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摩根大通首为加密交易所提供银行服务 开启传统金融与web3合作新篇章
加密交易所与传统金融的首次正式合作
摩根大通银行近期迈出了进入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一步。尽管该行在年度报告中仍建议投资者不要在投资组合中加入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但它已开始为两家主要加密货币交易所提供银行服务。
据报道,这家美国最大金融机构之一已批准为两家知名加密货币交易所开立银行账户。在合作初期,摩根大通将为这些交易所的美国客户提供现金管理服务,包括电汇转账与存取款业务,但不直接参与加密货币的清算。
这一合作被业内视为加密货币行业融入主流金融体系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一位银行界人士认为,除了直接的收益考量,这一举措还可能为摩根大通带来承销这些交易所未来IPO的机会。
某政府部门高级官员评论称:"随着加密货币市场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区块链公司建立了良好的风控体系和合规标准,这类公司不应在银行服务方面受到阻碍。"
这次合作无疑是加密世界进入主流的重要一步,理解其背后逻辑至关重要。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加密行业与传统金融机构达成长期稳定合作仍需时日。
一次互利共赢的合作
摩根大通与这两家交易所的合作,显然是双方互利共赢的结果。银行希望在合规前提下尽早进入这一新兴领域,而交易所则需要传统金融机构的支持,以期成为更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并为进军更广阔的机构市场助力。
这两家交易所高度合规、以法币结算为主的特点,与银行业的监管需求完美契合。在财务方面,它们均通过了权威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
从资金流动情况看,法币在这两家交易所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为银行提供了可观的收益空间。据数据平台统计,其中一家交易所24小时内约有57亿美元的交易额,91.8%依托美元、欧元、英镑三种法币完成;另一家同期交易额约4700万美元,99.2%依托美元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交易所业务丰富,除交易外,托管、稳定币、钱包等业务也有大量法币服务需求。以稳定币为例,它们推出的两种主要稳定币均采用法币抵押模式,当前市值合计约8亿美元,相应产生的资金托管和法币充提手续费也是可观收入。
从摩根大通方面看,尽管其CEO长期对比特币持负面看法,但该机构对区块链领域的探索可谓深入且早:2016年推出开源区块链协议Quorum;2017年推出银行间信息网络(IIN);2019年宣布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成为全球首个"发币"的大型银行;2018年基于区块链完成了价值1.5亿美元的债券通证化。
然而,在这次重要合作达成之前,加密行业与银行之间长期存在着高度不确定的关系。
加密行业与银行的合作困境
即便是谨慎如这两家交易所,也曾几经波折:去年8月一家因合规原因被某银行中断合作,无法使用英国快速支付网络;同期还因另一合作银行的要求下架了某加密货币。
在所有不稳定的案例中,某稳定币发行商及其关联交易所的故事最为引人关注。众所周知,这两家机构关系密切,而该稳定币发行商在储备金不足的情况下超发稳定币更是公开的秘密。在去年卷入某司法部门的诉讼后,该公司承认平均每枚稳定币背后仅有0.74美元支撑,诉状还指出8.6亿美元储备金被挪用。
在此之前,这两家公司长期试图与主流银行合作,但结果总是难以持续。从时间线可以看出,它们与多家知名银行都有过接触,但合作均遭中断。目前它们是否得到主流银行支持,合作现状如何,这些问题仍不得而知。
这种情况实际上反映了加密行业与传统银行合作的普遍状况:尽管银行对加密领域的潜力垂涎三尺,但加密企业在合规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又使双方难以达成稳定合作,甚至常常陷入拉锯战,不确定性极高。
然而,命运多舛并未阻止某些加密企业在行业内地位日渐提升。截至近期,某主要稳定币以约90亿美元市值、590亿美元日交易额,稳居全球加密货币市值第三、交易量第一的位置。其增发仍对加密资产价格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机制又常令人生疑。
如果进一步审视,我们或许会发现加密行业正在经历分化:努力向主流靠拢的机构终将成功"上岸",与金融巨头同台竞技;而另一些可能继续在加密世界内自由发展,但它们的未来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