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川普交易崩了!諾獎得主:比特幣淪政治賭注跌 25% 警訊
2008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指出,比特幣已演變為一場「川普交易」,其命運與川普的政治影響力深度捆綁。他稱,比特幣自 10 月下旬以來跌幅達約 25%,正是川普政治權力衰落在金融市場上的直接反映。
諾獎得主克魯曼:比特幣是犯罪工具
保羅·克魯曼,2008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始終以鮮明的凱恩斯主義立場和犀利的公共政策分析著稱。他善於將複雜的經濟機制轉化為清晰的社會洞察,並從不回避具有爭議的政治論斷。在 2025 年 11 月 24 日的最新文章中,克魯曼對比特幣的批評極為嚴厲。
比特幣究竟有何用處?它並非貨幣——即不是可用於支付的交易媒介。它不能對沖通膨。它也不能對沖金融風險——相反,比特幣價格通常與近期驅動股市的 AI 概念股同向波動,且波動更為劇烈。克魯曼的這些批評並非新鮮,他長期以來一直質疑比特幣的內在價值。
若說比特幣存在用例,其核心功能在於掩蓋資金流向:加密技術促進了不留紙本痕跡的匿名交易。這類交易未必全是違法的,但其中許多確實如此。克魯曼這種將比特幣定性為「犯罪工具」的論述極具爭議性,但他提供了實際案例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匿名性不僅助長了加密用戶的犯罪活動,也使他們更容易成為犯罪目標。只要你掌握比特幣密鑰——解鎖它的代碼,無論你是誰、透過何種方式獲得,它都歸你所有。從這個意義上說,獲取比特幣密鑰就如同獲得裝滿百元美鈔的錢袋。這一特性已引發針對大型加密貨幣投資者的綁架潮,罪犯要求受害者交出密鑰。
事實上,此類綁架已變得如此普遍,以至於最近一次重要的比特幣會議特設了一整天的「反綁架」講習班,參與者學習如何用牙齒咬斷綁帶等技能。這種黑色幽默般的現實揭示了加密財富帶來的人身安全風險。
除助長犯罪外,比特幣日益成為金融掠奪的工具。加密貨幣——更糟的是那些用借款購買加密貨幣的公司股票——被大量推銷給尚未意識到風險的天真投資者。當比特幣上漲時他們尚能獲利,但多數人可能根本不了解暴跌時將遭受多大損失。
克魯曼對比特幣的四大批評
非貨幣:不是可用於日常支付的交易媒介
非通膨對沖:無法保護購買力免受通膨侵蝕
非風險對沖:與科技股同向波動且波動更劇烈
助長犯罪:匿名性促進非法交易和綁架勒索
比特幣暴跌 25% 與川普政治挫敗同步
近期加密貨幣確實大幅下跌。比特幣表現雖優於更冷門的小型幣種,但自 10 月下旬以來跌幅仍達約 25%。克魯曼將這種暴跌歸因於「川普交易」的瓦解。比特幣或許會反彈,因為它不僅是資產,更是某種信仰。這種信仰特質讓比特幣總能從足以摧毀普通投資的挫折與醜聞中復甦,因為忠實信徒面對價格下跌只會加倍投入。
但克魯曼認為這次可能不同——因為如今的比特幣本質上已淪為一場「川普交易」。去年川普勝選後比特幣價格飆升,而近期暴跌恰與川普遭遇的一系列政治挫折同步。為何說它是川普交易?部分原因在於其家族實質收受加密產業巨額賄賂後,川普正透過親加密政策回饋該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已簽署行政命令允許普通美國人將 401(k) 退休金投入加密資產——而這些投資者往往並不清楚其中風險。這種政策將數兆美元的退休金暴露在高波動性資產中,若加密市場崩盤,數百萬美國人的退休保障將受到威脅。克魯曼認為這是極不負責任的政策。
更廣泛而言,如克魯曼所言,加密技術日益成為金融掠奪的工具,而川普政府對此類掠奪行為極其縱容。他們正竭力瓦解 2008 年金融危機後為保護投資者與市場安全設立的機構,如消費者金融保護局。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及其他川普政府官員與盟友(包括聯準會部分官員),也正不遺餘力地削弱銀行監管——這些監管本是為限制引發 2008 年危機的高風險行為而設立。
這一切對散戶投資者不利,對金融穩定不利,卻對比特幣推手之類的金融投機者有利。克魯曼的論述揭示了監管放鬆與比特幣繁榮之間的關聯:當監管者不再保護投資者時,掠奪性金融產品就能蓬勃發展。
川普民調暴跌與選舉慘敗
