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 微策略與哈佛大學兩大機構逆勢加倉,是底部積累還是追高陷阱?
比特幣價格跌破9萬美元,市場出現深度調整,融資利率轉負,未平倉合約下降,短期持有者面臨鏈上投降,散戶因槓杆平倉和虧損集中拋售。
微策略公司以8.356億美元買入8178枚比特幣,平均價鎖定在102,171美元,當前持倉浮虧,但整體平均成本約74,433美元,仍保持盈利,約40%持倉交易價低於成本。
哈佛管理公司披露持有貝萊德比特幣ETF(IBIT)價值4.429億美元,較上季度增長200%,成爲其美國上市股票中最高持倉,顯示機構在下跌期間加碼,對數字資產長期看好。
美國現貨比特幣ETF月度市值縮水25.7億美元,創歷史最大跌幅,資金流出集中在美交易時段,施壓價格,形成散戶拋售與機構接盤的格局,體現資金從弱勢投資者向強機構轉移。
鏈上數據顯示,持有超1000枚比特幣的巨鯨錢包在小規模錢包退出時持續增持,與歷史回撤中的早期資金再分配模式一致,但錢包標記數據存在局限性。
衍生品市場呈現去槓杆特徵,未平倉合約下降和資金轉負更多源於長期持倉平倉,而非巨鯨主動撤離。
機構增持規模難以抵消ETF資金外流壓力,微策略和哈佛的加倉無法對沖25.7億美元贖回,短期積累與牛市陷阱在形態上難以區分。
如果ETF資金流出持續或宏觀經濟風險升級,比特幣清算價格可能進一步下探,微策略和哈佛憑藉融資策略和長期投資週期緩衝影響,而散戶和槓杆交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