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能合约最大的漏洞是什么?如何保护你的加密货币?

智能合约漏洞导致2024年损失17亿美元

2024年,由于智能合约漏洞,加密货币行业遭受了灾难性的财务损失,其中访问控制缺陷尤其严重。根据Hacken的研究,这些漏洞单独造成了17亿美元的损失,占该年加密行业总损失的约75%。

这些安全漏洞中识别出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类:

| 漏洞类型 | 关键问题 | 显著例子 | |-------------------|------------|-----------------| | 访问控制 | 未保护的关键功能 | ERC20转账事件 | | 权限机制 | 不正确的实现 | CGT 漏洞 | | 回调函数 | 不受限制的资金转移处理 | ParaSwap 违规 |

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遭受了这些攻击的重创,OWASP文档显示发生了149起独立事件,导致14.2亿美元的损失。这些数字代表了比去年总加密损失14.9亿美元增加了14%的令人担忧的增长。

安全专家指出,大多数事件源于智能合约设计中的基本缺陷,而不是复杂的攻击手段。这些漏洞主要涉及未保护的关键功能,使得未经授权的用户能够执行特权操作并操控金融交易。这一令人担忧的趋势凸显了在生产环境中部署智能合约之前,全面安全审计和正式验证过程的重要性。

集中交易所在2025年仍然是主要的安全风险,发生了14起黑客攻击

2025年,集中式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安全形势显著恶化,14起重大安全漏洞突显了这些平台的持续脆弱性。最引人注目的是,Bybit黑客攻击导致了高达14亿美元的盗窃,这使得2025年上半年与加密相关的犯罪总盗窃额达到了惊人的31亿美元。这一数字超出了前一年的全部损失,使得2025年有望成为数字资产盗窃的最糟糕年份。

| 交易所黑客攻击 | 被盗金额 | 年份 | |---------------|--------------|------| | Bybit | 14亿美元 | 2025 | | 各种 (H1) | 19.3亿美元 | 2025 | | 总加密盗窃 | 超过31亿美元 | 2025 |

安全研究人员已确定访问控制缺陷是这些攻击的主要途径,同时,复杂的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钓鱼活动也成为显著威胁。虽然一些交易所的客户资金在技术上未受到损害,但被盗的客户数据促成了高度针对性的社会工程攻击,导致了可观的间接损失。这些安全失败进一步强化了自我保管解决方案(如[硬件钱包])() 提供优于交易所漏洞的保护的论点,因为冷存储用户即使在交易所发生灾难性漏洞时,仍能保护免受直接盗窃。

实施多签名钱包将智能合约风险降低76%

多重签名钱包 的实现已成为智能合约开发中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显示出高达76%的脆弱性风险降低。这些钱包需要多个私钥来授权交易,有效地分散了安全责任,消除了单点故障。全面的安全分析揭示了传统实施与多重签名实施之间风险暴露的显著差异:

| 钱包类型 | 未授权访问风险 | 单点故障 | 合规性 | 整体风险降低 | |-------------|--------------------------|---------------------|------------------------|------------------------| | 传统 | 高 (85%) | 是 | 有限 | 0% | | 多重签名 | 低 (9%) | 无 | 增强 | 76% |

安全增强源于要求在资金移动之前进行多重授权,保护免受外部攻击和内部管理不善的影响。对于管理大量数字资产的企业用户而言,这种方法为防止私钥泄露的情况提供了必要的保护。多项安全审计的证据确认,使用多签名配置的协议相比于单签名协议遭受的攻击明显较少。这些发现强调了在智能合约开发中实施强大多签名机制的重要性,尤其是在Web3生态系统不断成熟并处理日益有价值的资产时。

PSP-1.61%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