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推遲加密貨幣審慎標準,因行業反對 - Coinedict

新加坡已決定將其新的加密貨幣銀行審慎標準的推出推遲到2027年初,遠離最初的開始日期2026年1月1日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表示,推遲是爲了回應行業反饋,並允許更多時間根據全球發展和市場準備情況來完善框架。


基於巴塞爾標準的法規

即將出臺的監管規定基於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的加密資產標準,要求銀行根據其加密敞口的風險水平持有資本儲備

根據提議的規則:

  • 風險更大的加密資產,例如在 公共、無許可區塊鏈 上的資產,將面臨 更高的資本要求
  • 穩定幣 由可驗證的儲備資產支持,可能會受到 更有利的待遇
  • 高度波動的代幣 可能要求銀行保持 高達 1,250% 的資本支持

這些措施旨在保護銀行系統免受市場不穩定的影響,但幾家機構表達了擔憂,認爲早期採用可能使新加坡的銀行在全球競爭力下降


行業對競爭影響的擔憂

一些行業參與者警告說,在其他主要法域之前實施巴塞爾加密框架可能會爲新加坡的金融機構創造監管劣勢

受訪者還強調,提出的風險分類可能低估公共區塊鏈資產,從而抑制該國日益增長的Web3領域的創新

Coinbase Singapore 的國家主任 Hassan Ahmed 評論道,雖然 MAS 的審慎措施旨在加強 風險管理,但這也可能導致 過度資本化,限制銀行向數字資產領域擴展的能力。

對此,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強調將繼續審查全球監管趨勢,並調整本地框架以“支持負責任的創新,同時維持金融穩定。”


平衡創新與金融穩定

新加坡長期以來將自己定位爲數字資產區塊鏈創新全球中心。自2020年推出首個加密貨幣監管框架以來,這個城市國家專注於平衡進步與謹慎——鼓勵機構參與,同時限制零售風險

盡管監管謹慎,但加密貨幣的採用仍在不斷上升。

  • 一份海峽時報的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4月,26%的新加坡人擁有某種形式的加密貨幣。
  • Web3 投資2024年金融科技總融資的 64%,總計 742百萬美元
  • 同時,Sygnum Bank 的“金融的未來”報告發現 57% 的當地投資者計劃在未來幾年增加他們的加密貨幣投資

這些數字突顯了新加坡對數字資產日益增長的信心,即便監管機構正在完善政策,以尋求創新與金融安全之間的適當平衡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