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萬億抹消:中國房地產市場崩潰引發全球震蕩

2025年6月23日 — 分析師稱之爲 現代歷史上最大的財富毀滅事件 的事件在中國房地產行業展開,預計 $18 萬億的市場價值被抹去——超過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全球總損失。

這場巨大的市場調整源於多年來開發部門的過度槓杆、監管幹預和消費者信心的下降,造成了全國範圍內未完工的建設項目、開發商破產和空置開發的局面。曾被視爲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基礎的房地產行業,如今已轉變爲其最大的負擔。

崩潰時間線:從恆大到更廣泛的市場失敗

市場惡化始於2021年恆大的違約,該公司是全球負債最多的房地產開發商。在隨後的幾年裏,超過50家主要中國開發商違約或錯過了債務義務的付款。即使是萬科,這家曾被認爲財務安全的國有開發巨頭,在2025年面臨到期債券義務時,股值也下降超過35%。

這一行業範圍的失敗引發了一系列連鎖的經濟後果:

  • $18 萬億的房地產市場資本損失
  • 數以百萬計的住宅單元仍未完成
  • 消費者信心指標創歷史新低
  • 國際資本迅速撤出中國資產市場

全球經濟影響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之前約佔 國內生產總值的30%。隨着中國經濟估值達到 $18 萬億,這一市場調整不僅僅是國內經濟挑戰,更是對 全球市場的潛在系統性風險

市場效應已經在多個行業中顯而易見:

  • 工業商品包括鋼鐵、銅和鋁面臨顯著的價格下行壓力
  • 亞洲金融市場 正經歷加劇的波動性和相關性模式
  • 具有中國市場參與的國際銀行機構 實施風險緩解策略
  • 數字資產市場 記錄了流入量的增加,因爲投資者尋求替代的價值存儲

根據經濟研究,"中國的規模及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核心地位意味着,中國的任何經濟放緩都會帶來全球溢出效應,特別是通過貿易" (IMF工作論文,2016)。隨着市場參與者觀察到相互關聯的行業間的漣漪效應,這一評估正被證明是準確的。

政策響應與市場展望

北京當前的政策立場表明願意允許財務不可持續的開發商退出市場,標志着向允許市場力量推動行業重組的轉變。然而,隨着11億平方米的未售住房庫存消費者信心測量持續惡化,復蘇時間表似乎被延長。

市場分析師對其影響意見不一:

一些人將此解讀爲中國版的雷曼兄弟崩潰——一種漸進但深刻的惡化,可能會從根本上重塑全球金融關係和資本流動。

其他人認爲當前的修正是一個必要的,盡管痛苦的調整,最終將產生一個更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型,減少對房地產投資的依賴。

市場影響評估

這次修正的規模是前所未有的:$18 萬億的市場價值已經消失。市場信心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全球市場的相互聯繫性確保了廣泛的影響。

無論您的投資範圍是否包括股票、數字資產或商品市場——這代表了全球經濟格局的重大結構性變化

專業投資者正在針對這些發展實施增強的風險管理協議和多元化策略,涵蓋各類資產。

根本現實是,如此大規模的系統性調整在全球金融生態系統中產生回響,需要仔細的投資組合評估和戰略定位。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