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接任鲍尔?

引言:联准会站在十字路口

2025年10月22日,全球金融市場正屏息關注一個懸念: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以下簡稱“联准会”)主席傑羅姆·鲍尔(Jerome Powell)的任期將於2026年5月15日結束。這不僅是一個人事更替的節點,更是美國貨幣政策方向、全球經濟穩定以及联准会獨立性的一次關鍵考驗。在川普政府強勢回歸的背景下,繼任者的選擇、利率路徑的調整,以及联准会是否能繼續抵御政治壓力,成爲市場、學者和普通投資者熱議的焦點。正如X平台上一位交易員的評論所言:“川普的新联准会人選已經投票支持50個基點的降息……你自己算吧,延長週期即將來臨。” 這句話點燃了市場對“鲍尔時代”終結後貨幣政策激進轉向的期待與擔憂。

一、鲍尔時代:從抗通脹到軟著陸的艱難平衡

傑羅姆·鲍尔自2018年由川普任命爲联准会主席以來,經歷了美國經濟近年來的劇烈波動。從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停擺,到2021-2022年的通脹飆升,再到2023-2025年的逐步降溫,鲍尔領導下的联准会展現了靈活性與決斷力。他的核心策略可以概括爲“數據驅動”:通過加息遏制通脹、隨後謹慎降息以保護就業市場,同時盡量避免經濟硬著陸。

1.1 抗擊通脹的遺產

2022年,面對40年來最高的通脹率(CPI一度接近9%),联准会啓動了激進的加息週期,將聯邦基金利率從接近零的水平迅速提升至2023年初的5.25%-5.50%。這一舉措成功將核心PCE通脹率從2022年的5.2%降至2025年8月的2.9%,接近联准会2%的目標。 鲍尔在多次公開講話中強調,联准会的雙重使命——價格穩定和最大化就業——是政策制定的核心支柱。

然而,這一過程並非沒有代價。加息引發了房地產市場的冷卻,商業地產(CRE)貸款違約率上升,銀行體系的壓力增加。例如,2024年修訂後的就業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在過去兩年中新增就業被高估了約100萬個,顯示出勞動力市場的疲軟信號。 鲍尔在2025年10月的講話中坦言:“我們面臨的風險沒有完全消失,就業市場的下行壓力正在超過通脹的黏性。”

1.2 降息的謹慎開端

2025年9月,联准会啓動了降息週期,首次下調利率25個基點至4.50%-4.75%,並計劃在10月28-29日的會議上進一步降息25個基點,目標區間爲3.75%-4.00%。 這一路徑反映了鲍尔對“軟著陸”的執着追求:既要緩解勞動力市場的壓力,又要防止通脹因地緣政治或能源價格波動而反彈。然而,政府於10月1日開始的停擺導致關鍵數據(如非農就業和CPI)發布受阻,使联准会的決策如同“摸黑前行”。

1.3 鲍尔的獨立性宣言

在政治壓力日益加劇的背景下,鲍尔始終強調联准会的獨立性。2025年9月,他明確表示:“政治因素不在我們的考慮範圍內。我們根據數據和經濟前景制定政策。” 這一立場是對川普政府公開批評的直接回應。川普曾多次抨擊鲍尔將利率維持在“過高”水平,稱其爲“笨蛋”,並暗示將推動更“聽話”的联准会主席上任。

然而,鲍尔作爲联准会主席的任期僅剩不到8個月,而他的理事任期將持續至2028年1月。這意味着,即便他不再擔任主席,仍可能以理事身分影響政策。然而,川普團隊顯然不滿足於這種安排,繼任者的選擇成爲他們重塑联准会的關鍵棋局。

二、繼任者的角逐:川普的“联准会改造計劃”

