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glu
vip
幣齡7.3年
最高等級1
用戶暫無簡介
這周@Aptos 活躍地址一下漲了 45%,幹到 448萬,直接混進了區塊鏈活躍用戶前三。 $APT
要是這波增長能一直扛住,按這速度跑,到 Q4 突破 500 萬周活真有戲。高流量、低成本,這位置它挺穩的。
年底之前 Aptos 能不能衝上 800萬?
APT3.4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說下@billions_ntwk 這個盤子。
現在已經融了 3500 萬美金,其中 1000 萬是 KAITO 上投的。
估值才 1 億美金,算是很低了。
按熊市的老經驗——
那種沒啥熱度但質量不錯的項目,TGE 上市 FDV 通常是融資額的 10 到 20 倍。
這麼一算,Billions 上線的時候 FDV 大概率會在 4.5 億到 9 億美金之間。
那 KAITO 投進去的這部分怎麼算回報呢?
上市 FDV 1 億 = 只能回本
FDV 5 億 = 本金 + 4 倍利潤
FDV 9 億 = 本金 + 8 倍利潤
簡單說,這盤子現在沒怎麼炒熱度,但要是運氣好,上市給個高 FDV,回報空間就挺可觀。
KAITO0.4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刷推的時候,我看到一句話:

“你的數據在幫AI大廠賺錢,但你一分錢沒拿。”
我當時心裏一咯噔——這說的不就是我嗎?
回想一下,ChatGPT、各種AI繪畫,我天天在上面提問題、發圖片、改文案,輸入了無數東西,結果這些數據全進了它們的“金庫”,拿去訓練模型、賣服務,最後賺得盆滿鉢滿。
而我呢?連個謝謝都沒有。
本來我打算關掉頁面,懶得自找氣,但下面那行字直接把我拽了回來:
“@JoinSapien,讓你的數據自己發工資。”
我愣了一下,這句話帶着點挑釁的味道,好像在說:
“要麼繼續白幹,要麼來這兒,把數據換成真金白銀。”
好奇心被徹底勾起來
玩法也簡單得要命:
1️⃣ 上官網(
2️⃣ 順手去 cookie 平台薅 0.5% 空投,Snaps積分就是 $SAPIEN 的入場券。
COOKIE1.97%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幣圈有個老哥,頭像一直沒換過,就是一只戴着月亮頭盔的像素貓頭鷹。@moonbirds
有人笑他:“NFT 都涼了,你還抱着幹嘛?”
老哥只是淡淡回了一句:“等它孵化。”
當年 2022 年 4 月,Moonbirds 剛出世,10,000 只鳥衝上 66,000 ETH 交易額,價格直飛藍籌區。
可大多數人買了又賣,賣了又忘,
只有少數人把鳥放進“nesting”——像 staking 一樣抱着不動。
日復一日,等級升了,空投來了:Oddities、Mythics、線下派對邀請函、限量週邊……
別人炒短線,他在積累身分與資源;
別人追熱點,他在等下一輪月色最亮的夜晚。
今天,有風聲說 Moonbirds 要開新篇章了@KaitoAI
老哥又換上了當年的那句話:
“好飯不怕晚,好鳥不怕抱。”
有的東西,價值在未來,不在現在的價格。
ETH4.8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前幾天在咖啡店,聽到兩個朋友聊天。
一個是搞區塊鏈的,跟朋友安利新項目,一嘴的“錢包、籤名、Gas、代幣”。
另一個一臉懵:“這些我都不懂,聽着就想跑。”
旁邊一個程序員插話:“你用@burnt_xion 就行了。”
我趕緊豎耳朵——
原來,Xion 是個“讓加密消失的 L1”。
用它的應用,不用錢包、不籤名、不付 Gas、不買幣,直接像用普通軟件一樣點按鈕,背後所有區塊鏈操作它都幫你幹完,這叫“感知抽象”。
最近它還幹了幾件事:
出了個 DAVE SDK,專給 Web2 開發者用,一鍵接入鏈上功能,用戶零學習成本。
支持 用 USDC 付 Gas,連自家幣都不需要。
跟 Kaito 攜手,社區自己造聲量。
別的公鏈都在拼性能、卷概念,Xion 卷的是“好用”。
它的目標就是——讓新人進 Web3,不需要先去學區塊鏈這門“天書”。
我覺得啊,要是哪天真有個 Web3 應用能吸引上億用戶,那體驗多半就像 Xion 這樣。
XION1.97%
L11.49%
KAITO0.4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前幾天刷推的時候看到 Camp 第三季任務還有一堆沒做完,
