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鯨吞加密版圖引恐慌!控盤比特幣以太坊ETF,入股Strategy或觸發市場核彈級拋售

貝萊德(BlackRock)在比特幣與以太坊現貨ETF市場的主導地位日益增強,並入股微策(Strategy/MSTR),引發市場對機構操縱加密資產的深度擔憂。分析指出,貝萊德或通過施壓微策股價,迫使邁克·塞勒(Michael Saylor)清算其巨額比特幣儲備,從而制造市場恐慌、低價吸籌。若此策略執行,比特幣或暴跌至6-6.5萬美元,以太坊下探1700美元,山寨幣可能蒸發80-90%市值。這場潛在“流動性危機”不僅威脅市場穩定,更可能顛覆加密貨幣去中心化根基,使“人民的貨幣”淪爲華爾街新玩物。

貝萊德加密帝國擴張,壟斷陰影籠罩市場

貝萊德在加密領域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引發了激烈猜測,有報道暗示該公司可能正在策劃一場迄今爲止最大的市場震蕩。繼收購微策(Strategy,前MicroStrategy) 5%的股份(可能旨在影響邁克爾·塞勒龐大的比特幣持倉)之後,貝萊德又推動了其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ETF創下新高。

BTC/ETH ETF霸主地位確立

以太坊在華爾街成爲焦點,現貨ETH ETF在8月11日錄得創紀錄的10.19億美元淨流入,其中貝萊德的iShares以太坊信托(ETHA)資產管理規模(AUM)突破100億美元大關。與此同時,其iShares比特幣信托(IBIT)也達到裏程碑,在比特幣飆升至124,500美元歷史新高的背景下,資產管理規模跨越910.6億美元。這顯示貝萊德已不僅持有比特幣,更在向控制比特幣邁進。

入股微策:連接兩大比特幣巨鯨

貝萊德收購微策5%股份的動作看似微小,實則有效地連接了兩個最大的比特幣“巨鯨”——貝萊德與邁克爾·塞勒的微策公司。微策的比特幣策略依賴於債務和股票發行,這意味着如果其股價下跌,該策略將變得脆弱,而貝萊德深諳此道。

操縱劇本:施壓股價,觸發清算?

通過施壓微策(MSTR)股價,貝萊德可能迫使塞勒清算其比特幣儲備,從而打壓BTC價格,進而低價回購並進一步收緊對市場的控制。這並非毫無根據的猜測。

清算預警信號已現?

六月,微策將7,382枚BTC(約合8.5億美元)轉移至Coinbase Prime托管地址。這對於長期持有者來說並非典型行爲,而是一個爲潛在清算做準備的明確信號。幾乎在同一時期,貝萊德在短短48小時內拋售了價值超過5億美元的比特幣。對於其規模而言,這雖是小數目,但其象徵意義指向更廣泛的“市場重置”策略。

核爆級後果:市場恐遭血洗

如果貝萊德觸發這輪連鎖反應,後果可能是殘酷的:

  • 比特幣可能暴跌至 65,000 - 60,000美元區間。
  • 以太坊可能重挫至 1,700美元。
  • 山寨幣恐面臨 80-90% 的毀滅性跌幅。 衍生品市場將內爆,交易所可能暫停提現,散戶投資者將在最糟糕的時刻恐慌性割肉。與此同時,機構將悄然吸納散戶在恐懼中拋售的資產。

壟斷供應:去中心化根基受挑戰

最危險之處在於,貝萊德的IBIT ETF已經掌控了數十萬枚比特幣的資金流。通過增加對微策的影響力,他們將主導直接的比特幣供應和企業儲備兩大領域。這看似市場策略,實則是謀求壟斷。若單一實體能控制比特幣70%的供應,加密貨幣的基石——去中心化——將徹底崩塌。

終極目標:重塑比特幣本質

對貝萊德而言,這無關短期利潤。其核心在於積累、統治並改寫比特幣市場的規則。若此策略展開,可能標志着比特幣身分認同的轉折點。這個始於傳統金融去中心化替代品的產物,面臨被重塑爲又一個華爾街工具的風險——像黃金或石油一樣被交易、加槓杆並用作抵押品。

微策股價示警:脆弱平衡

微策股價近期滑落至366.32美元(過去24小時下跌1.78%),突顯了當前平衡的脆弱性。

結語:人民的貨幣還是機構玩物?

隨着貝萊德等機構巨頭的掌控力日益增強,加密社區面臨一個緊迫拷問:比特幣將堅守其“人民的貨幣”初心,還是無可避免地演變爲中心化金融權力的工具?此次潛在的“貝萊德陷阱”不僅關乎短期價格波動,更是一場關於加密貨幣靈魂歸屬的戰役。去中心化信仰與華爾街資本意志的碰撞結果,將深刻定義未來十年加密市場的格局與本質。普通持有者需警惕市場操縱風險,強化鏈上數據監控,在機構博弈的驚濤駭浪中守護資產安全與社區自治精神。

BTC-0.93%
ETH-3.0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