隨着鲍尔任期進入倒計時,川普政府正加速布局,試圖通過新任主席和理事的任命,將联准会的政策方向拉向更符合其經濟議程的軌道。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領導的遴選團隊已從11名候選人中篩選出約5名熱門人選,並計劃在感恩節後向川普提交3-4個最終名單,提名程序可能於2026年1月啓動。 以下是對主要候選人的分析:

2.1 熱門候選人及其政策傾向

d2j7PYbmSAEWsSXV6fzCzhZf3cboLp1UY43WK82i.jpeg

2.2 川普的“联准会改造”邏輯

川普政府的繼任策略清晰可見:通過提名忠於其經濟願景的候選人,逐步將联准会轉變爲支持“美國優先”政策的工具。哈塞特和米蘭的背景尤其突出,他們與白宮的緊密聯繫和對寬松政策的傾向,與川普降低利率、刺激經濟的訴求高度一致。X平台上的市場情緒反映了這種預期,一位用戶直言:“新任理事米蘭的50個基點降息投票只是開始。川普想要一個‘MAGA联准会’。”

然而,這種策略並非沒有阻力。联准会的法律框架賦予其高度獨立性,主席和理事的任命需經參議院確認,川普團隊試圖通過法院挑戰現有理事(如麗莎·庫克)的合法性已被下級法院駁回,最高法院將在2026年1月審理此案。 此外,市場對過於激進的寬松政策可能導致通脹失控的擔憂正在升溫,尤其是在川普計劃推行高關稅的背景下(預計將推高CPI 0.5-1%)。

2.3 市場與學界的反應

預測市場(如Kalshi)對哈塞特的看好(48%概率)反映了投資者對川普影響力上升的預期,但沃勒和鮑曼的穩健形象也贏得了一些機構投資者的支持。經濟學家則擔憂,過於“政治化”的联准会可能削弱其公信力,導致美元走弱和資產泡沫風險。X平台上,一位分析師評論:“結束量化緊縮(QT)+大幅降息=流動性浪潮。對比特幣來說是盛宴,但對儲戶是噩夢。”

三、利率路徑的迷霧:從謹慎降息到潛在寬松浪潮

联准会的貨幣政策正處於關鍵轉折點。2025年的降息週期已經啓動,但未來路徑的不確定性因政府停擺、關稅衝擊和繼任者傾向而加劇。以下是對利率路徑的分析:

3.1 當前基線:漸進降息

根據路透社的最新調查,市場普遍預期2025年將有兩次25個基點的降息,2026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將降至約3.25%,接近中性利率水平。 鲍尔在近期講話中表示,當前政策仍具限制性(實際利率高於中性利率),但就業市場的下行風險促使联准会加快寬松步伐。10月28-29日的會議預計將再次降息25個基點,12月可能再降25個基點,總計2025年降息50個基點。

然而,政府停擺導致關鍵數據缺失,使決策充滿不確定性。例如,9月CPI數據將於10月24日發布,但非農就業報告已被推遲,迫使联准会更多依賴市場信號和非官方數據。 鲍尔坦言:“我們沒有無風險的路徑,必須在就業和通脹之間找到平衡。”

3.2 鴿派壓力:邁向寬松浪潮?

川普任命的新理事斯蒂芬·米蘭在9月會議上支持50個基點降息,主張到2025年底累計降息125個基點,將利率降至2.75%-3.00%的超低水平。 這種激進立場與川普的低利率訴求一致,可能爲應對關稅衝擊和刺激經濟增長鋪路。X平台上的交易員對此興奮不已,稱“鲍尔走後,联准会將開啓QE模式,流動性將淹沒市場”。

量化緊縮(QT)的結束也成爲討論焦點。鲍尔暗示,銀行體系的儲備已“超充足”,但流動性正在“逐漸收緊”。 市場解讀爲联准会可能在2026年初停止QT,甚至重啓量化寬松(QE),以應對關稅引發的經濟波動。這種預期推高了黃金、比特幣等硬資產的價格,同時引發了對美元貶值的擔憂。

