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激進策略與巨額「債務」:Aster DEX 如何在永續合約戰場上重塑遊戲規則?
在 2025 年永續合約交易所(Perp DEX)激烈競爭的戰場上,Aster 以一種前所未有的侵略性姿態崛起,通過創紀錄的交易量和大手筆的激勵計劃,迅速成為市場焦點。然而,這場建立在未來代幣通膨「債務」之上的急速崛起,引發了市場對其可持續性的深刻質疑。
從 ApolloX 到 Aster:一個戰略代理人的誕生
Aster 的發展軌跡可追溯至 2021 年成立的 ApolloX,其最初採用「鏈下撮合+鏈上結算」的混合架構,旨在結合中心化交易所的流暢體驗與去中心化金融的資產自我託管優勢。隨著 DeFi 基礎設施的成熟,ApolloX 轉向完全鏈上運行模式,並引入 ALP(ApolloX Liquidity Provider)流動性池作為交易對手方。
2024 年底,APX Finance 與收益協議 Astherus 的戰略合併成為 Aster 演變史上的關鍵轉折點。這次合併帶來了核心創新:
USDF:一種由 delta 中性策略支持的生息穩定幣,為持有者創造被動收入
這種「交易即挖礦,持倉享收益」模型極大提高了資本效率,構築了強大的競爭壁壘,同時 Aster 的多鏈擴張戰略使其定位為一個跨鏈流動性聚合器。
技術架構:雙模式設計的市場細分策略
Aster 的架構設計體現了對市場細分的深刻理解,通過提供兩種截然不同的交易模式,捕獲從專業交易員到高風險偏好散戶的整個用戶光譜:
· 專業模式(訂單簿永續合約)
· 採用中心化限價訂單簿(CLOB)機制
· 支持高級訂單類型
· 由專業做市商提供深度流動性
· 收取具競爭力的費用
· 簡單模式(1001x)
· 基於 AMM 風格的 ALP 流動性池
· 為零售和「Degen」交易者提供簡化的一鍵式交易體驗
· 槓桿率高達 1001 倍
· 零滑點和零開倉費,但對盈利設有上限
這種雙模式架構使 Aster 能夠同時服務於兩個截然不同的用戶群體,最大化其總潛在市場。
「刷量」策略:被製造的繁榮還是必要之舉?
Aster 的交易量數據令人瞠目:高峰期 24 小時交易量達到驚人的 360 億~700 億美元,而其未平倉合約(OI)僅為 12.5 億美元,交易量與總鎖倉價值(TVL)的比率約為 19,這明顯表明存在「極其激進的刷量交易」。
這種人為製造的交易量可以理解為一種引導流動性的戰略:
· 通過空投激勵產生巨大交易量
· 高交易量吸引專業做市商
· 做市商提供真實流動性並收緊價差
· 良好的流動性和用戶體驗最終吸引有機交易者
Aster 用約 3.2 億 $ASTER(4% 供應量)作為第二階段激勵,約為 6 億美元的遠期代幣激勵,維持一個 30 億市值(150 億完全稀釋估值)的生態系統。
未來的「債務」與系統性風險
Aster 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其巨額空投分配(占總供應量的 53.5%),這造成了大量的代幣懸置,將在未來產生持續的賣壓。為緩解這一「債務」,協議設計了 80 個月的線性釋放時間表,TGE 僅解鎖了 8.8%(7.04 億 ASTER)。
除了代幣經濟學挑戰外,Aster 還面臨多重系統性風險:
ALP 模型的固有脆弱性:如果交易者作為整體持續盈利,LP 將面臨巨大虧損
連鎖清算風險:市場劇烈波動可能觸發連鎖清算,系統依賴自動減倉(ADL)作為最後防線
小市值資產操縱風險:倉位透明加上流動性不足,可能導致類似 Jelly 事件的重演
代幣集中度問題:鏈上數據顯示約 6 個錢包控制著高達 96% 的 $ASTER 總供應量
戰略代理人的角色與前景
Aster 的崛起不僅是一個產品故事,更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市場競爭戰略。其與某大型交易所的聯繫根深蒂固,從資金來源到 API 設計,再到公開背書,都指向了一個清晰的戰略意圖:作為該交易所在 DeFi 領域的延伸,在永續合約市場與其他競爭對手展開激烈競爭。
Aster 的 API 結構設計與主流中心化交易所極為相似,這種標準化的 API 結構旨在降低專業做市商的接入摩擦,從現有的交易者網路中引導流動性。
結論:十字路口的挑戰者
Aster 的故事是當前 DeFi 發展的一個複雜縮影:它既是一個在資本效率和產品設計上頗具創新的協議,也是一個由幕後力量推動、意圖重塑市場格局的戰略棋子。
在刷量帶來的繁榮褪去後,Aster 必須向市場證明,它能夠憑藉真正的產品價值留住用戶,並有效管理其內在的系統性風險和信任赤字。能否成功從一個依賴激勵的生態系統,轉變為一個由真實收入和有機需求驅動的平台,將是決定其最終成敗的關鍵。
作為交易所生態的衍生一環,Aster 還有多種潛在發展路徑,如從機制上綁定做市商,或成為交易所永續合約的前哨站等。發展中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只有學著與問題共存的勇氣和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