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最新
热门
资讯
我的主页
发布
扫码下载 APP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GateUser-5a8a35al
币龄3年
最高VIP等级0
关注
用户暂无简介
0
关注
9
粉丝
15
点赞
广场
直播
GateUser-5a8a35al
4小时前
就像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之间只有那几条道一样,真正可以实现阶层跃升的,也就是那几条道。
只是你对地形不熟悉,你就不知道有哪几条道。
而阶层之上的人,很清楚知道有哪几条路可以实现跃升。
但是他们并不会告诉你。
反而会搞几个古北口,喜峰口,山海关这样的关隘卡着你。
不可能让你随便就能进来的。比如金融圈就喜欢搞一些很难懂的术语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7小时前
世界上的工作很多,有些一看就没有实现阶层跃升的可能,有些看起来好像很有可能,只有走到后期,你才知道,这条路也不行。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牛马。
如果你不熟悉地形,你会以为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之间,看似广袤无垠,你随便可以走。
其实并不能,都是群山阻隔,大海封路。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3 07:10
我现在也经常劝老师和实习生多看书,真的是苦口婆心。多读书真的有用,你会学到一些知识点,恰好能用在某个阶段。我现在理解为什么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都被称为“移动的书柜”了。精力充沛的时候如果总是频繁操作,反而容易亏钱。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3 03:20
悟道从减少交易频率开始。人人都知道要等待时机却很难做到,盘面来回波动看似能赚钱的机会太多了,感觉不进去捞一把有种暴殄天物的感觉,但一进去就会被套,一套脑子就乱了,也顾不上交易规则了更谈不上等待时机,满脑子都是被套带来的负面情绪,哪还有心思想别的了,一般都是这么亏的。
——葛卫东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2 06:14
没有人会去帮助一个毫无价值的人,你必须要好好的经营自己,就算你跌入了谷底,也要有与人交换的筹码,这才是强者定律。
稻盛和夫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2 03:07
刘震云非常扎心的一段话:
“当贫穷到了一-定的程度,
你就根本没有能力,
去学习、思考教养、出路、方向。当生存成为唯-的奢侈品时,
这个世界所有的繁华对你都是摆设,就是这样仍有太多的混账东西,
动不动就去赞美苦难。”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1 02:48
人性是相通的。和炒股一样,浮盈过的很多,能落袋的很少,都是浮赢加更大杠杆。股市周期短,多来几个周期,多吃点亏,就好一些了,能赚一点。楼市周期太长了,一次就是一辈子,翻身机会都没有。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1 01:58
把你喜欢的事情,变成擅长的事情,
把你擅长的事情,变成专业的事情,
把你专业的事情,变成专精的事情,
如此喜欢工作,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地进步,必然富有。
成为天才、大师、富人,都是长年累月地,专注于单调乏味的工作,提升在某细分领域的专业度的结果。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0 09:17
美股波动确实很大,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很难应对。这几天我也感到非常煎熬,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我发现,通过阅读来分散注意力非常重要,如果一直盯着市场,反而容易产生过多的想法。
多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真正赚到钱。否则,即使偶尔侥幸获利,最终也会失去。我已经把几位大佬的操作策略发给你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研究。比如做特斯拉的那位,确实很有实力,他毫不犹豫地建了十分之一的仓位。
此外,我们也要重视李嘉诚和巴菲特的做法,他们储备了大量现金,这提醒我们要保持谨慎。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10 09:00
最近还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我想到了,赶紧说,不然一会儿又忘了。就是很多大佬都是定投的,就是分批入仓的,他也没办法保证说买到最低点。他就是比如说他要买100万,他就分五次,每次买20万。这点很重要,哪怕交易员,他们也没办法,很少有人能每次都买到最低点或者卖到最高点。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9 10:17
今天eth的大日子
ETH
0.5%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8 01:15
从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授塔尔·本·哈沙尔教授那里学到一个概念,叫「到达谬误」(arrival fallacy)。
意思是,我们经常以为只要能到达某个目的地,一切就会大功告成,比如等我有钱了,等我自由了,等我有时间了……等这个节点到来之后,幸福就会自动降临。但它的悖论之处在于,如果你在当下不感到快乐,那么未来抵达那个目标的你,其实也并不会快乐。因为那对于当时的你而言,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当下」。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8 00:42
养成好习惯的秘诀,
在于「触手可及」。
如若总要在特定的时间、场所、心境下才能读书,
那么可以预见,
很难真正把读书变成一种习惯。
没有习惯,就意味着每一次都要用力启动。
频繁地“用力”,终将导致放弃。
生活里已经有太多需要用力的事了。
好习惯的意义,
不是增加额外的负担,
而是通过日复一日的自动化,
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能力。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7 03:06
为什么大多数普通人创业失败率很高?
