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警告稳定币风险:或破坏金融稳定,投机与欺诈隐患不容忽视

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近日公开表示,稳定币的推广可能对中国金融稳定构成威胁,并强调其投机和欺诈风险。他指出,中国现有支付体系已高效成熟,稳定币带来的实际益处有限。此番言论呼应了近期中国监管部门要求机构停止推广稳定币的指令,显示出中方对此类资产持高度谨慎态度。

【周小川表态:稳定币益处有限却潜藏系统性风险】

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于7月中旬举行的一场闭门会议中,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对稳定币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适用性提出强烈质疑。他认为,尽管稳定币与法币挂钩,但其不仅难以带来显著效益,更可能扰乱现有支付系统的效率与控制机制。

【中国支付生态已成熟,稳定币缺乏竞争优势】

周小川特别指出,中国零售支付生态已涵盖第三方平台、数字人民币、多种钱包和清算机制,现有系统“高效且低成本”。在这一高度发展的环境中,新进入者几乎无进一步压缩成本或创造利润的空间。尽管通证化和去中心化技术在国际上受到关注,中国支付清算体系仍优先保障安全、效率与管控,而稳定币可能恰恰破坏这一平衡。

【警惕投机与欺诈,全球监管仍存漏洞】

他进一步警告,稳定币若被过度用于资产交易,将加剧市场投机行为,并带来欺诈与操纵风险。尽管稳定币声称通过流动资产支持以维持固定价值,但美国、香港和新加坡目前的监管框架仍存在缺陷,未能全面防范潜在不稳定因素。

【中国政策一贯从严,机构被禁推广稳定币】

中方长期以来将加密资产视为资本管制与金融秩序的潜在威胁,严控挖矿、交易及融资活动。尽管稳定币不同于波动性较大的加密货币,仍被纳入监管警惕范围。本月早些时候,中国监管已指令券商与机构停止发布推广稳定币的研究报告或举办相关研讨会,以防其被用于欺诈活动或削弱央行对金融系统的控制。

【结语:稳定币在中国面临严峻政策环境】

周小川的发言再次明确传递出中国对稳定币的保守立场。在现有支付基础设施已相当完善且数字人民币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对私营稳定币的接受度极低。市场参与者应充分意识到政策风险,密切关注中国在数字货币与金融稳定间的监管平衡走向。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