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風投黃金時代已逝 迷因融資崛起重塑加密市場格局
VC的黃金時代已逝:香港共識大會見聞與思考
近期參加香港共識大會後,我深感風投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其他領域的蓬勃發展形成鮮明對比,風投界可謂哀鴻遍野。一些機構無法籌集新一輪資金,一些大幅裁員,還有些轉向戰略投資而放棄獨立投資業務。甚至有風投考慮發行迷因幣來募資,這無疑反映了行業的困境。
面對這種局面,許多同行選擇了轉行。有人加入項目方,有人轉型成爲意見領袖,似乎這些都是更有前景的選擇。在這場變革中,每個人都在探索新的生存之道。這不禁讓人思考:風投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又該如何突破當前困境?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風投作爲一種投資資產類別,其最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以某知名風投機構爲例,其2012年投資的基金實現了3.7倍的已分配回報率,投資了多個成功項目。然而,自2014年以來,甚至實現本金回收都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
中國的風投行業也經歷了類似的軌跡。依托人口紅利,移動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的高速增長催生了多家千億級企業。2015年可能是最後的輝煌時刻,此後由於監管趨嚴、流動性收緊、行業紅利衰退、產業週期變化面臨增長瓶頸以及IPO退出通道受限等因素,風投機構的回報率大幅下降,導致大量從業人員離開這個行業。
加密貨幣領域的風投也不例外。隨着宏觀環境的變化、市場結構的演進以及資本回報的下降,風投都面臨着巨大的生存挑戰。
一切都關乎成本與流動性
在過去,風投投資的價值鏈非常清晰:項目方提出創新想法,風投提供戰略支持和資源,意見領袖在關鍵時刻放大市場聲音,最後在交易所完成價值發現。各方在不同階段提供不同價值,承擔不同風險,獲得與之匹配的回報,形成了一條相對公平的價值鏈。
作爲風投,我們提供的價值遠不止早期投資這麼簡單。我們幫助項目方快速對接生態系統中的關鍵資源推動業務發展,在市場風向突變時提供及時建議,幫助項目方調整策略,甚至協助搭建核心團隊。爲了與項目方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我們通常面臨一年的鎖定期和2-3年的歸屬期,我們的目標是與項目方一起參與一個共贏的遊戲。
然而,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核心矛盾在於流動性極度匱乏,市場博弈加劇,風投的傳統模式難以爲繼。
資本流動的變局:風投的困境源自何處?
本輪牛市的主要驅動力是美國比特幣現貨ETF以及機構投資者的強勢入場。然而,資金的傳導路徑發生了重大變化:
這直接導致風投模式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備受質疑。散戶投資者認爲風投享有不公平的優勢,能夠以更低成本獲取籌碼,並掌握市場關鍵信息。這種信息不對稱導致市場信任感崩潰,流動性進一步枯竭。在競爭環境下,散戶要求"絕對公平"。相比之下,二級市場基金的策略就不會與市場情緒產生強烈的對立,因爲散戶也可以在相同條件下進入市場。
當前對風投的批評實際上是在流動性緊缺的情況下,"絕對公平"對"相對公平"的一次反擊。
迷因融資模式的興起
如果說之前我們將迷因視爲一種文化現象,那麼現在,我們更需要將其視作一種全新的融資方式。這種融資方式的核心價值在於:
這一邏輯本身並無問題。回顧歷史,許多公鏈在沒有成熟生態或主網的情況下便進行代幣生成事件,爲何迷因不能用同樣方式,先吸引足夠注意力,再推進產品開發?
本質上,"先資產後產品"的這種路徑演變是民粹資本主義浪潮對整個金融生態的席卷。注意力經濟盛行、迎合大衆對快速致富的渴望、打破傳統金融機構的壟斷、降低資金門檻、信息公開透明,這些都是新時代不可阻擋的趨勢。從散戶與華爾街的對抗,到ICO、NFT再到迷因的融資方式演變,這都是時代浪潮下的金融版演繹。
因此,加密貨幣領域只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縮影。
風投在新模式中的角色
沒有任何一種融資模式是完美無缺的。迷因這種融資模式最大的問題是信噪比極低,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信任挑戰:
不同參與者對思維模式的差異也值得關注:
迷因模式本質上是一個比風投模式更不透明的鏈上世界。由於缺乏產品和技術支撐,"絕對公平"往往只是一個幌子。觀察某些項目就會發現,市場背後的核心團隊每一次精心策劃的公開利好,最終都讓普通投資者成爲被精準收割的對象。他們總是能預判大衆的預判,在高度博弈化的環境中,真正的長期建設者反而變得難以辨別。
我不認爲風投會消失,因爲這個世界充滿了巨大的信息不對稱與信任不對稱。例如,某些合作資源絕不是普通開發者可以輕易獲得的。
但面對這樣一個民粹資本主義浪潮,風投還幻想像過去一樣簡單地利用信息不對稱躺着賺錢是不現實的。適應變化從來都不容易,尤其是當市場範式被徹底重構,過去行之有效的方法論被快速淘汰。迷因融資的崛起並非偶然,而是更深層次的流動性變革和信任機制重塑的結果。
當迷因的高度流動性與短期博弈思維,碰上風投的長期支持與價值賦能,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是當前風投必須面對的問題。一方面,靈活的機構很慶幸自己有這個自由度與靈活度來應對市場的轉變,但認清結構性變化並轉變自己的投資策略也絕非易事。
但無論市場如何變化,有一點始終不變——真正決定長期價值的,是那些具備遠見、擁有超強執行力、並願意持續構建的優秀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