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雖然沒有清算,但資金正在流出 — 加密貨幣市場的‘韓國式風險’

image

[Editorial] 沒有清算,但資金正在流出——加密貨幣市場的‘韓式風險’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05:16

10月的加密貨幣崩盤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調整。由於槓杆平倉,全球市場崩潰,而韓國市場則因資本外流而空虛。比平倉的痛苦更可怕的是流動性的蒸發。

10月10日下午,全球加密貨幣市場在短短一小時內崩潰。前美國總統川普關於對中國進口徵收100%關稅的聲明成爲了導火索。在短短幾分鍾內,比特幣從11萬美元範圍內暴跌至剛剛超過10萬美元,許多主要山寨幣崩潰了70-90%,交易陷入癱瘓。

這被稱爲“閃電崩盤”。市場做市商爲了規避風險而撤退,流動性消失了。當賣單湧入時,價差擴大,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的清算反應。在短短60分鍾內,價值約$19 億(26萬億韓元)的槓杆頭寸蒸發了。市場的價格面板變成了紅色,投資者情緒瞬間凍結。

然而,全球市場恢復得和下跌一樣快。比特幣在崩盤後降至106,000美元,48小時內反彈至約114,600美元。它在短短一天內恢復了大部分的跌幅。以太坊上漲了9%,XRP上漲了9.4%,索拉納上漲了超過8%。ETF基金也開始重新流動。在崩盤前的一周,約有59億美元的新資金流入全球加密貨幣ETF。正是這些機構資金治愈了清算的創傷。全球市場風險重重,但也充滿韌性。一旦清算結束,流動性恢復,市場再次呼吸。

韓國顯示出相反的模式。在槓杆交易是非法的韓國市場中,沒有清算。然而,也沒有資金。根據《朝鮮日報》的報道,今年從前五大國內加密貨幣交易所流出至海外交易所的資金達124萬億韓元。盡管表面上沒有明顯的崩潰,但市場卻慢慢空了。交易量暴跌,價格逐漸回落。隨着外資和機構投資者的撤出,國內交易所的流動性枯竭。取而代之的不是清算的恐懼,而是停滯的無力感。

韓國的加密貨幣市場擁有全球最嚴格的監管體系。實名帳戶、反洗錢措施、外匯監管和槓杆禁令都已到位。然而,這些監管並沒有使市場安全。相反,它們抑制了市場的活力。在機構資金流出、僅剩個人投資者的結構中,信任變得不穩定。當交易量減少時,價格防御變得困難。政府認爲它在“穩定管理”市場,但實際上,只剩下“孤立的安全”。

現在需要的不是放松管制,而是重新設計系統。我們需要允許以機構爲主的期貨和ETF交易來控制風險,同時爲流動性開闢渠道。我們需要建立國內風格的穩定幣和支付網絡,以便資金可以在國內循環。交易所應被要求提供儲備證明和內部風險披露,以恢復市場信心。需要安全網,但也需要呼吸孔。

雖然這次崩潰是由全球市場的貪婪造成的災難,但韓國市場的危機並不是源於貪婪,而是由停滯引起的。防止清算並不能穩定市場。當流動性枯竭時,市場會悄然窒息。已經抽走了124萬億韓元,韓國加密貨幣市場已經發出警報。如果這個結構不加以控制,下一個危機將是在國內開始,而不是海外。

BTC-0.75%
ETH-1.75%
XRP-2.85%
SOL-3.38%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