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1.7億美元回購與AI功能仍難掩頹勢,Pump.fun 困於Meme週期
作者:Frank,PANews
Pump.fun作爲 Solana 生態的“Meme 鑄造工廠”,積累了令人咋舌的收入與財富。而平台代幣 PUMP 的價格卻在持續的拋壓下步履維艱 。爲了挽回頹勢,Pump.fun正試圖通過強力的代幣回購和實驗性引入AI代理的新功能“混亂模式(Mayhem Mode)”雙管齊下。
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和內部挑戰,這艘Meme航母真的能重振旗鼓嗎?
數據下滑明顯,對比行業仍算堅挺
要理解 Pump.fun 的困境,必須看清其復雜的數據。
截至11月14日,Pump.fun每日的平均收入仍能維持在100萬美元之上,這個數據在所有的協議當中排名前五。不過,相較年初動輒400萬美元每日的收入相比,這個數據也有了明顯下滑。
與此同時,Pump.fun的每日新發代幣數量也從高峯時期的7萬個減少至不足2萬個左右。每日的活躍錢包數量同樣有所下降,不過在近三個月內這個數據基本都維持在10萬以上,下滑不算嚴重。發行代幣的畢業率目前明顯下降,自今年2月之後Pump.fun上代幣的畢業率就長期在1%以下,9月份一度跌至0.58%。從側面反映了Meme市場的博弈成功率也越來越低。
不過,這些數據的下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整個行業的衰退導致的,與同行相比,Pump.fun的市場佔有率實際上反而有所提升。以11月12日數據爲例,當日在Solana的Meme發射平台當,Pump.fun的代幣發行量爲1.48萬個,佔比約爲93.4%。而此前meme發射平台大戰時,其佔比最低降至16.8%。
從數據的整體表現來看,Pump.fun的數據表現與高峯時期相比的確有了不少下滑,不過和同行相比看起來卻顯得更有韌性。
“回購”與“回調”,失效的代幣生意經
面對平台增長放緩和PUMP代幣價格的持續下跌,Pump.fun 團隊試圖通過是“鈔能力”回購和推出“混亂模式” (Mayhem Mode)來重振市場。
自7月份推出代幣PUMP以來,Pump.fun已利用其平台收入(約98%)回購了價值超過1.737億美元的PUMP 代幣,相當於總流通量的11.19%。
這一回購力度在所有的回購協議中,排名第二,每日回購量僅次於Hyperliquid。
但是PUMP的幣價表現和回購的幅度似乎不成正比,代幣表現從9月份高點一路下跌,最低回調至0.0015美元最大跌幅超過83%。截至目前的回調幅度約爲60%,同期比特幣的回調幅度最大約爲23%,HYPE的回調幅度約爲40%。
在“鈔能力”失效的背景下,團隊試圖通過產品創新來制造新的敘事。11月12日,平台推出了實驗性的“混亂模式” 。**該功能旨在通過引入 AI 代理自動參與新代幣的交易。**根據文檔,這些 AI 代理會爲選定的代幣額外鑄造10億枚(使總供應量翻倍至20億),然後在24小時內進行“隨機交易”以增加早期流動性,最後銷毀未售出的部分 。
不過,這項被寄予厚望的更新,一經上線就遭遇了“混亂”。社區反饋新功能並不好用,反而出現了不少bug,包括“鑄造超額代幣供應”、“耗盡創作者資金”以及“用戶資金被鎖定” 。
Meme領域的KOL pepe boost直言不諱地表示:“實際觀察下來並沒有比普通代幣有更多的交易量”,“本來以爲有個大的,實際上是pump上點實驗性AI鬧着玩的”。
市場拋售的是“Meme 賽道”,而非Pump.fun
爲什麼每天數百萬美元的回購托不住價格?被寄予厚望的新功能淪爲笑柄。市場不買帳的根本原因,或許不在於Pump.fun一家公司,而在於更宏觀的敘事、結構性的缺陷以及週期的力量。
第一,大勢所趨,無人能幸免。
近期,市場回調幅度加大,幾乎所有的代幣都在下跌當中。在這種環境下,回購只能起到“減緩下跌”而非“逆轉趨勢”的作用。正如前文所述,Hyperliquid擁有同樣強大的收入和回購機制,但其代幣同樣經歷了40%的大幅回調。這也證明了,在熊市中,僅靠協議收入回購,無法對抗宏觀拋壓。
第二,其次,市場上始終存在一種懷疑論:Pump.fun的高收入和高交易量存在巨大的“泡沫”,即它們是由高頻交易機器人(Bots)刷出來的,而非來自真實用戶。
一旦這個泡沫破裂,對應的價格也難以支持。PANews專門就此做了調研,隨機抽取了10個未畢業的代幣的最近幾百筆交易進行行爲分析,發現現在這些代幣的機器人交易量佔比約爲54.7%,單個機器人在單個代幣當中平均貢獻22筆交易,而真實用戶只有1.8筆。在交易金額的貢獻方面,每個機器人單筆交易貢獻了68美元交易額,**總體機器人貢獻交易額比例約爲45.6%。**但實際上來看,**這個比例比此前的調查比例還有要低一些。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機器人泡沫”是Pump.fun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但在近期並未持續惡化。似乎也不應是代幣下行的主要因素。
第三,排除了宏觀和機器人這兩個因素後,最核心的原因或許不是Pump.fun不行了,而是 Meme賽道本身不行了。
市場不買帳的根本原因,是投資者對“Meme幣”這一整體賽道喪失了信心。Pump.fun作爲該賽道的基礎設施,其代幣價格是對整個賽道未來預期的折射。而目前,這個預期是悲觀的。
這一點從Solana生態的表現就可見一斑,目前整個Solana鏈上的活躍度正在萎縮。數據顯示,Solana的整體活躍錢包數在近期創下了12個月的新低 。作爲Meme幣的主戰場,Solana 的“燃料”正在耗盡。
不只是 Pump.fun,其他Meme發射平台的數據更爲“慘淡”。曾在7月一度威脅 Pump.fun 地位的 LetsBonk.fun,其活躍度在8月後迅速“崩潰”,目前每日的新代幣數量也僅爲200個左右了。在這種全行業退潮的環境下,Pump.fun 反而是“最堅挺的一個”。
因此,我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PUMP代幣的下跌,並非市場在拋售Pump.fun,而是在拋售Meme賽道。
Pump.fun 只是“沉沒中的Meme泰坦尼克號”上最豪華的那個頭等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