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推出了首个与科技巨头和加密货币相关的美国合约交易

关键要点:

  • Coinbase 将于 9 月 22 日推出 Mag7 + 加密股权指数期货,结合对七只顶级美国科技股的敞口,以及领先的比特币和以太坊 ETF。
  • 该指数推出了一种首创的美国期货产品,等权重分配10个成分,包括苹果、微软、亚马逊、特斯拉和Coinbase本身。
  • 机构客户将获得提前访问,零售推广计划在未来几个月通过合作平台进行。

Coinbase 正在准备通过推出一种期货合约来创造衍生品历史,该合约将华尔街最大的科技公司与区块链的旗舰资产结合在一起。即将于 9 月 22 日推出的 Mag7 + Crypto Equity Index Futures 将允许投资者交易一种结合了 Apple、Microsoft、Amazon、Nvidia、Alphabet、Meta、Tesla、Coinbase 股票以及两个加密货币 ETF 的单一工具:BlackRock 的 iShares Bitcoin Trust (IBIT) 和 iShares Ethereum Trust (ETHA)。

这是美国上市的衍生产品首次在一个现金结算合约中提供对股票和加密货币的双重敞口。

更多信息:Coinbase推出大胆的加密推动:15亿美元收入,三星支付协议,以及超过70万的候补名单

美国衍生品的新篇章

多年来,美国交易所一直提供比特币和以太坊期货,但这些期货始终与股票市场隔离。Coinbase的新指数旨在通过创建一个多资产基准来打破这一障碍,以吸引传统金融和数字资产投资者。

“Mag7”指数组件指的是所谓的“七大科技巨头”——这些公司在美国股市中占主导地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增长。通过将它们与跟踪比特币和以太坊的ETF配对,Coinbase提供了一种反映两大创新驱动力的工具:大型科技公司和区块链。

这些合约将在Coinbase衍生品上挂牌,由MarketVector担任官方指数提供商。每个成分的权重为10%,指数将每季度进行再平衡以保持均匀分配。例如,在$3,000的指数水平下,一个期货合约代表的名义价值为$3,000。

Coinbase的战略重要性

超越单一资产产品的移动

此次发布强调了Coinbase将其美国衍生品平台转变为多资产中心的雄心。到目前为止,该交易所主要专注于像比特币或以太坊期货这样的单一资产产品。通过扩展到融合数字资产和传统资产的股票指数期货,Coinbase正在追求CEO Brian Armstrong所描述的“万物交易所”——一个投资者可以在一个综合平台上访问股票、加密货币、支付,甚至社交功能的市场。

在 X 的一篇帖子中,Armstrong 强调了该产品在重塑投资者接入方面的作用:“我们正在推出首个美国期货,同时提供对美国顶级科技股和加密货币的敞口。我们将推出更多类似的产品,作为万物交易所的一部分。”

阅读更多:Coinbase 收购 Deribit 以增强稳定币和加密衍生品业务

为什么这对投资者重要

Mag7 + 加密货币股票指数期货 的引入解决了机构和零售交易者长期以来的多个需求:

  • 一笔交易的多样化:投资者不再需要在股票和加密货币之间平衡单独的头寸。一个合约提供了内置的双重敞口。
  • 资本效率:将股票和加密货币结合成一个单一产品,有助于交易者更有效地管理保证金。
  • 战略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现在可以同时对冲多个资产类别,减少对单独工具的需求。
  • 访问创新主题:该产品捕捉了塑造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数字资产的公司的表现,所有这些都在一个篮子里。

这种双重敞口可能会对寻求简化对冲策略的机构产生强烈吸引力,而散户交易者可能会发现这是对更广泛的创新经济进行投机的更简单方法。

竞争格局

Coinbase并不孤单,正在深入衍生品市场。竞争对手交易所Kraken也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今年早些时候以15亿美元收购了NinjaTrader,并于7月推出了美国加密衍生品平台。Binance和Bybit在全球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Coinbase的举动代表了争取在受监管的美国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的努力。

时机非常显著。全球加密衍生品交易量在去年增长了超过130%,而2025年的交易价值在前两个季度已经有望超过20万亿。Coinbase最近几周的日均衍生品交易量超过50亿美元,在8月底达到近100亿美元的峰值。在现货交易收入承压的情况下,衍生品已成为交易所的关键增长驱动力。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