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heclues 来源:X,@follow_clues
股权稀释的核心机制:增发会改变每股权益的分配,导致价值从现有股东转移到新股东,除非某些理想条件(如市场完全接受增发且不调整估值)持续成立。下面我用数学计算说明为什么这个效应在现实中无法回避,最终会破坏“永恒循环”的逻辑。
1. 例子假设
2. 计算增发后的情况(假设以市场价增发,股价不变)
表面上看,每股股价不变110/S,每股净资产甚至略增。
但这里隐藏了稀释效应:
3. 如果持续循环,效应会放大并破坏模型
假设重复例子几次(每次融资相当于当前资产的50%,以当时股价增发,假设股价不变):
经过几轮,溢价趋近0。这时:
这正是稀释效应的显现:早期靠溢价掩盖,后期暴露,导致价值转移(新股东低成本进入,旧股东权益摊薄)。
4. 如果不是市场价增发,稀释更明显(贴近“平价增发”场景)
5. 为什么这个效应在实践中无法回避
总之,BMNR的新股东通过增发,不断蚕食老股东的权益,只是掩盖在ETH上涨之中。其他币股也是类似,增发规模/当前市值比例越大,稀释效应越快!
11.2万 热度
4.2万 热度
2.5万 热度
17.2万 热度
3114 热度
BMNR的金钱游戏
作者:Theclues 来源:X,@follow_clues
股权稀释的核心机制:增发会改变每股权益的分配,导致价值从现有股东转移到新股东,除非某些理想条件(如市场完全接受增发且不调整估值)持续成立。下面我用数学计算说明为什么这个效应在现实中无法回避,最终会破坏“永恒循环”的逻辑。
1. 例子假设
2. 计算增发后的情况(假设以市场价增发,股价不变)
表面上看,每股股价不变110/S,每股净资产甚至略增。
但这里隐藏了稀释效应:
3. 如果持续循环,效应会放大并破坏模型
假设重复例子几次(每次融资相当于当前资产的50%,以当时股价增发,假设股价不变):
经过几轮,溢价趋近0。这时:
这正是稀释效应的显现:早期靠溢价掩盖,后期暴露,导致价值转移(新股东低成本进入,旧股东权益摊薄)。
4. 如果不是市场价增发,稀释更明显(贴近“平价增发”场景)
5. 为什么这个效应在实践中无法回避
总之,BMNR的新股东通过增发,不断蚕食老股东的权益,只是掩盖在ETH上涨之中。其他币股也是类似,增发规模/当前市值比例越大,稀释效应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