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廣場用戶們,廣場使用界面全新升級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簡潔、操作更流暢絲滑,還有多項貼心新功能上線,快來更新體驗吧!你對新版界面有什麼感受?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是哪一個?你發現了哪些驚喜或變化呢?發帖分享新版廣場使用體驗,瓜分 $10 分享獎勵!
🎁 我們將精選 10 位幸運用戶,每人獎勵 $10 合約體驗券!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標籤發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風格體驗、細節功能變化、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或優化建議等;
3⃣️ 帖子內容需至少 30 字,並且只帶本活動標籤;
廣場界面煥新介紹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動截止時間:2025/10/26 18:00(UTC+8)
你的體驗是我們持續優化的動力!趕快參與和大家分享吧!
a16長文:預測市場正在成為一種新迷因與流量新密碼
預測市場如何透過視覺化圖表形成新型態的迷因,並逐漸成為社交媒體和流行文化的關鍵元素。本文源自 Alex Danco,a16z 所著文章Prediction Path Screenshots: a New Kind of Meme,由深潮 TechFlow整理、編譯及撰稿。 (前情提要:押注現實世界,這 8 個預測市場在做什麼樣的生意?) (背景補充:何一喊「BNB 要搞預測市場」:歡迎專業朋友來做,YZi Labs 領投 ) 在 2010 年代中期,一種新的視覺內容形式開始出現在選舉、體育比賽和季後賽競爭中:即「概率隨時間變化」的圖表。這些圖表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們講述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最初預計會發生什麼,然後實際發生了什麼。 透過這些圖像,你可以講述許多精彩的故事。僅憑概率變化,你就可以講述關於崩潰、救贖或弱者逆襲的故事。(庫爾特・馮內古特(Kurt Vonnegut)給許多這樣的故事起了個著名的名字:例如「跌入深淵的男人」、「男孩遇見女孩」和「每況愈下」,每個故事都有自己的形狀。)這些圖像是一種「迷因」:它們將大量資訊壓縮到一個小空間中,並在分享時完整地傳遞故事。 儘管這些圖表非常吸引人,但它們有一個主要局限性:它們幾乎只存在於政治、體育或金融市場領域。原因顯而易見:這些圖表的運作需要廣泛接受的預測賠率,並且這些賠率必須合法使用。金融市場一直擁有這些賠率;選舉則有民調數據可以利用,因此可以像奈特・西爾弗(Nate Silver)那樣構建這些概率路徑。而體育賽季(甚至單場比賽)則有明確的結構和足夠的歷史數據,可以自信地預測球隊賽季中的季後賽晉級概率。除此之外,「故事形狀」的形式無法更深入地擴展到流行文化中。 預測市場緩慢到來 預測市場以一種顯而易見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只要你能定義一個合約及其解決條款,我們現在就有一種方法可以讓這些「預測形狀」在世界上任何正在發生的故事中出現。流行預測——這種故事所需的起始成分——從稀缺變得豐富。 實際上,這些市場並非一夜之間興起,甚至並非一開始就如此。2024 年初,《進行中的工作》(Works in Progress)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預測市場為何不受歡迎》的文章。文章認為,「預測市場合約的自然需求很少」,因為傳統上構成市場參與者的三類群體——儲蓄者(尋求財富積累)、激情下注者(為了刺激而下注)以及精明交易者(試圖從前兩類群體造成的市場扭曲中獲利)——沒有特別的理由參與預測市場。儲蓄者可能會購買市場指數以長期積累財富,但他們沒有理由去下注總統選舉的結果。激情下注者可能更傾向於參與,但比起預測州參議院選舉的結果,他們有更有趣的投機方式(例如日間交易、迷因幣或體育博彩)。而由於其他兩類群體的參與度較低,精明交易者也看不到進入市場能賺到多少錢。 由於這三類群體的參與度有限,預測市場注定保持流動性不足,且在預測未來方面相對無用。預測市場在預測 2022 年中期選舉結果方面的糟糕表現,這一觀點得到了進一步驗證。 然而,自那篇文章發表的一年半以來,情況發生了有趣的變化:預測市場迅速進入主流流行文化。正如每週體育比賽的巨大賭注量所預測的那樣,最大的市場是體育領域。但它們已經成功進入主流文化——甚至成為《南方公園》的一集主題——同時還涵蓋了從紐約市市長選舉結果到聯準會政策利率路徑,再到泰勒・斯威夫特結婚時間段的各種市場。 打破「第四面牆」 過去兩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可能並沒有一個萬能的解決方案。2024 年的選舉無疑起到了幫助作用:美國人有著長期投注選舉的歷史,而預測市場的交易量在 6 月初到選舉週期間增長了 42 倍。但選舉結束後,這種熱度並沒有消退。 在這一正反饋循環中的關鍵角色是一種新的市場參與者,這種參與者幾年前還不存在,但現在卻隨處可見。這種參與者類似於傳統投注活動中的推廣者,比如拉斯維加斯拳擊比賽的推廣者。它是普通的社交媒體用戶,以及一種新的迷因形式——以截圖形式發布預測路徑。 預測市場如今不僅僅關乎市場的經典動態,還關乎社交媒體驅動的病毒式傳播。關鍵的行為機制是,在預測合約變得話題性時發布截圖,從而吸引人們關注並為合約帶來流動性。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 Kalshi 平台上的一個流行文化問題合約:「泰勒・斯威夫特和特拉維斯・凱爾斯會在 2025 年結婚嗎?」如果你查看圖表,你會發現兩件重要的事情發生在 8 月 26 日,當斯威夫特和凱爾斯在 Instagram 上宣布訂婚時。首先是賠率的激增;其次是隨著人們開始關注合約,流動性的大幅增加。雖然無論如何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流動性激增,但毫無疑問,這些在關鍵時刻分享的截圖構成了合約本身的病毒式傳播,並成為吸引人們下注的入口。這種「打破第四面牆」的現象,使得更廣泛的觀眾突然意識到這個迷因(或更準確地說,意識到關注這個合約的理由),為未來的故事增添了一個有趣的新元元素。 時間線上的新「主角」 押注教宗據說是「最初的預測市場」,而最近一次又見證了這一傳統的輝煌回歸。對於全球的天主教徒來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因為羅伯特・普雷沃斯特樞機主教成為第一位美國籍教宗——教宗利奧十四世。而對於投注市場來說,這也是一個偉大的時刻,因為很少有人認為他是一個有競爭力的候選人:大多數關注點都集中在像皮耶特羅・帕羅林和路易斯・安東尼奧・塔格莱這樣的熱門人物身上。 煙霧散去的第二天,X 上的 @Domahhhh 分享了時間線上的真正精華:在會議召開前的幾天以及在決策和揭曉之間的關鍵時刻,他思考過程和下注規模的詳細分解。 用他的話說:「作為一次方向性的賭注,我決定下注一大筆錢,下一任教宗將不是 [帕羅林和塔格莱這兩個領跑者]。 第四輪投票結束後,白煙升騰(表示已成功選出新教宗)。相對而言,這算快的了。合乎邏輯的結論(我立刻就想到了)是,這意味著第一輪投票中得票強勁的人已經整合了票數並成為教宗。帕羅林的賠率漲到約 65%。塔格莱保持在約 20%。這兩人有 85% 的可能成為教宗,老實說,儘管現在回頭看這個價格極其錯誤,但當時很難覺得它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