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十周年:从白皮书到3000亿美元 走向华尔街的征程

十岁的以太坊,开始走向华尔街

似乎为了配合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 10 周年纪念日,ETH 正在重新冲击 4000 美元大关。

从 2015 年 7 月 30 日主网上线,到 2025 年的今天,十年间,它不仅见证了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兴衰轮替,也通过一次次升级、一次次共识,构建起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计算机"。曾经不被看好的智能合约,如今已成为 Web3 世界最通用的操作系统。ETH 也从众筹时的几毛钱,发展到市值超过 3000 亿美元的大资产。

与此同时,以太坊基金会也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换血"。内部在变,外部也在变。在过去一年中,一批传统金融背景的公司陆续买入 ETH,一些机构宣布将 ETH 纳入战略资产储备。

所有这些变化,都发生在这个特殊的年份:2025 年,以太坊主网上线整整十年。

这十年,是区块链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章。从一篇白皮书到一个全球数千亿美元的生态网络;从"八王议政"的创世团队,到"以太坊杀手"围剿中的孤岛突围;从 PoW 到 PoS,从技术实验室到公共基础设施,以太坊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轮回。

但它真正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十岁的以太坊,开始走向华尔街

以太坊的"前传"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以太坊创始团队的分裂与理念冲突,时间是在 2014-2015 年期间。Vitalik Buterin,这位总是对技术侃侃而谈的程序员天才,在被问到在以太坊旅程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时,他总会回答是"8 位联合创始人的事情"。显然,这 8 位早已出走的创始人是他的一件心事。

在 Vitalik 除了有一个 idea 之外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迎接了前 10 位回应想要加入的开发者,并从中选了其中 5 位做领导层,也就是以太坊的 5 位创始人:Vitalik Buterin、Anthony Di Iorio、Charles Hoskinson、Mihai Alisie 和 Amir Chetrit。

"这显然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决定,他们看着就像是好人,而且他们想帮忙,所以当时我想,为什么不让他们成为领导层呢?"Vitalik 回顾自己当时的决定时这么说道。

关于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网络上的版本又很多,甚至连维基百科的相关条目也不断地被编辑修改。在 Vitalik"亲口认证过 8 位联创"之后,社区广泛认可的版本是:继 5 位创始人之后,在 2014 年有另外三位开发者成为了联合创始人:Joseph Lubin、Gavin Wood 和 Jeffrey Wilcke。

至此,以太坊完成了早期的 8 位核心领导组建,像极了元清初期为了防止皇帝(大汗)独断专行实行的"八王议政"。

十岁的以太坊,开始走向华尔街

柏林"朝圣"

在去年上线的《Vitalik: An Ethereum Story》纪录片里,Vitalik 回忆到自己是从 2013 年中期开始数字游民生活的。

那是以太坊的史前时期,比特币只有 204 美元,距离 Vitalik 与 Mihai Alisie 创办 Bitcoin Magazine 过去一年的多时间。在建设以太坊时,因为受到全球各社区的邀请,他在全球到处跑。2013 年和 2014 年,以太坊在瑞士和柏林都有了总部,白皮书问世,Vitalik 到访中国,为以太坊众筹,拜访矿工。

柏林,是他长待的城市。

"朝圣",Vitalik 这么描述当时自己活跃在柏林的 Bitcoin Kiez 区域。柏林的 Bitcoin Kiez 区域,加密货币支付非常普遍。大约几百米的范围内,有十几家商店都接受 BTC 支付。社区的中心地带"Room 77"餐吧也是一个社区中心,技术开发者、政治活动家等各色人群都会经常光顾。

就在这个区域附近,以太坊租了一个办公室,距离"Room 77"餐吧只有 1.5 公里,Vitalik 走路不出 20 分钟就能到。现在在谷歌地图搜索以太坊办公室的地址"Waldemarstraße 37A, 10999 Berlin",还能看到这个地址被标注上了 Ethereum Network Launch (30/07/2015),以及当时以太坊核心早期成员的合影照。

2014 年初期,当时大部分以太坊的核心成员基本都在 Vitalik 身边,以太坊的团队处于高度凝聚的状态。

那年 1 月份的迈阿密比特币大会上,Vitalik 和他的联合创始人们,第一次站在一起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项目,效果不错,以太坊正式进入公众视野。但,这也是分离的前夜。

十岁的以太坊,开始走向华尔街

瑞士分裂

整个 2014 年对币圈来说都不是那么平凡,一家交易所被盗破产使比特币的价格严重下滑,从高峰值 951.39 美元跌至 309.87 美元,跌幅高达 67%。也是这一年,一位交易员卖掉了上海的房子,以 600 美元的价格梭哈比特币担任某交易平台 CTO。刚从麻省理工毕业的 SBF,正在华尔街投简历。

而对以太坊来说,2014 年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上演了加密版的"硅谷八仙童出走",这场会议的分裂,决定了以太坊的未来走向。

2014 年,6 月 7 日。以太坊所有的领导层成员都在瑞士参加内部会议,会议讨论的重点是以太坊的未来走向。瑞士的 Spaceship house,会议地点就选在了这里。这是 ETH 的起源地,也以太坊的第一个总部。