克魯曼指出,川普為何突然顯露出頹勢?自春季以來民調始終給予其極低評價,但過去一個月其淨支持率顯著下滑。儘管川普剛剛宣稱擁有「政治生涯中最高支持率」——無人知曉他援引的是哪項民調——但 11 月 4 日維吉尼亞州與紐澤西州民主黨的大勝,已徹底消除了對其極端不受歡迎民調結果的質疑。
這些選舉失利動搖了國會共和黨人對川普亦步亦趨的意願。與此同時,川普與傑佛里·愛潑斯坦關係的持續發酵正在瓦解 MAGA 基本盤。許多政治分析家或許未能充分認識到:大量支持者曾堅信川普在守護世界免受民主黨戀童癖侵害,而當他們逐漸意識到可能混淆了英雄與惡棍時,內心遭受的衝擊何等劇烈。
將川普政治困境與加密貨幣價格關聯是否牽強?克魯曼認為並非如此。正如政治評論家喬許·馬歇爾常強調的——權力具有統一性。被削弱的川普在所有陣線推進的努力效果都會減弱,包括推動加密產業發展的努力。這種「權力統一性」理論在政治學中有實證支持:當領導者失去民意支持時,其政策推動能力、盟友忠誠度、執行效率都會全面下降。
從市場心理學角度看,比特幣投資者中有相當比例是川普支持者。這些人相信川普的親加密政策將推動比特幣價格長期上漲,因此在川普勝選後大舉買入。當川普的政治地位動搖時,這種信心基礎也隨之崩塌,導致拋售和價格下跌。這種政治情緒與市場價格的聯動,正是「川普交易」概念的核心。
加密產業對川普的巨額賄賂
克魯曼特別指出,川普家族「實質收受加密產業巨額賄賂」。根據先前報導,川普家族透過 World Liberty Financial、TRUMP memecoin、American Bitcoin 等項目,在過去一年中獲利超過 10 億美元。這些收入來源包括:代幣銷售、手續費分成、股權增值、推廣費用等。
克魯曼的邏輯是:川普家族從加密產業獲得巨額利益→川普政府推出親加密政策作為回饋→這些政策推高比特幣價格→投資者將此視為「川普交易」大舉買入。這種利益鏈條使比特幣價格與川普的政治命運深度捆綁。一旦川普權力衰退、無法繼續推動親加密政策,比特幣的政策支撐就會消失,價格自然下跌。
從倫理角度看,克魯曼質疑這種利益交換的正當性。總統及其家族從某個產業獲得巨額收入,然後推出有利於該產業的政策,這是否構成腐敗?在傳統政治倫理中,這種行為被稱為「利益衝突」或「政策換利益」,在許多國家是違法的。然而,在美國當前的政治環境下,這種行為雖然引發爭議,但並未受到有效制約。
克魯曼特別批評川普簽署的允許 401(k) 退休金投入加密資產的行政命令。401(k) 是美國最主要的退休金制度,覆蓋數千萬勞工,資產規模達數兆美元。這些退休金原本受到嚴格的投資限制,只能配置在相對安全的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基金中。允許其投入加密資產,意味著將退休保障暴露在極高風險中。若加密市場崩盤,數百萬美國人可能失去退休儲蓄。
克魯曼認為,這種政策不是為了保護投資者,而是為了給加密產業注入大量資金,推高幣價,讓川普家族的加密資產增值。這是典型的「利益輸送」:用公共政策為私人利益服務。
權力衰退的市場映射
克魯曼總結:比特幣已成為川普交易,其價格下跌正是川普對共和黨控制力衰退的指標。這個論斷將比特幣從「數位黃金」降格為「政治賭注」,從去中心化的革命性資產降格為服務於特定政治利益的投機工具。
從市場現實來看,克魯曼的觀察確實有一定道理。比特幣在川普勝選後從 7 萬美元飆升至 12.6 萬美元,漲幅 80%;在川普民調下滑、政治挫折顯現後,從 12.6 萬跌至 8.1 萬,跌幅 36%。這種與川普政治命運的高度相關性,支持了「川普交易」的論述。
然而,比特幣社群對這種論述強烈反對。他們認為比特幣的價值源於其技術特性、稀缺性和去中心化屬性,與任何政治人物無關。川普的支持只是短期催化劑,不改變比特幣的長期價值邏輯。當克魯曼與美國知名主持人哈桑·明哈杰交談提及比特幣時,明哈杰立即回應:「我不想被做成表情包,比特幣信徒已經盯上我了。」這種反應顯示比特幣社群對批評的敏感和防禦性。
克魯曼的警告對普通投資者而言極為重要。若比特幣真的已淪為「川普交易」,其價格將高度依賴川普的政治命運。在川普民調持續下滑、2026 年中期選舉可能失利、甚至可能面臨法律訴訟的背景下,比特幣價格可能面臨更大的下行風險。投資者需要重新評估:你投資的是比特幣的技術價值,還是川普的政治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