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最新
熱門
資訊
我的主頁
發布
掃描下載 Gate App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GateUser-5a8a35al
幣齡3年
最高等級0
關注
用戶暫無簡介
0
關注
9
粉絲
15
點讚
廣場
直播
GateUser-5a8a35al
44分鐘前
世界上的工作很多,有些一看就沒有實現階層躍升的可能,有些看起來好像很有可能,只有走到後期,你才知道,這條路也不行。
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牛馬。
如果你不熟悉地形,你會以爲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之間,看似廣袤無垠,你隨便可以走。
其實並不能,都是羣山阻隔,大海封路。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21小時前
我現在也經常勸老師和實習生多看書,真的是苦口婆心。多讀書真的有用,你會學到一些知識點,恰好能用在某個階段。我現在理解爲什麼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都被稱爲“移動的書櫃”了。精力充沛的時候如果總是頻繁操作,反而容易虧錢。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3 03:20
悟道從減少交易頻率開始。人人都知道要等待時機卻很難做到,盤面來回波動看似能賺錢的機會太多了,感覺不進去撈一把有種暴殄天物的感覺,但一進去就會被套,一套腦子就亂了,也顧不上交易規則了更談不上等待時機,滿腦子都是被套帶來的負面情緒,哪還有心思想別的了,一般都是這麼虧的。
——葛衛東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2 06:14
沒有人會去幫助一個毫無價值的人,你必須要好好的經營自己,就算你跌入了谷底,也要有與人交換的籌碼,這才是強者定律。
稻盛和夫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2 03:07
劉震雲非常扎心的一段話:
“當貧窮到了一-定的程度,
你就根本沒有能力,
去學習、思考教養、出路、方向。當生存成爲唯-的奢侈品時,
這個世界所有的繁華對你都是擺設,就是這樣仍有太多的混帳東西,
動不動就去贊美苦難。”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1 02:48
人性是相通的。和炒股一樣,浮盈過的很多,能落袋的很少,都是浮贏加更大槓杆。股市週期短,多來幾個週期,多喫點虧,就好一些了,能賺一點。樓市週期太長了,一次就是一輩子,翻身機會都沒有。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1 01:58
把你喜歡的事情,變成擅長的事情,
把你擅長的事情,變成專業的事情,
把你專業的事情,變成專精的事情,
如此喜歡工作,精益求精,持之以恆地進步,必然富有。
成爲天才、大師、富人,都是長年累月地,專注於單調乏味的工作,提升在某細分領域的專業度的結果。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0 09:17
美股波動確實很大,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很難應對。這幾天我也感到非常煎熬,但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我發現,通過閱讀來分散注意力非常重要,如果一直盯着市場,反而容易產生過多的想法。
多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才能真正賺到錢。否則,即使偶爾僥幸獲利,最終也會失去。我已經把幾位大佬的操作策略發給你了,不知道你有沒有仔細研究。比如做特斯拉的那位,確實很有實力,他毫不猶豫地建了十分之一的倉位。
此外,我們也要重視李嘉誠和巴菲特的做法,他們儲備了大量現金,這提醒我們要保持謹慎。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0 09:00
最近還有一個深刻的認知,我想到了,趕緊說,不然一會兒又忘了。就是很多大佬都是定投的,就是分批入倉的,他也沒辦法保證說買到最低點。他就是比如說他要買100萬,他就分五次,每次買20萬。這點很重要,哪怕交易員,他們也沒辦法,很少有人能每次都買到最低點或者賣到最高點。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9 10:17
今天eth的大日子
ETH
2.33%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8 01:15
從哈佛大學積極心理學教授塔爾·本·哈沙爾教授那裏學到一個概念,叫「到達謬誤」(arrival fallacy)。
意思是,我們經常以爲只要能到達某個目的地,一切就會大功告成,比如等我有錢了,等我自由了,等我有時間了……等這個節點到來之後,幸福就會自動降臨。但它的悖論之處在於,如果你在當下不感到快樂,那麼未來抵達那個目標的你,其實也並不會快樂。因爲那對於當時的你而言,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當下」。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8 00:42
養成好習慣的祕訣,
在於「觸手可及」。
如若總要在特定的時間、場所、心境下才能讀書,
那麼可以預見,
很難真正把讀書變成一種習慣。
沒有習慣,就意味着每一次都要用力啓動。
頻繁地“用力”,終將導致放棄。
生活裏已經有太多需要用力的事了。
好習慣的意義,
不是增加額外的負擔,
而是通過日復一日的自動化,
在不知不覺中增強能力。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7 03:06
爲什麼大多數普通人創業失敗率很高?
