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广场用户们,广场使用界面全新升级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简洁、操作更流畅丝滑,还有多项贴心新功能上线,快来更新体验吧!你对新版界面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的新功能是哪一个?你发现了哪些惊喜或变化呢?发帖分享新版广场使用体验,瓜分 $10 分享奖励!
🎁 我们将精选 10 位幸运用户,每人奖励 $10 合约体验券!
参与方式:
1⃣️ 关注 Gate广场_Official;
2⃣️ 带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标签发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风格体验、细节功能变化、你最喜欢的新功能,或优化建议等;
3⃣️ 帖子内容需至少 30 字,并且只带本活动标签;
广场界面焕新介绍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动截止时间:2025/10/26 18:00(UTC+8)
你的体验是我们持续优化的动力!赶快参与和大家分享吧!
Vitalik Buterin:希望开发者能够以比率的形式表述他们的性能,而不是“每秒可以执行N次操作
【Vitalik Buterin:希望开发者能够以比率的形式表述他们的性能,而不是“每秒可以执行N次操作】Vitalik Buterin在X发文表示,我希望更多ZK和FHE开发者能够以比率(加密计算时间 vs. 原始计算时间)的形式来表述他们的性能(即“加密计算所需时间 / 原始计算所需时间”),而不是仅仅说“我们每秒可以做 N 次操作”。 因为这种方式更与硬件无关,而且能提供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指标:我为了让应用具备加密/隐私特性,而不是依赖信任机制,究竟牺牲了多少效率? 这种方式在估算上也通常更有用,因为作为开发者,我已经知道原始计算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所以我只需要乘上这个比率就可以估算加密后的开销。 (是的,我知道这很难做到,因为在执行和证明之间所需的操作是异构的,尤其是在 SIMD 并行化和内存访问模式方面,这使得即使是比率也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受硬件影响。但即便如此,我仍然认为开销因子是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尽管它并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