3.3 風險與挑戰

激進降息並非沒有代價。川普提議的關稅政策(對進口商品加徵10-20%關稅)可能推高通脹,抵消降息的刺激效應。能源價格因地緣政治緊張(如中東局勢)而波動,也爲通脹反彈埋下隱患。联准会內部的鷹派(如沃勒)主張謹慎降息,警告過快寬松可能導致資產泡沫和美元走弱。 此外,商業地產貸款違約率上升和銀行體系的潛在風險,也要求联准会在寬松的同時保持監管警惕。

四、獨立性的考驗:联准会的靈魂之戰

联准会的獨立性是其百年歷史的基石,但川普政府的強勢幹預正使其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鲍尔任期的最後幾個月,將成爲檢驗联准会能否守住政策自主權的試金石。

4.1 法律與政治的拉鋸戰

联准会的法律框架明確規定,主席和理事的任免需經參議院批準,且不得因政策分歧隨意撤換。川普團隊試圖通過法院挑戰現有理事的合法性(如麗莎·庫克案),但下級法院已駁回相關訴求,最高法院的裁決(2026年1月)將成爲關鍵節點。 鲍尔本人也明確表示,即便不再擔任主席,他將以理事身分繼續履職至2028年,這爲联准会內部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政策連續性。

4.2 川普的長期影響

即便川普無法直接撤換鲍尔,其通過新任命的主席和理事逐步“改造”联准会的策略可能更爲深遠。哈塞特、米蘭等候選人的上位,可能將联准会的政策重心從雙重使命轉向更單一的增長導向。這種轉變可能短期內提振股市和加密貨幣,但長期風險包括通脹失控、美元貶值和國際資本流動的不穩定。

4.3 全球視角:联准会的角色

联准会的政策不僅影響美國經濟,也對全球市場產生深遠影響。2025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歐元區增長乏力、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新興市場債務壓力上升。联准会的降息和潛在QE可能爲全球流動性提供喘息空間,但若政策過於寬松,可能引發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和資本外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警告,联准会的獨立性若受損,可能削弱全球對美元體系的信心。

五、結論:懸念未解,博弈繼續

鲍尔任期結束的懸念不僅關乎一個人事更替,更是一場關於联准会未來方向的博弈。繼任者的選擇將決定貨幣政策是延續鲍尔的謹慎平衡,還是轉向川普期待的激進寬松。利率路徑的迷霧、關稅衝擊的潛在影響、以及联准会獨立性的考驗,共同構成了這場高風險遊戲的核心。

市場對2025-2026年的預期已然分化:樂觀者憧憬流動性浪潮下的資產熱潮,悲觀者擔憂通脹反彈和美元危機。X平台上的熱議反映了這一分裂:“鲍尔走後,联准会要麼成爲增長引擎,要麼點燃通脹炸彈。” 對於投資者而言,黃金、比特幣等硬資產可能是對沖不確定性的選擇;對於普通民衆,生活成本的波動將成爲更直接的考驗。

未來幾個月,9月CPI數據(10月24日發布)、10月FOMC會議的結果、以及川普團隊的提名進展,將爲這場博弈提供更多線索。無論結果如何,联准会的靈魂之戰已拉開帷幕,而其結局將深刻塑造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的未來。

BTC0.3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1
  • 分享
留言
0/400
考雅思vip
· 10-24 02:09
中國禁令失效?14% 比特幣挖礦算力「地下」運作,加劇 51% 攻擊風險中國曾是無可爭議的比特幣挖礦中心,但在 2021 年政府禁止挖礦後情況發生了變化。然而,根據 Luxor 2025 年第四季更新的全球哈希率地圖,中國目前佔比特幣總算力的 14.05%,約爲每秒 145 艾哈希,比第三季的 13.8% 略有上升,躍升爲全球第三大貢獻國,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中國比特幣挖礦從禁令到地下復活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