1.缺乏商業意識:創業絕非簡單的買進賣出,考驗的是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很多人僅僅憑着我認爲我能行就入場了,你不敗誰敗?
2.沒有精準定位目標人羣:明確服務誰?解決什麼痛點?你的產品或服務必須針對特定人羣真實需求才有價值,否則就是在自娛自樂;
創業失敗的主因在於商業認知不足、目標人羣模糊,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你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大多數人看不懂大趨勢…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6 03:08
這段話的核心,是把投資決策的“門檻”,和對未來的“預判”綁在了一起。
簡單說,機會成本就是“你選了A,就不得不放棄的B的收益”。所以做投資時,你能接受的最低回報率,其實藏着你對“未來可能遇到的B”的猜測。
就像巴菲特覺得,未來大概率還能遇到回報率超10%的好機會。這時候,如果現在手裏有個8%回報的項目,他就不願意投——因爲投了這個,萬一未來真的出現15%的機會,手裏的錢被佔住了,就等於虧了7%的潛在收益(15%-8%)。所以他給自己設的“門檻”是10%,本質是怕錯過未來更好的選項。
但如果情況變了呢?比如明確知道,未來市場利率長期維持在1%,意味着其他投資機會的回報率大概率也高不到哪去。這時候,“放棄未來機會”的成本變低了——就算現在投個5%回報的項目,未來可能也遇不到比這更好的,機會成本幾乎可以忽略。那之前設的10%門檻,自然就該往下調。
所以說白了,投資時我們心裏那道“不能低於多少回報才出手”的線,從來不是死的。它更像個動態的標尺:對未來機會越樂觀(覺得以後有高回報等着),標尺就抬得越高;對未來機會越謹慎(覺得以後沒什麼好選項),標尺就放得越低。
這本質上是在用對“明天”的想象,給“今天”的選擇劃邊界。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6 02:51
我們在猜測我們未來的機會成本。沃倫斯猜測他將有機會以高回報率投入資本,所以他現在不願意以低於10%的回報率投入資本。但如果我們知道利率會保持在1%,我們就會改變。我們的障礙反映了我們對未來機會成本的估計。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5 03:20
如果技術沒有改變,他們(報紙)仍然是偉大的企業。網路電視(鼎盛時期),任何人都可以跑得很好。如果是湯姆·墨菲,你會做得很好,但即使是你的白癡侄子也能做得很好。幸運的是,硬質合金刀具(如Iscar制造的刀具)沒有這些替代品。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5 02:57
我們有很強的靈活性和一定的紀律,不做愚蠢的事情,只是爲了積極-紀律,避免只是做任何該死的事情,因爲你不能忍受不作爲。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4 03:54
“逃頂”簡單說就是在投資品(比如股票、基金)價格漲到最高點前及時賣出,避免後續價格下跌導致收益縮水甚至虧損。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4 02:53
把它分爲“價值”和“增長”的整個概念讓我覺得很無聊。對於一幫養老基金顧問來說,這是一種很方便的方式,他們可以通過閒聊獲得費用,也可以讓一個顧問區別於另一個顧問。但是,對我來說,所有明智的投資都是價值投資。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3 08:52
幸福與欲望的關聯:幸福與擁有的絕對值無絕對關係,能力大於欲望則幸福,反之則痛苦。
查看原文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話題
置頂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