想着反正 TGE 就這個月,幹脆一邊擼任務一邊研究一下生態裏都有什麼項目。
結果翻着翻着就看到了 Chainbills @campnetworkxyz
本來以爲是啥又一個空殼項目,點進去才發現是真有用的
做的就是鏈上收銀系統。
我試了下測試網,給自己發了幾筆 USDC,界面直接彈到帳通知,還幫我自動分類記帳,
甚至還能生成發票和品牌收款頁面,跨鏈也秒收。
這東西在 Camp 上的 IP 創作者、鏈遊、NFT 市場用起來是真的方便,
以前鏈上收款要自己對帳、自己寫工具,現在直接一套解決,
感覺 Camp 這個“創作—確權—分潤”的閉環,
終於有人幫它補上了“結算”這一環。
我現在是真的信了,等 TGE 之後 Camp 生態可能不僅是內容平台,
IP-8.7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鏈上這些年,我的錢包就像住在孤島上,ETH 在島上曬太陽,可一到想換條鏈用錢,就得坐那種又慢又貴、還晃得人心慌的破船——有的跨鏈橋費高得離譜,有的半天到不了岸,還有的直接“沉船”。
後來我遇到 @0xSoulProtocol,它跟我說:“別折騰過橋了,你在以太坊放 ETH,我直接幫你在 @arbitrum借 USDC。”
我試了試,真就幾步搞定,像隔空取錢一樣絲滑。
它背後靠的是 LayerZero 撐腰,備用還有 Wormhole、Axelar、Chainlink CCIP,多層保險,穩得跟老房子的梁一樣。
更絕的是,它把 Aave、Compound、Venus 的流動性全給打通了,資金像水一樣在鏈和鏈之間流,想去哪就去哪。
$SO 代幣總量固定,協議賺的錢回購分紅,誰拿多少社區投票定,質押還有加成,老持幣的待遇相當不錯。
說實話,鏈上熱鬧的項目我見太多了,煙花一放就沒影兒。
Soul Protocol 不一樣,它是那種靜靜燒着的小火,溫暖、穩當,還能一直燒下去。
你要是鏈上漂過,就懂這種火有多難得。
ETH4.85%
ARB4.34%
ZRO-2.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有些人進項目,是爲了那種一夜暴富的爽感;
有些人,是爲了證明“老子行”;
還有極少數,是因爲真想解決點有價值的事。
@wardenprotocol 就是那種少數派。
人家在 Web2 裏,跟一線大廠磨了好多年,流程、執行力、穩定性,全是頂配。現在直接把這套硬實力搬進了 Web3——這個天天像開盲盒一樣亂的地方。
他們的合作也不是擺拍 PR,每一步都是算過的棋,目的就是把自己的能力圈越做越大,越做越硬,永遠卡在創新的前沿。
更狠的是,他們不是表面玩 AI,而是在底層直接把 AI 塞進區塊鏈裏,讓鏈上的應用變成會思考、會進化、能頂住海量計算的“聰明小怪獸”。
這樣一來,它不僅懂得從交互中自我升級,還能給下一代去中心化系統撐起真正的擴展性。
簡單說,Warden 不是追風口的那羣人,而是掀風口的那羣人。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兄弟們,別再卷那些半成品鏈了,來點真能用的!”
我一開始以爲他又在吹自己投的私募,結果他甩了個錢包截圖——幾十筆交易,清一色秒確認,手續費便宜得離譜。
我好奇問:哪條鏈?
他笑了:“你還在玩什麼測試鏈?我都搬去@arbitrum了。”
我心想,這不就是以太坊上的一個二層嗎,能有多大區別?結果一試,真被它爽到了:
速度快到你懷疑人生
手續費低得像白送
還繼承了以太坊的安全性,根本沒啥顧慮
它的生態大到離譜:
500+ dApp,Uniswap、Aave、GMX 全部在這邊開張,DeFi 不是在喊口號,是有真用戶、真交易的。
開發者遷過來幾乎零學習成本,EVM兼容就這好處。
最絕的是用戶體驗——
不切鏈、不等塊、不挨宰,錢包一開就能幹活,這才是我心裏想要的 Web3。
後來我才發現,除了主網 Arbitrum One,還有個 Arbitrum Nova 專門給遊戲和社交用,手續費低到可以隨便刷
我原本只是想測試一下,結果現在我的大部分鏈上操作全搬到 Arbitrum 了。
——沒啥好辯的,它就是目前 L2 裏最能打的那條鏈。
ARB4.34%
ETH4.85%
DAPP-16.69%
UNI-0.5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前段時間刷推,看到有人在聊 @MMTFinance,我第一反應是——又一個來“卷穩定幣”的?
