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g này có thể chứa nội dung của bên thứ ba, được cung cấp chỉ nhằm mục đích thông tin (không phải là tuyên bố/bảo đảm) và không được coi là sự chứng thực cho quan điểm của Gate hoặc là lời khuyên về tài chính hoặc chuyên môn. Xem Tuyên bố từ chối trách nhiệm để biết chi tiết.
xUSD lao dốc 94% mất peg thảm khốc! Hé lộ bẫy chết người trong vòng lặp vay mượn của stablecoin
Stream Finance 收益型穩定幣 xUSD 宣稱 TVL 達 5 億美元並提供 15%-20% 年化收益,實際真實存款僅 1 億美元,透過循環借貸放大至 5 億規模。11 月 4 日擠兌潮中,xUSD 暴跌至 0.058 美元,這場穩定幣脫鉤慘劇揭示循環借貸的死亡螺旋風險。
xUSD 是什麼?收益型穩定幣的華麗包裝
xUSD 是由 DeFi 協議 Stream Finance 推出的「收益型穩定幣」。根據 Stream Finance 宣稱,xUSD 的 TVL(即 Total Value Locked,指用戶存入該協議的資產價值,通常用於衡量協議的資金規模和用戶參與度)在 2025 年 11 月初已經達到 5 億美金。透過複雜的衍生品策略,xUSD 能夠為持有者提供年化約 15% 至 20% 的穩定收益。
這種高收益承諾在低利率環境下極具吸引力。傳統銀行存款利率通常不到 1%,而 xUSD 承諾的 15%-20% 年化收益是其 15 倍以上。對於尋求收益的投資者而言,這種回報率難以抗拒。然而,高收益背後隱藏的風險往往被華麗的包裝所掩蓋。
xUSD 並非法幣抵押型穩定幣,主要透過「Delta 中性策略」實現穩定。穩定幣透過 Delta 中性策略實現穩定的核心機制是:以加密資產作為抵押品,同時在永續合約或期貨市場建立與現貨等值的空頭倉位,使組合的整體 Delta 值趨近於零,從而抵消價格波動風險。協議透過演算法自動監控抵押品價值變化,動態調整衍生品頭寸規模,確保 Delta 始終接近中性。
這種設計使穩定幣無需 100% 法幣儲備即可獲得「合成美元」的穩定性,同時透過資金費率與質押收益為持幣者提供額外回報。理論上,這是一個完美的設計。然而,「Delta 中性策略」在理論上是完美的,但在實操中面臨多種風險。在極端行情下,衍生性商品市場可能出現流動性枯竭,無法及時建立或調整避險部位。且 Delta 中性策略高度依賴交易所的保證金與清算機制,一旦市場劇烈波動觸發集中清算,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對沖失敗。
xUSD 脫鉤完整時間軸與死亡螺旋
(來源:CoinMarketCap)
2025 年 10 月 11 日,全球加密貨幣市場遭遇極端波動。xUSD 的底層套利策略依賴於市場價格的正常關係,但短時劇烈波動導致了其期貨和現貨頭寸之間的價差失控,加之市場流動性急劇枯竭,Stream Finance 的對沖頭寸觸發了自動減倉機制,進而導致頭寸被交易所以不利的價格強制平倉,造成了約 9300 萬美元的巨額虧損。
2025 年 10 月中下旬,陸續有分析師發布報告,指出 xUSD 的儲備資產有重大缺口,並質疑其循環借貸與不透明操作。在此期間,Stream Finance 也未能提供令人信服的鏈上資產儲備證明(PoR)。這種透明度的缺失加劇了市場對 xUSD 穩定性的擔憂。
2025 年 11 月 3 日,知名老牌 DeFi 協議 Balancer 被盜,金額約 1.2 億美金。這次事件引發了整個 DeFi 生態的普遍恐慌,用戶開始大規模從各個協議中撤出資金,xUSD 的持有者也開始大量進行提款申請。雖然 Balancer 被盜與 xUSD 沒有直接關係,但恐慌情緒是會傳染的。
2025 年 11 月 4 日,在巨大的擠兌壓力下,Stream Finance 被迫發佈公告,首次承認在「10 月 11 日的市場事件」中遭受了重大損失。持有者開始不計成本拋售 xUSD,其價格開始自由下跌,並徹底脫鉤。截至 2025 年 11 月 18 日,xUSD 價格已由超過 1 美元下跌至 0.058 美元,跌幅高達 94%。
xUSD 脫鉤時間軸
10 月 11 日:市場極端波動,Delta 對沖失敗,虧損 9300 萬美元
10 月中下旬:分析師質疑儲備缺口,Stream Finance 無法提供 PoR
