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Aster vs Hyperliquid:去中心化永續交易所的技術路線與市場爭奪戰
2025年去中心化永續交易所領域出現了明顯的技術路線分化。Hyperliquid作爲技術先行的領導者,通過構建高性能L1鏈提供類似CEX的體驗;而Aster作爲快速崛起的創新者,利用BNB鏈生態系統和多模塊產品設計實現快速增長。
這兩種模式代表了去中心化金融發展的不同哲學:基礎設施優先與生態系統優先的路徑選擇。分析這兩大項目的競爭格局,有助於我們理解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的未來發展方向。
01 架構設計:定制鏈與模塊化擴展的哲學差異
Hyperliquid和Aster在技術架構上採用了根本不同的方法,體現了不同的設計哲學。
Hyperliquid的核心優勢在於其基礎層。團隊從零開始構建了Hyperliquid鏈,並添加了EVM兼容的HyperEVM。其核心是專爲高頻交易調整的HyperBFT共識機制,支持每秒高達20萬筆訂單,具有亞秒級最終確定性。
這種集成設計意味着共識和匹配引擎都服務於交易,因此延遲非常低,性能極爲出色。所有訂單和匹配完全在鏈上進行,提供了真正的CEX級用戶體驗。
Aster選擇了不同的路徑。它直接在BNB鏈上啓動,利用其大量用戶基礎和流動性快速啓動。由於BNB鏈的區塊時間約爲3秒,TPS在數百之內,Aster目前無法達到Hyperliquid的亞秒級體驗。
爲了彌補這一差距,Aster依靠產品設計創新:包括簡單模式與專業模式的雙模式設計,以及高達1001倍的槓杆交易能力。
02 性能表現:速度與用戶體驗的基準測試
在性能方面,兩個平台提供了不同的優勢,滿足了不同用戶羣體的需求。
Hyperliquid的性能指標令人印象深刻:高達200,000訂單/秒的處理能力,亞秒級最終確定性,以及完全在鏈上的訂單和匹配引擎。這些特性共同提供了無與倫比的交易速度和體驗。
Aster雖然目前無法匹配Hyperliquid的原始性能數據,但通過巧妙的產品設計縮小了差距。其簡單模式允許用戶直接與ALP流動性池交易,提供一鍵操作適合零售用戶;專業模式則提供鏈上CLOB支持高級訂單和策略。
費用方面,兩個平台都具有競爭力:Hyperliquid收取約0.01%的掛單費和0.03-0.05%的吃單費;Aster Pro收取0.01%的掛單費和0.035%的吃單費。
Gas費用方面,Hyperliquid使用HYPE,由於負載控制而成本較低;Aster在BNB鏈上使用BNB,通常每次操作只需幾分錢,但頻繁操作可能會累積。
03 產品創新:差異化功能與風險管理
兩家交易所在產品創新方面採取了不同的策略,針對不同的用戶需求和風險偏好。
Aster的產品創新更加大膽,提供高達1001倍的槓杆交易,遠高於常見的50-100倍範圍,這吸引了高風險用戶和關注。平台還引入了獨特的股票永續合約,支持主要美國股票24/7交易,完全以加密貨幣結算。
隱藏訂單功能是Aster的另一項創新,解決了CZ此前提出的對透明訂單簿上交易員操縱的擔憂。該功能允許大額交易者隱藏其交易意圖,防止前端運行。
Hyperliquid則更加注重核心交易體驗的完善,提供了專業級交易工具和深度,吸引了更多機構和高頻交易者。其技術優先的方法確保了平台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04 安全模型:去中心化與風險控制
兩個平台在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方面採用了不同的模型,各有優缺點。
Hyperliquid使用PoS-BFT方法。爲了速度,它保持了相對較小的驗證器集。任何HYPE持有者都可以質押或委托。安全性取決於質押規模和代幣分布。
由於HYPE被廣泛空投而非VC主導,控制權更加分散。一個風險點是橋接:USDC通過官方橋接轉移到Hyperliquid,而橋接通常是一個常見的薄弱環節。
Aster目前完全依賴BNB鏈的安全性。BNB鏈有21個驗證器,因此更加中心化。Aster在此階段缺乏基礎層控制權。
在應用層面,Aster使用審計、風險控制和預言機來保持定價公平。例如,股票永續合約依賴於預言機價格——如果預言機出現故障,可能會造成系統風險。
05 市場表現:交易量與用戶增長對比
盡管技術架構不同,兩家交易所在市場表現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就。
Hyperliquid作爲市場先驅,曾一度佔據超過80%的市場份額,建立了強大的先發優勢。其深度和流動性形成了堅實的護城河,在短期內保持明顯領先。
Aster則展現了驚人的增長勢頭。在幾個月內吸引了數十億美元的交易量,單月達到了330億美元,並在2025年9月推出了其原生代幣ASTER。
代幣首發表現極爲強勁:24小時內價格飆升1650%,交易量達到3.45億美元,TVL突破10億美元,吸引了33萬新用戶。平台總用戶數已達到184.8萬,7天新增用戶61.7萬。
06 發展路線:未來規劃與技術演進
兩家交易所都有着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旨在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競爭優勢。
Hyperliquid需要避免停滯不前。它應該增加更多產品類型,擴大生態系統的廣度,否則可能會失去市場份額。持續優化其核心技術和提高性能也是關鍵。
Aster計劃開發Aster Chain,採用零知識證明技術。目標是突破BNB鏈的限制,提高性能,並增加隱私保護。如果遷移成功,性能差距應該會大大縮小。
Aster還計劃將ZK技術添加到Aster Chain中。這可以隱藏大訂單,防御前置交易,並在共識層提高MEV抵抗和審查抵抗。與Hyperliquid當前的小驗證器集相比,如果Aster將ZK與更開放的驗證器設計結合起來,可能會獲得性能、隱私和去中心化的差異化平衡。
07 市場格局:雙頭壟斷的可能性與行業影響
分析認爲,Hyperliquid和Aster可能形成去中心化永續合約未來的雙頭壟斷格局。這種競爭對行業和用戶都有利。
競爭將提升整個市場:用戶獲得更低的延遲和更流暢的交易;安全性和隱私方面,ZK和MEV防御可以在整個行業擴展;費用和激勵方面,競爭促使平台降低成本並提高用戶獎勵。
Hyperliquid是“技術驅動的性能猛獸”,通過定制的L1和公平的分配建立了早期領先。Aster是“市場驅動的創新黑馬”,利用生態系統的順風和大膽的風險特性實現超越。
當Aster Chain上線時,兩者將在同一水平上競爭。未來可能出現雙頭壟斷,爲用戶帶來更豐富、更快速和更安全的去中心化交易。
結語
Hyperliquid與Aster的競爭體現了去中心化金融領域技術路線多樣化的健康發展趨勢。兩家交易所通過不同的路徑追求相同的目標:爲用戶提供更好的去中心化交易體驗。
技術優先的Hyperliquid通過自定義鏈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性能,而市場驅動的Aster則通過產品創新和生態系統利用實現了快速增長。這種競爭最終將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爲用戶帶來更多選擇、更低成本、更先進的交易功能。
未來12-18個月將是關鍵時期,因爲Aster計劃推出自己的區塊鏈,而Hyperliquid需要繼續創新以保持領先地位。無論結果如何,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領域都將因這兩大巨頭的競爭而變得更加豐富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