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當潮水退去:誰在「裸泳」?
撰文:mary in sf
編譯:AididiaoJP,Foresight News
短期而言,市場是一臺投票機,但在長期,它是一臺稱重機——本傑明·格雷厄姆。
現在正處在行業整合的週期階段,所有人都能看到誰在裸泳。
雖然流動性下降已有一段時間,但在 10 月 10 日這天,流動性戲劇性地徹底退去。《推銷員之死》是對此刻加密歷史的極其貼切的隱喻。該劇聚焦於美國夢的腐蝕性幻象、家庭紐帶的脆弱性以及社會期望帶來的心理代價;所有這些都映射了超級結構的幻象、現實中加密公司的脆弱性,以及被一個又一個代幣灼傷的市場參與者所承受的心理代價。
既然我們已經從 2021 年告訴我們的「加密可能是什麼」的幻想中醒悟過來,我們這些投機者正在收拾殘局,而不是直面加密在現實中的樣子。
去年,我讀了《基業長青》,這本書談論的是什麼將世代相傳的公司與普通公司區分開來。作者詳細討論了互聯網泡沫,其中一個關鍵要點是每一個創新週期,大衆都會投機於【新的神祕技術】,但真正區分優秀與卓越的是每個公司背後的人。那些沒有在法律體系中明確編纂實際代幣持有者權利的代幣有點毫無價值,但過去這幾周已經表明,哪些代幣擁有關心代幣長期存續的團隊,哪些是短期的、從未真正有過相關計劃。
對於所有這些一直以來更多被當作梗來對待的反問句,現在是一個清算的時刻:
價值從何積累?
如果價值積累到股權實體,爲什麼要購買代幣?
那麼所有代幣都只是迷因幣嗎?
以下是我認爲未來將持續存續的代幣的心智框架:
比特幣
有收入支撐的:如 Hyperliquid 等
社會資本,注意力代幣
這篇文章將更偏向觀察性,而非我之前更偏向分析性的文章,因爲我覺得這很有趣,但沒有時間像 zachxbt 那樣進行更深入的探究。
收購
本週給了我們兩個代幣收購的例子:一個代幣上漲了(Clanker),另一個代幣下跌了(Padre)。
Clanker
昨天,@farcaster_xyz 宣布收購 Clanker。Clanker 是 Base 上的一個代幣啓動平台,由一個優秀的團隊構建,其對應的代幣大約在一年前推出:
協議費用將用於購買並持有 $CLANKER
Clanker 團隊燒毀了在產品 v0 - v3.1 中作爲協議費用收集的代幣。
該團隊將大約總供應量 7% 的 $CLANKER 永久鎖定在一個單邊流動性池中,以提供額外的流動性(這減少了流通供應量)。
該代幣隨後上漲了,因爲很明顯,Clanker 團隊在他們與 Farcaster 的交易中,將其代幣視爲股權。
Padre
市場很少給你機會在沒有混淆變量的情況下進行實驗。Clanker 和 Padre 都是表面上能產生收入的產品。看看當一個團隊不作爲時,代幣會發生什麼。
該團隊在一個類似 ICO 的平台上籌集資金,承諾回購和收入分享,結果卻沒有這麼做?該團隊反而保留了所有利潤,偶爾承諾會恢復收入分享和回購,同時他們的代幣仍在交易。現在 Padre 被收購了,代幣持有者一無所獲,代幣被揭示爲毫無價值。
Ironfish
如果有人有時間向我解釋這次收購的細節,我很想知道。據我理解該代幣仍在交易,因爲網路仍由 Iron Fish 基金會維護,核心團隊被 Base 收購式僱傭了。看到前創始人發推談論價格走勢感覺有點奇怪。這是否意味着 Base 收購了 Labs 實體?他們有沒有購買任何數量的代幣?
崩塌
Eclipse 和 Kadena
這些公司在其他區塊連結近其 TGE 和主網上線的同時爆出黑料,這提供了一個非常鮮明的提醒:並非所有區塊鏈都是安全結構。事實上它們提醒我們,區塊鏈交易的是對其潛力的信任,而團隊的實力和信念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
我不會強調 Eclipse 的代幣價格或任何進一步的推文,但我確實覺得這有點可笑。Eclipse 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因爲它的意圖從來不是以長期願景來運營一個區塊鏈,它始終是抽取流動性。
加密世界有很多不同的圈子。我們這個小圈子加密推特都知道 Kadena 從來就不是一個正常運行的區塊鏈。不少來自不同公司的員工告訴我,他們的公司缺乏可行的產品,他們只是處於一種存在着的懸置狀態,直到音樂停止。
這對加密領域來說是一段相當糟糕和令人沮喪的時期。我們需要爲代幣持有者提供權利保障和更多小市值的生產性資產。
我發現,如果你將加密僅僅視爲加速的經濟實驗,它會變得稍微不那麼令人沮喪,但這種實驗的副產品是,那些信錯了團隊的信仰者損失了很多錢。
當去中心化技術如此依賴於可信賴的團隊時,這說明了什麼?只漲不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