
投资建议:关注RWA与稳定币相关板块
在美国和中国香港稳定币相关监管法案推动下,RWA与稳定币市场有望快速发展。稳定币与RWA目前仍以主题投资为主,市场后续应关注美股代币化等应用落地及中国香港颁发稳定币牌照等催化,建议关注RWA与稳定币产业链相关标的。同时,对于区块链上原生的创新应用,应关注其对金融市场的催化和变革。
风险提示
区块链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比特币底层的区块链相关技术和项目处于发展初期,存在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区块链及Web3.0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涉及多项金融、网络及其他监管政策,目前各国监管政策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并没有成熟的监管模式,所以行业面临监管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
Web3.0商业模式落地不及预期:Web3.0相关基础设施和项目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商业模式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