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Fun 啓動中文 Meme 創作大賽!
創建或交易 Meme 代幣,瓜分 3,000 GT 獎勵! 💰
🎨 1 分鍾零代碼發幣,僅需 ~0.0000042 GT Gas 費
🏆 最高市值代幣瓜分 1,000 GT
💎 畢業代幣前 100 名購買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幣發射時間: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動時間: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釋放創意,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ChatGPT寫的論文,有多少被發表了?搜完谷歌學術後我慌
ChatGPT 出現以後,很多學術機構都發出了禁令,因為這種AI 雖然生成能力強,但有時會胡說八道,濫用大模型寫文章也違背了做研究的初衷。
但隨著大模型的應用浪潮,我們很快忘記了剛開始的恐懼。有學術機構正在解禁,微軟也計劃在年內把ChatGPT 整合到Office 全家桶裡。或許過不了多久,人人都可以用大模型去寫文章。
**這讓人不得不去想像以後的學術論文會被AI 生成的內容衝擊成什麼樣。 **其實,這種事可能已經在發生了。
今天,有個斯坦福本科生在谷歌學術搜索(Google Scholar)上就發現了這類「渾水摸魚」的摻假論文。
當你輸入「“As an AI language model” -“ChatGPT”」搜索時,會搜到很多直接將ChatGPT 答案貼上去的論文。
另外一篇經過同行評審、發表在《網絡銀行和商業雜誌》上的論文,題目為《基於反向傳播神經網絡和梯度下降的股價預測》,同樣有不存在的作者——ChatGPT。
類似例子還有很多,比如下面兩篇分別發表在《國際現代農業和環境期刊》和《技術創新和能源雜誌》上的論文。
在AI 領域,大模型的發展速度以天為計,學術期刊的審稿規則為了應對也在急速變化。此前,很多期刊、會議禁止將ChatGPT 列為合著者。
其中《科學》雜誌明確表示不接受ChatGPT 生成的論文,也不允許ChatGPT 作為論文作者。 《自然》雜誌則表示可以使用ChatGPT 等大語言模型工具撰寫論文,但也禁止列為論文合著者。
對於這位斯坦福本科生的發現,有人揶揄道,**你不會以為人們在發表論文之前會再通讀一遍吧。 **也有人再補了一刀,在發表之前讓ChatGPT 再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