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永續合約:理解基於 U 的合約和基於貨幣的合約,避免財務陷阱

合約交易的本質

合約交易在加密貨幣領域是一種衍生工具,使投資者能夠通過多頭和空頭頭寸,以及槓杆進行虛擬貨幣交易。這種方法在價格漲時放大潛在收益,並允許在熊市中產生利潤。通過引入槓杆,交易者可以以相對較小的資本參與更大規模的市場波動。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合約交易規則的獨特結構,合約交易中的加密貨幣價格可能與現貨市場價格有所偏離。這種差異是正常的,並且在極端市場波動期間可能會擴大,這凸顯了在進行合約交易時進行仔細風險評估的必要性。

合約交易的機制

合約交易的核心在於,它允許投資者借入法幣或加密貨幣,以在預定的未來價格買入或賣出虛擬貨幣。

考慮以下情景:一位名叫亞歷克斯的投資者擁有100 USDT,並預計比特幣的價格將在一天內從100漲到200。亞歷克斯可能會從Gate借入900 USDT,利用總共1,000 USDT購買10個比特幣,並在價格達到200時出售它們。在償還900 USDT貸款後,亞歷克斯的利潤將爲1,000 USDT。

如果亞歷克斯僅使用原始的100 USDT資本,利潤將限制在100 USDT。在這個例子中,亞歷克斯採用了10倍槓杆,這使得比特幣多頭頭寸的利潤增加了十倍。

實際上,Gate並不會直接借出資金。相反,它利用類似的計算方法清晰地展示槓杆倍數以及潛在的收益或損失,使其對更廣泛的投資者更加可及。

合約交易的風險

雖然亞歷克斯的情景展示了通過成功的市場預測獲得放大利潤的潛力,但理解錯誤的預測可能導致重大損失甚至資本完全耗盡是至關重要的。

例如,如果比特幣的價格暴跌而不是漲,Alex 的頭寸可能會迅速變得不利。跌至 95 會將 Alex 的 10 個比特幣的價值減少到 950 USDT。在這個時候選擇止損將導致在償還 900 USDT 貸款後損失 50 USDT。

如果亞歷克斯拒絕接受損失,而價格繼續下跌到90,那麼比特幣的持有量僅值900 USDT。此時,Gate可能會強制清算以收回其貸款,使亞歷克斯的帳戶變爲空 – 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爲“清算”或“被清算”。

本質上,當市場趨勢與預期一致時,合約交易可以放大利潤,但當預測不正確時,它也可以同樣放大損失或導致全部資本損失。

權衡合約交易的利弊

優勢

  1. 利潤放大:槓杆允許交易者用更少的資本控制更大的頭寸,當市場趨勢與預測一致時,可能導致更高的回報。

  2. 在熊市中的盈利潛力:合約交易使得在市場下跌時通過賣空實現盈利。

  3. 高級策略:經驗豐富的交易者可以採用復雜的技術,如對沖,來有效管理風險。

缺點

  1. 清算風險:合約交易中涉及的高槓杆顯著增加了潛在的重大損失或完全清算的可能性。

  2. 知識要求:成功的合約交易需要對市場動態和分析技能有扎實的理解,這可能會給經驗不足的投資者帶來更高的風險。

合約交易類別

合約交易可以根據交付時間分類(交付合約與永續合約)以及定價單位(以U爲基礎的合約與以貨幣爲基礎的合約)。

交付合約

這些是具有預定到期日的合約,也稱爲期貨合約。它們要求在特定的未來日期交付一定數量的資產。系統會在約定的時間自動關閉和結算頭寸,無論是盈利還是虧損。

永續合約

永久合約沒有到期日,允許投資者無限期持有頭寸。它們包含資金費率以維持價格穩定,這可以理解爲爲借入資金以開倉和平倉所支付的利息。

U-Based 合約交易

基於U的合約使用穩定幣(通常是USDT)作爲計價單位。它們允許投資者更直觀地評估合約價值和風險,並在不直接購買基礎資產的情況下參與加密貨幣市場。

基於貨幣的合約

這些合約以加密貨幣作爲計量單位,使投資者能夠直接使用虛擬貨幣參與市場,而無需轉換爲穩定幣。

減輕清算風險

  1. 槓杆控制:更高的槓杆增加了清算風險。例如,10倍槓杆可能在價格逆向波動10%時導致清算,而100倍槓杆則可能在僅出現1%的不利價格波動時導致清算。

  2. 止損實施:設置止損單是一種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當損失達到預定水平時自動平倉,從而防止進一步的損失或總資本耗盡。

合約交易中的關鍵術語

  • 期貨合約:也稱爲“合約”或“期貨”(,不要與“未來”)混淆。
  • 交換:通常在歐美交易所使用,常與"合約交易"中的"期貨"互換。
  • 衍生品:一個更廣泛的術語,包括各種金融工具,如合約、期權、ETF和指數。

通過理解這些概念並實施謹慎的風險管理策略,交易者可以更有效地駕馭復雜的加密貨幣合約交易世界。

BTC0.1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