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爆iPhone 17 Pro?高通發表8 Elite Gen5,實測近乎全面碾壓 A19 Pro

高通驍龍 8 Elite Gen 5 與蘋果 A19 Pro 正面交鋒,跑分、能效與 AI 生態全面比較,揭示 2025 旗艦手機晶片走向。 (前情提要:蘋果慘輸聯發科!天璣 9300 打趴高通 8gen3,A17Pro 性能墊底) (背景補充:intel與蘋果重開「晶片會議」股價大漲,Apple放棄M系列晶片回歸英特爾Core Ultra?) 每到九月,行動晶片比拼如同 F1 起跑燈亮起,旗艦手機命脈隨之一併加速,今年看點落在高通驍龍 8 Elite Gen 5 (8L5) 與蘋果 A19 Pro 的正面對決,據極客灣實際測試數據顯示,8 Elite Gen 5 在許多層面全面碾壓 A19 Pro,為剛上市的 iPhone 17滅了一些威風。 核心設計:多核優勢對上單核尖峰 8L5 採 2 大+6 能效的八核心配置,主頻最高 4.6 GHz,再加上 SME 單元,使 AI 與向量運算吞吐更高。相對地,A19 Pro 維持 2 高性能+4 高效率架構,雖核心較少,但單核微架構深度優化。GeekBench 6 結果顯示,A19 Pro 單核 3895 至 4019 分,仍領先 8L5 的 3846 分;然而 8L5 多核 12546 分,反超 A19 Pro 的 9746 至 11054 分,說明核心數與時脈堆疊對多執行緒負載依舊有效,蘋果陣營僅維持約2%的單核優勢。 而在能效上,8L5直接落在 A19 Pro 與 A19 之間,更是遙遙領先天璣9500,可說蘋果A19 Pro幾乎所差無幾。 圖形與 AI:緩存擴大、硬體直通成亮點 換到 GPU 性能,8L5 採全新 Adreno 840,GPU 緩存從 12 MB 擴充到 18 MB,搭配 1.2 GHz 時脈,官方宣稱圖形效能增 23%,光追增 25%,功耗降 20%。更關鍵的是 GPU 與 NPU 的硬體直通,可在遊戲畫面疊加即時 AI 特效時減少來回搬移。 A19 Pro 則以 6 核心 Apple GPU 配合 VC 均熱板與鋁殼散熱,強調長時間高負載也不降頻。兩者在 NPU 也拉高規格:8L5 的 Hexagon 效能提升約 35%,功耗降 16%;A19 Pro 內建 16 核心神經引擎,對影像分割與生成式 AI 有先天優勢,但受限於 iOS 對第三方框架的管理,靈活度仍待觀察。 在跑分上,8L5 以3100分的成績領先不到 3000分的 A19 Pro ,並實現全段落的全面超越,儘管看起來遜於天璣9500,但實際在手機上最常跑的6~8W區間,與天璣9500 幾乎一致,而該區間也超過 A19 Pro的成績。 僅為工程機Demo數據,可能有特挑版 極客灣跑分為工程機,實際等8L5後,小米等廠商可能會根據不同機型拿出特挑版,就如蘋果依體質分出 A19、A19 Pro 等型號,因此合理推測,若有特挑版處理器出現後,有機會出現全面超越的情況。 但就拿這樣的結論與分數來比較手機,可能有失公允,事實上安卓與蘋果走向不同路線:業界認為8L5 被評為「穩紮穩打的一代」,藉製程與緩存優化降低意外翻車機率,為 Android 高階品牌提供穩定解方。另一方面,蘋果倚賴軟硬整合優勢,將單核高效用於應用啟動、資料安全與長期系統支援上。 結論上,8L5 在多核與 AI 場景持續領先,而在短板處也顯示出 Android 陣營久違的單核反攻力道;A19 Pro 依舊把持單核與軟硬協同的話語權。誰能真正贏得消費者口袋,或許要看明年的第一批8L5零售機實際狀況,散熱、續航與長期更新支持的表現。可以確定的是,在聯發科與高通處理器如何發力的情況下,蘋果的單核高效率護城河,已經備受挑戰,A19 處理器為首的 iPhone 17 系列在上市就迎來分數打擊,可能會使得部分的性能追求觀望今年底與明年初的新安卓旗艦。 相關報導 英特爾從半導體王者跌落,找台積電代工、最後淪被高通喊收購,滿手好牌怎輸的? 台積電2奈米晶片太貴!傳蘋果iPhone 17 Pro續用3nm,輝達、高通恐轉單? 蘋果邁向「去高通化」:明年新iPhone SE搭載Apple自研發通訊晶片,傳台積電代工〈打爆iPhone 17 Pro?高通發表8 Elite Gen5,實測近乎全面碾壓 A19 Pro〉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