1.缺乏商业意识:创业绝非简单的买进卖出,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很多人仅仅凭着我认为我能行就入场了,你不败谁败?
2.没有精准定位目标人群:明确服务谁?解决什么痛点?你的产品或服务必须针对特定人群真实需求才有价值,否则就是在自娱自乐;
创业失败的主因在于商业认知不足、目标人群模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你就成功了一半;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看不懂大趋势…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6 03:08
这段话的核心,是把投资决策的“门槛”,和对未来的“预判”绑在了一起。
简单说,机会成本就是“你选了A,就不得不放弃的B的收益”。所以做投资时,你能接受的最低回报率,其实藏着你对“未来可能遇到的B”的猜测。
就像巴菲特觉得,未来大概率还能遇到回报率超10%的好机会。这时候,如果现在手里有个8%回报的项目,他就不愿意投——因为投了这个,万一未来真的出现15%的机会,手里的钱被占住了,就等于亏了7%的潜在收益(15%-8%)。所以他给自己设的“门槛”是10%,本质是怕错过未来更好的选项。
但如果情况变了呢?比如明确知道,未来市场利率长期维持在1%,意味着其他投资机会的回报率大概率也高不到哪去。这时候,“放弃未来机会”的成本变低了——就算现在投个5%回报的项目,未来可能也遇不到比这更好的,机会成本几乎可以忽略。那之前设的10%门槛,自然就该往下调。
所以说白了,投资时我们心里那道“不能低于多少回报才出手”的线,从来不是死的。它更像个动态的标尺:对未来机会越乐观(觉得以后有高回报等着),标尺就抬得越高;对未来机会越谨慎(觉得以后没什么好选项),标尺就放得越低。
这本质上是在用对“明天”的想象,给“今天”的选择划边界。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6 02:51
我们在猜测我们未来的机会成本。沃伦斯猜测他将有机会以高回报率投入资本,所以他现在不愿意以低于10%的回报率投入资本。但如果我们知道利率会保持在1%,我们就会改变。我们的障碍反映了我们对未来机会成本的估计。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5 03:20
如果技术没有改变,他们(报纸)仍然是伟大的企业。网络电视(鼎盛时期),任何人都可以跑得很好。如果是汤姆·墨菲,你会做得很好,但即使是你的白痴侄子也能做得很好。幸运的是,硬质合金刀具(如Iscar制造的刀具)没有这些替代品。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5 02:57
我们有很强的灵活性和一定的纪律,不做愚蠢的事情,只是为了积极-纪律,避免只是做任何该死的事情,因为你不能忍受不作为。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4 03:54
“逃顶”简单说就是在投资品(比如股票、基金)价格涨到最高点前及时卖出,避免后续价格下跌导致收益缩水甚至亏损。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GateUser-5a8a35al
08-04 02:53
把它分为“价值”和“增长”的整个概念让我觉得很无聊。对于一帮养老基金顾问来说,这是一种很方便的方式,他们可以通过闲聊获得费用,也可以让一个顾问区别于另一个顾问。但是,对我来说,所有明智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
赞赏
点赞
评论
转发
分享
话题
置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