11 月 3 日:Balancer 被盜 1.2 億美元,DeFi 生態恐慌蔓延
11 月 4 日:Stream Finance 承認重大損失,xUSD 開始崩盤
11 月 18 日:xUSD 價格跌至 0.058 美元(跌幅 94%)
循環借貸的 4 倍槓桿死亡螺旋
xUSD 最致命的設計缺陷是其透過循環借貸模式放大收益。透過循環借貸的方式,xUSD 以 1 億美元左右的用戶真實存款,放大成約 5 億美元的總部署資產(即宣稱的 5 億美元 TVL)。整個循環的穩定完全依賴 xUSD 價格穩定在 1 美元。一旦 xUSD 貶值,協議將會認為抵押品的價值低於債務價值從而觸發清算,而大量抵押品同時被清算會使其價格承受更大的壓力,引發更大範圍的清算,從而形成一個「死亡螺旋」。
循環貸款的方式在上漲時是槓桿放大器,xUSD 正是透過這種方式實現了 15%-20% 的收益率。但在市場下跌時,也成為了毀滅加速器。正因為其真實存款僅在 1 億美元左右,9300 萬美元的投資損失導致其遭受毀滅性打擊。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真實存款都被虧損吞噬,協議已經實質上破產。
因此,從交易架構的角度而言,xUSD 雖然在名義上被宣傳為一種高收益的「穩定幣」,但持有人獲得的權益實質上更類似於一個 4 倍槓桿的對沖基金 LP 份額。當然,兩者的風險係數不可同日而語,但大量的持有者卻並未有此認知。這種資訊不對稱是 xUSD 脫鉤事件中最令人遺憾的部分。
穩定幣用戶協議:投資者放棄了哪些權利
除了「穩定幣是否必然穩定」這一對其本質的探討外,使用穩定幣同時也是一種合約關係。在人人都在談論穩定幣的情況下,投資者看過穩定幣的用戶協議嗎?投資人是否知道自己在用戶協議下放棄了哪些權利?
作為一種新興的、高風險的投資方式,無論是交易所、穩定幣、還是各類 DeFi 協議,其用戶協議的主題都是「免責」、「風險自負」。在不同的管轄法律下,有利於專案方/發行方的免責條款的效力問題都是一個重大且複雜的法律問題。但對於普通的投資人而言,知悉自己在用戶協議下放棄了哪些權利、以及該等放棄在法律角度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至關重要。
大多數穩定幣的用戶協議包含以下免責條款:發行方不保證代幣價值穩定在錨定價格、技術風險和智能合約漏洞由用戶自行承擔、發行方有權暫停或終止服務而無需事前通知、發行方對市場波動造成的損失不承擔責任、用戶放棄集體訴訟權利改為仲裁。這些條款使得投資者在穩定幣脫鉤時幾乎沒有法律追索權。
xUSD 的脫鉤引發了廣泛的連鎖反應,相關鏈的 TVL 在 48 小時內大幅下降,原生代幣價格暴跌,多個關聯協議陷入流動性危機,並觸發了數百個 DeFi 項目的連環清算。由於發行方匿名、專案及使用者涉及多個司法管轄區等原因,雖然投資者已開始維權程序,但法律層面仍有較大障礙。
收益與穩定不可兼得:監管選擇的道路
那麼,「收益」和「穩定」是否可以兼得?目前主流監管(例如美國《GENIUS 法案》和香港的《穩定幣條例》)選擇的是「穩定」的道路。其合規監管要求包括但不限於:100% 儲備要求,且儲備必須為法幣或合格的國債等高流動性資產;除非出於特定目的,儲備資產不得出質、再質押或重複使用;建立及時贖回流通中支付穩定幣的程序並公開披露審計。
前述要求極大緩解了穩定幣脫鉤的風險,並且為投資者維權提供了一定便利。但需注意的是,主流法域的監管規定,通常都要求受監管的法幣抵押型穩定幣「禁止支付利息」,要求發行方不得僅因持有、使用或保留穩定幣,而向穩定幣的持有人支付任何形式的利息或收益(無論是以現金、代幣還是其他形式的對價)。
該等設定的原因主要在於:穩定幣的設計初衷是作為穩定的交易媒介,而非生息資產;派息可能加重其證券屬性而被納入證券監管;各項合規要求本身會極大限縮穩定幣底層資產生息的途徑,從而在客觀上降低其生息、派息的空間。
但同時,市場對於生息穩定幣的探索從未停止。從法律視角檢視,生息穩定幣的市場發展正呈現出顯著的風險分層與監管適應性挑戰。隨著去中心化金融產品的多樣化,不同結構的生息穩定幣對應著截然不同的法律風險敞口和合規要求。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這一基本原則在此領域得到充分體現: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資者往往需承擔策略複雜性帶來的智能合約風險、底層資產信用風險以及市場流動性風險等多重法律風險。如何實現「透明」和「合規」,如何建立清晰的監管框架,如何實現發行方和投資者利益保護的均衡,是值得持續探討、跟進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