事实上,在这场会议之前,这个话题就已经在内部争执了很久,甚至早已衍生出了派别。以太坊内部的关系变得紧张,"到底是拿风险投资资金的钱,还是从所有普通人那里众筹资金;到底是走盈利路线,成为加密届的谷歌,还是一个纯粹的非盈利组织?"成了一个不断出现的争论。

Vitalik 回忆这段记忆的时候说道:"我曾一度被说服,倾向于让以太坊走向更企业化的路线。但这件事从来没有让我感到更舒服,甚至让我觉得有些肮脏。"

据说,这场决定以太坊"生死"的会议持续了一整天,Vitalik 的决定是选择了去中心化和非盈利的路线。"我整个过程中都在试图推卸责任,因为我真的不想承担责任,最终我不得不清除一些人。"

这个决定成为了以太坊历史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直接导致了团队的第一次重大分裂。

Charles Hoskinson 是这次冲突中最为明显的反对者,他一直主张以太坊应该成为一家商业化公司,通过风险投资获得资金,并在之后发展成为盈利的技术巨头。"一个横向的权力结构,那么清洁工和高层将处于同样的地位,这简直疯了。"

离开以太坊之后,Charles 创立了开发公司 IOHK(后重组为风险投资工作室),并推出了一个 Pos 公链 Cardano。这是连续多年的山寨龙头,因为早期重点建设在日本市场而称为"日本以太坊",也是第一代的"以太坊杀手",市值常年加密前十。

紧接着 Charles Hoskinson 之后,Joseph Lubin 也决定不再参与核心开发,转向创立孵化器 ConsenSys,2022 年以 70 亿美元估值完成了 4.5 亿美元的 D 轮融资,融资方包括一些顶级 VC。这些年里 ConsenSys 孵化了大量区块链初创企业,也为以太坊建设了一批批丰富的生态项目,最成功的是插件钱包小狐狸 MetaMask,以太坊生态中最常用的钱包,每周收入达 30 万美元,总收入近 3 亿美元。

与 Joseph Lubin 类似,Anthony 也是一个家底雄厚的富二代,参与以太坊的原因就是为了赚更多钱。因此在以太坊确立了非盈利的运营模式后,Anthony 开始逐渐退居二线,处于半退出状态,创建了 Decentral,开发 Jaxx 数字钱包,(最终在 2015 年 12 月确定离开以太坊的工作)。2018 年福布斯排行榜估计他的净资产为 7.5 亿至 10 亿美元,入选加密货币领域富豪前 20 名。不过在 2021 年,他宣布基于个人安全考量决定"清仓"退圈,不再资助任何区块链项目,后续打算投身于慈善和其他事业。

而 Amir Chetrit,则是因为缺乏对以太坊的投入,在这次瑞士的会议上受到其他开发者和创始人的抨击而离开,后投身于其他行业,因为一直匿名且注重隐私保护,他的信息少之又少。

到 2014 年底尘埃落定时,原八位联合创始人中,仅剩 Vitalik Buterin、Gavin Wood、Mihai Alisie 和 Jeffrey Wilcke 四位还留在团队中。

Vitalik 也曾反思,自己在挑选团队时过于急迫,并未能考虑到各个成员之间的深层次分歧,理念的冲突和利益的碰撞,远比他当初设想的要复杂得多。"我确实是在那时意识到,加密货币领域的人并不是,都像我一样为理想而奋斗,很多人确实只是想赚很多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个现实问题。"

工作还要继续,Vitalik 和其他留下的人工作接着展开。对于 Vitalik 来说幸运的是,当时基金会正在接管更多工作,而他身边最重要的技术伙伴 Gavin Wood,仍然与他并肩作战。

十岁的以太坊,开始走向华尔街

跌跌撞撞的基金会

2015 年 7 月 30 日,是以太坊主网上线的历史性时刻。

一些早期成员都围在柏林的办公室里,一起见证 1028201 个区块后自动启动的以太坊。一张极具历史意义的照片,记录了当时的一些核心成员。与 Vitalik 同框的人包括了几位值得一提的核心开发者包括:

Gustav Simonsson 是以太坊早期的安全顾问,在以太坊主网的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离开以太坊后,他加入了 Dfinity,继续在去中心化计算网络的领域深耕。

Christian Reitwiessner 是 Solidity 编程语言的开发者,为以太坊运行智能合约提供了基石。

在 Solidity 开发团队中,Liana Husikyan 也是一个重要成员,她是 Remix IDE 的主开发者之一。Remix 是用于编写和部署智能合约的集成开发环境,帮助简化了智能合约的开发流程。

与此同时,Christoph Jentzsch 是 Slock.it 的创

ETH-5.8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PrivateKeyParanoiavip
· 1小时前
呵呵 又是喂养华尔街的老套路
回复0
SoliditySlayervip
· 07-31 03:38
华尔街老爷们终于坐不住咯~
回复0
狗狗币单身汉vip
· 07-31 03:33
四千美刀 就这点涨幅啊
回复0
智能合约反叛者vip
· 07-31 03:24
四千刀有啥了不起
回复0
consensus_failurevip
· 07-31 03:19
4000刀不是事 马上就破了
回复0
NFT破产合集vip
· 07-31 03:10
要起飞?4000看着都眼晕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