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 HEMI 能繞過交易所「新手村」?

撰文:Nicky,Foresight News

2025 年 9 月 23 日,幣安官方宣布模塊化 Layer2 協議 Hemi Network(HEMI)上線 Binance HODLer 空投計劃,並於當晚 20:00 開放現貨交易。

此前 HEMI 雖於 8 月 29 日登入幣安 Alpha 及合約市場,但現貨僅上線 Gate、MEXC 等平台。市場數據顯示,HEMI 代幣價格從 8 月 29 日的 0.0148 美元升至 9 月 21 日的 0.12 美元,30 日內漲幅達 710%。

根據項目官方數據,目前 Hemi 網路總鎖倉價值超過 12 億美元,比特幣安全交易量達到 690 萬筆。社區成員數量爲 41.1 萬人,經過驗證的真實用戶數爲 10 萬,生態系統協議超過 90 個。

融資歷程

Hemi Network 已完成兩輪主要融資。2024 年 9 月,項目獲得 1500 萬美元融資,由 Binance Labs、Breyer Capital 和 Big Brain Holdings 共同領投,多家加密貨幣行業投資機構參與。

2025 年 8 月,項目再次完成 1500 萬美元融資,由 YZi Labs(前 Binance Labs)、Republic Digital 和 HyperChain Capital 領投,其他現有投資方繼續跟投。兩輪融資總額達到 3000 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YZi Labs(前 Binance Labs)在兩輪融資中均擔任領投方。

技術架構

Hemi Network 將自己定位爲模塊化協議,旨在整合比特幣和以太坊兩大區塊鏈的核心能力,將比特幣和以太坊視爲統一系統的組成部分,而非相互獨立的生態系統。

該協議的核心是 Hemi 虛擬機(hVM),這是一個將完整比特幣節點嵌入以太坊虛擬機的技術方案,使智能合約可直接訪問比特幣鏈上數據(包括 UTXO、Ordinals 銘文等)。這一設計解決了傳統跨鏈方案依賴合成資產的安全隱患。通過 Hemi 比特幣工具包(hBK),開發者可以訪問 hVM 的比特幣互操作性功能,在保持以太坊開發熟悉度的同時充分利用比特幣的能力。

共識層採用聯合創始人 Maxwell Sanchez 設計的 Proof-of-Proof(PoP)機制:輕量級礦工將 HEMI 狀態數據錨定至比特幣鏈,交易在 9 個比特幣區塊確認後(約 90 分鍾)獲得不可逆的最終性。攻擊者需同時控制比特幣 51% 算力與 HEMI 網路才可能發起重組,其成本遠超潛在收益。

與傳統的封裝比特幣方案不同,Hemi 通過隧道系統實現比特幣資產在不同鏈間的安全轉移,不依賴中間人或封裝代幣。

團隊構成

Hemi Network 由三位在區塊鏈領域具有深厚經驗的創始人領導。Jeff Garzik 作爲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工程負責人,曾是比特幣核心開發者,在比特幣早期開發階段貢獻了五年時間。他還在 Red Hat 工作十年,對 Linux 內核開發有重要貢獻。

聯合創始人 Maxwell Sanchez 擔任首席架構師,是 Proof-of-Proof 共識協議的共同發明者,擁有豐富的區塊鏈安全經驗。他早在 2011 年就進入區塊鏈領域,曾推出使用後量子密碼學的測試網。

第三位聯合創始人 Matthew Roszak 是區塊鏈投資者和企業家,作爲 Bloq 公司董事長,他曾早期投資以太坊、Coinbase 和 Kraken 等項目。在 Hemi 項目中負責戰略和生態發展。

團隊現有成員約 30 人,多數具有比特幣、以太坊和 DeFi 領域的技術背景,涵蓋工程、共識協議創新和投資等多個專業領域。

代幣經濟學

HEMI 代幣總供應量爲 100 億枚,分配方案包括團隊及核心貢獻者 25%,Hemispheres 基金會 15%,社區及生態 32%,投資人及戰略夥伴 28%。代幣主要用於質押、治理、交易費用和通過 PoP 共識保障網路安全。

社區熱議

HEMI 的價格韌性引發了社區的廣泛討論。2025 年 9 月 22 日,主流加密貨幣價格普遍回調,但 HEMI 卻在下探超 20% 後強勢回升,當日收盤跌幅僅 2.12%。同日,HEMI 在幣安 Alpha 的成交量達到歷史新高,單日交易額超 14.7 億美元。

HEMI-5.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