結果點進去一看,不太一樣。

們不玩那種三天熱度、七天跑路的老路子,也不是去抄某個知名穩定幣的模版,反倒像是在慢慢打磨一個很務實的東西:
MMUSD 這個穩定幣是真的有收益支撐,不是靠印代幣補貼
激勵機制不是短期“挖完就走”,而是讓資金心甘情願留下來
路線很專一,主要就是讓用戶和協議都能用到深度、穩得住的流動性
你會發現,他們沒想做全能型DeFi霸主,反而像個穩定幣的“專業戶”——
有點像那種不愛搶風頭,但手藝特別穩的老匠人,
別人忙着刷存在感,他們在忙着把每一顆釘子敲牢。
這類項目,短期可能沒那麼炸眼,但一旦跑順了,反而能越走越遠
DEFI-5.9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剛剛騎車騎到一半,@anoma 我就覺得哪不太對勁——Fitcoin 怎麼還在漲?我明明敲空格敲到 1000 就習慣性停手,結果這次一咬牙繼續敲,居然一路飆到了 2000 Fitcoin,那一刻我差點以爲自己開掛了。
心裏發毛,我趕緊去翻了下@chimpfone2047
的官推,結果發現真相竟然是:他們把單車上限提到 2000 了!(怎麼沒人提前說一聲,我都快練出腱鞘炎了)
順手還發現,猜漲跌的限額也從 5w 提到 15w Fitcoin,這改動太及時了,以前衝榜真的是玩命猜,一輸直接清零,根本追不上那些卷王。
不過新系統也不是沒毛病,我剛剛去猜漲跌,到了 15 秒頁面就卡死了,不動如山,跟中毒了一樣;彩票球也是,一口氣連抽兩發,結果一個球都沒彈出來,我一臉問號,以爲觸發了“空手套白球”的隱藏彩蛋……
後來才知道——不是我非酋,是服務器太卡了。改了規則之後大家都衝得太猛,系統估計有點喫不消。希望官方趕緊修修這些 bug,不然我們這些“民間冠軍”可都要斷腿了。
單車上限:1000 → 2000
猜漲跌限額:5w → 15w
bug 狀態:彩票 & 猜漲跌卡住待修復
這波更新其實挺香的,之前大家都卡在猜漲跌 5w 上限,輸一次就GG。現在放開限額後,榜單競爭更白熱化,但也多了點希望。至於踩單車嘛,敲空格敲到手斷,也算是 Web3 罕見的“體力活”了……
服務器還沒修復完,多動腦、少點鼠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Chainbills 是 Camp @campnetworkxyz 第三季測試網上線的新項目,主打“鏈上收款”這個很實際的場景。它不是常見的遊戲或內容平台,而是爲 Web3 創作者和商家打造的加密支付系統,可以一鍵創建收款請求、生成連結、接收付款、自動提現,整個流程就像一個去中心化的 Stripe,非常適合未來生態裏的變現需求。通過 Chainbills,任何人都可以無需部署合約,就在鏈上開啓自己的“收銀臺”,實現創作即收款,對 Camp 正在構建的「創作—確權—分潤」生態閉環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鏈上交互只需創建一個收款訂單、用自己錢包支付、然後提現,整個過程不到5分鍾,完成後自動驗證可獲得 5 根火柴;再加上三個簡單的社交任務,總共能輕鬆拿到 8 根火柴。目前我已經在任務表格裏更新了入口和操作步驟,建議還沒做的兄弟們盡快補作業,別錯過這麼實用又簡單的交互項目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那天我在羣裏吐槽:“現在網上聊天,根本分不清人還是AI。” 朋友甩了個連結給我:
@billions_ntwk ——全球第一個 Human + AI 網路。
起初我以爲是那種“掃眼球”的項目,結果發現全程只要護照+手機號,不收人臉,不收指紋,數據也不上交。用零知識證明直接搞定,隱私拉滿。
AI 也能被標記。誰是人、誰是機器,一眼看穿,薅羊毛的機器人直接沒戲。
註冊一次,就能在所有支持的應用裏通用。開發者也能基於這個協議防女巫攻擊,做出更幹淨的Web3世界。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宵夜還沒到嘴邊,我先刷了眼 @Infinit_Labs 的 Yapper 排行榜。
好家夥,中文區前 50 又被人擠爆了,離 20 萬 $IN 只差幾名!
這次活動是真的拼:
全球榜 150 萬 $IN
前 100 拿 75 萬
101~1000 平分 75 萬
中文區前 50 再加 20 萬!
三天!就剩三天!@KaitoAI
我已經在想怎麼衝分了。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話題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