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均衡表云解析

Ichimoku 云是个融合多指标於单一图表的分析法。它在烛台图上帮助交易者看清潜在支撑和阻力区。很多人靠它判断市场走向和力道。

这套方法出自日本记者 Goichi Hosada 之手。他在上世纪30年代末萌生这想法。有趣的是,经过几十年打磨,这套系统直到1969年才正式面世。他给它起名叫 Ichimoku Kinko Hyo,日文里就是「平衡图一览」的意思。

它如何运作

Ichimoku 系统包含五条线:

  1. 转换线:9周期均线。就这样。
  2. 基线:26周期均线。
  3. 前导跨距A:转换线和基线均线向前推26周期。
  4. 前导跨距B:52周期均线向前推26周期。
  5. 滞后跨距:当前收盘价回溯26周期。

前导A和B之间形成了云(Kumo)。这团云是整个系统最明显的部分。云有颜色。绿的好,红的不妙。

这些均线不是基于收盘价计算的。有点奇特。它们用的是高低点平均值。

比如: 转换线 =(9天高 + 9天低)/ 2

关于设置

Hosada 研究多年后认定(9、26、52)是黄金配置。当时日本周六也工作,所以9代表一周半。26和52分别是一个月和两个月。

这些数字现在还被广泛使用。但有人会调整。数位资产交易者经常用(10、30、60)或甚至(20、60、120)来减少假讯号。

调不调整?争议不小。有人说应该改,有人觉得不能动。谁对?不太明确。

图表分析

交易讯号类型

Ichimoku 系统产生两种讯号:动量和趋势。

动量看的是价格、转换线和基线的关系。简单说,当转换线或价格高于基线,看涨。反之则看跌。转换线和基线交叉点叫TK交叉。

趋势讯号则关注云的颜色和价格位置。价格在云上?看涨。云下?看跌。云中?可能横盘。

滞后跨距也很有用。它高于价格可能确认牛市,低于价格则可能是熊市。但别单独看它。

总之:

  • 价格高于基线?看涨。
  • TK向上交叉?看涨。
  • 价格穿过云顶?很看涨。
  • 云变绿?好事。

支撑和阻力

前导跨距A常在上升趋势中当支撑线,下跌时当阻力线。烛台经常靠近它。价格进云后,前导跨距B也能当支撑或阻力。它们向前推26周期,帮你预测未来。有点像水晶球。

讯号强不强?

要看是否符合大趋势。孤立的讯号不太可靠。云的颜色和位置很重要。交易量也别忽视。

短时间图表容易出杂讯。日、周、月图表通常更准。

总结

Hosada花了30多年完善这个系统。现在全球数百万交易者在用它。它能识别趋势、动能,还能预测未来支撑阻力位。很全能。

乍看复杂,其实挺客观的。不像画趋势线那么主观。虽然设定有争议,但整体上不难上手。

当然,别只靠它。和其他指标配合著用。对新手来说,这图表资讯量太大了。先学基础指标再来碰它可能更明智。

现在大多数交易软体都内建了Ichimoku功能。使用更方便了。在2025年的交易世界,这种分析工具依然重要。不过话说回来,图表终究只是辅助,不是魔法。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